世界上最牛的催眠大师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提到催眠,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过去电视剧里的催眠大师,拿着一个怀表在咨询者眼前不断的晃,同时嘴里阵阵的念叨着“看这里,这里,一,二,三,四……”
慢慢的,这个人就微微闭上眼睛,真的进入了催眠状态。
那个时候觉得催眠挺神奇的,一个人还能被另一个人不由自主的牵着走,太厉害了。
有人以为催眠师是有法术的,带着神秘色彩的,这是被一些小说和电影误导了。
催眠师其实也是普通人,只不过他们可以使用催眠技术帮助别人解决生理、心理上的各种困扰,所以,好的催眠师是非常可敬的助人者,同时也往往被视作最亲近的朋友。
很多著名的影星、体育明星、王室成员、企业家等有自己的专属催眠师。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而父母是我们大部分人接触到的第一个催眠大师。
所谓催眠,简单来说就是催眠师用暗示的方式与被催眠者的潜意识沟通,从而改变对方心理状态的一种技术。
比如有很多学生在面临考试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紧张,导致不能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只是进行意识层面的沟通,告诉学生“你不要紧张”或“你不用紧张”是不起作用的,因为紧张这种反应是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
也就是说,当外界的人或情境对你发出了一个暗示,而你的潜意识也接受和认同了这个暗示的时候,就完成了一个催眠的过程。
理解了这点,你就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各种催眠的影响下长大的。
你看过一个场景,一个家长指着一个比自己身高矮一半的小孩在骂,“你这个蠢材,白痴,坏孩子”,“生块叉烧/番薯都比生你好”……
这个时候孩子的状态大半是懵逼的,这就是催眠中的意识恍惚状态,这个时候他接受到的所有信息都会被内化,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以后遇到事情潜意识就会跑出来告诉他,“你就是一个蠢材,白痴,坏孩子,你父母都这么说你了,他们不会错的,你就是不如一块叉烧/番薯”。如果此时,家长再给孩子加上一个巴掌,以为能把孩子打醒,结果孩子其实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以为自己刚才被雷劈了一下,但是为什么会被劈呢?
大概因为太蠢了吧。
还不仅催眠这一次,如果每天从早上起来催孩子
“快起床,怎么总是慢吞吞的”
“快刷牙洗脸换衣服,这些事都做不好”
“快吃早餐,要迟到了,吃点东西都掉一地,你是脑残吖”……
晚上回来“作业做完了吗?
考试怎么样?
怎么错那么多啊?供你去读书你就读这样,没带脑子吗?”……
一天骂三次,一次骂三句,从3岁骂到18岁
(18岁后去读大学可能骂少一点,主要是因为见不到,放假回家继续骂),(18-3)*365*9约等于5万次。
都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话,一个词我们听了5万次会是什么效果?
如果换成了赞扬,一个被我们赞扬了5万次的孩子,即使是一个不太聪明的孩子,他都会变成一个“开心有自信的不太聪明的孩子”。
祸从口出,孩子许多时候就是被父母的嘴塑造出来的。一个总是被父母鼓励,总是听见父母说“你真棒”“有个女儿真幸福”
“我们家就是不一样”“你很勤奋”……
这样的话语,催眠出来的孩子,会更有自信和力量感。
一个总是被父母否定、打击出来的孩子更自卑和怯懦。
代代相传的催眠状态
被父母夸奖的孩子会有信心,被父母批评的孩子没有自信,但是有多少个家庭是夸奖比批评多的呢?怪不得我们的集体潜意识就有自信心不足的现象,说了都是泪呀!
可是比语言催眠更严重的是状态催眠,因为孩子不单是听父母怎么说的,最重要的是看父母怎么做,父母的真实状态是骗不了孩子的。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小时候可能看不惯父母的某些行为,或者对他们之间关系相处的方式深恶痛绝,有多少人发誓绝不要像自己的父母那样,但最终挫败地发现自己几乎无可避免地走上了父母的老路。
你讨厌母亲的控制,你发现自己也在控制。
你讨厌父亲的逃避,你发现自己也在逃避。
你讨厌小时候被忽视的经历,你发现自己也忙得顾不上孩子。
你讨厌父母总是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争吵不休,你发现同样的模式出现在你的婚姻关系之中。
我们每天跟孩子说的话也是一样,孩子每天耳濡目染的就渐渐被催眠了。
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不够好,当她和一个足够好的人在一起时就会担心被抛弃,即使对方从未有这种这种想法。这种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不安也会随时随地笼罩着自己。
曾经有一位黑人孩子和妈妈坐的士车的时候,孩子就问妈妈,“妈妈,我们的皮肤为什么是黑色的”,黑人妈妈说“上帝为了让世界更加美丽,更加色彩斑斓,所以我们皮肤是黑色的”。这个时候黑人小孩的妈妈给他一个正面的身份,我们是为让世界更美丽而来。
这个时候坐在前面的司机说话了“要是我有您这样一位妈妈就好,我曾经也问过我妈妈同样的问题,我妈妈说因为我们生活在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所以晒得这么黑,这么丑,我们就是低人一等,就是为白人服务,因此这一生我都都抬不起头”。
是啊,孩子是一张白纸,到底父母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很重要,你给正面的,孩子将更加努力;你给一个负面的孩子也许就永远活成你说的那个样子。
荣格说,人生四十岁之前是活给别人的,四十岁之后是活给自己的。
也许 这些“咒语”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课题的一部分。
按照荣格对人生划的这个界限,我们也许可以这样理解:
四十岁之前,活在这些“咒语”的催眠里,四十岁之后,觉察到这些是“咒语”,是催眠,开始思考“我是谁(Who am I)?”,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活出真正的自己。
我们的父母都是“催眠大师”,我们也都是“催眠大师”!
看到这里,是否可以反思一下自己被父母催眠了什么?
自己给孩子又催眠了什么?
你给自己一个怎样的催眠暗示?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