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藏八线:哪条适合你?
丨条条大路通西藏丨
- 风物君语 -
周末愉快吖!
我是地道风物的图编Geethan
听说从今天开始,
你们很多人已经开始放假了?!
挺好的,去西藏吧!
准备好,一波“盛世美颜”即将来袭
▼
西藏
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
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
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
——海子 于1988年8月
相信每一个打算去西藏的小伙伴,内心都怀揣着一个终极疑问:
去西藏那么多条路,我该选哪条?
或许你会问自己,哪条线沿途的风景最极致?
▲ 新藏线—麻扎达坂。 摄影/小强先森
最酷炫?
▲ 川藏北线—夏季的夜晚,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实修道场亚青寺。 摄影/姜曦
最生动?
▲ 青藏线—长江源头的雪豹。 摄影/杨欣
最多样?
▲ 滇藏线—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古盐田,分布在澜沧江两岸。 摄影/胡宗平
最狂野?
▲ 川藏中线—在洛隆县俄西乡,怒江呈现出不可思议的马蹄形大拐弯。 摄影/李珩
不只想看风景,我还想看到历史感厚重的人文景观?
▲ 唐竺古道—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修建于明朝,为格鲁派六大名寺之一。 摄影/吕宇理
我想全程自驾,但我驾驶技术一般,而且,我还没有越野车,咋整?
▲ 川藏南线—康定折多山被誉为进藏第一关,同时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川藏南线自驾对车辆要求不高,排量不太低的家用车都没问题。 摄影/樊觅韵
我想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徒步进藏怎么行进?
▲ 克里雅古道—探险队员在向硫磺达坂缓慢攀登。 摄影/王铁男
我高原反应挺厉害的,只想躺着就把美景都给看了,有合适的线路吗?
▲ 青藏线—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并行而驰,取道更便捷、地势平缓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海拔爬升平缓,一年四季都适合出行。 摄影/张一飞
不管你的诉求是什么,都能在本文找到适合你的线路。
青藏线:大气磅礴,天路通途
西宁—拉萨
优点:路况最好,沿途服务设施完善,四季皆可出行,生物多样性丰富
缺点:沿途景观相对缺少变化,冬季尤甚
标志景观:青海湖、茶卡盐湖、三江源、可可西里无人区、昆仑山
最佳旅行季节:全年
走完全程最快用时:5天
▲ 青藏线路线示意图。 绘/刘昊冰
青藏线因里程短、路况好、安全系数高,成为西藏连接内陆的交通大动脉,并承担了西藏80%以上的货运和客运。2006年前,青藏线特指青藏公路。之后青藏铁路开通,青藏线也就包括了青藏铁路。
从西宁出发,沿青藏公路溯湟水河而上,翻过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日月山后,可以遥望青海湖。青海湖是中国第一大咸水湖,青海省也因此得名。
▲ 青海湖上的鸬鹚鸟。 摄影/周卫林
离开青海湖,翻过橡皮山,过大水桥,沿着青藏公路行进80千米,远远就可以看见泛着白光的茶卡盐湖。茶卡盐湖为天然结晶盐,颗粒大,质地纯正,盐味醇香。
还记得小编之前介绍过的昆仑山无人区吗(点击此处文字或文末图片链接获得门钥匙)?
▲ 昆仑山自古被尊为“万山之宗”,昆仑山口是青海、甘肃两省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 摄影/曹申星
青藏公路翻过昆仑山口,地势趋于平坦。以这段青藏公路为界,东侧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侧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段是人和野生动物最有可能和谐相处的公路段。藏羚羊、野牦牛,它们距离公路的距离,最近可在100米以内。
☞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
▲ 青藏铁路经过可可西里无人区东缘,遥望大群野藏驴的情况较容易出现。 摄影/何启金
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域由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部分区域组成,面积约12.31万平方千米。青藏公路进入长江源区的不冻泉、沱沱河沿(唐古拉山镇)等地后,到达唐古拉山口。唐古拉山镇汇聚了上百家商店、饭店、旅馆、加油站等,是自驾青藏公路的重要驿站。
▲ 夏天的三江源地区,河水透彻、清冽,花草繁茂、远离污染。 摄影/周力
▲ 怒江、澜沧江和长江都发源于唐古拉山东段南北两麓的冰川。 摄影/杨欣
翻过唐古拉山,过安多,途经藏北重要的交通枢纽——那曲后,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就出现在了眼前。念青唐古拉山不但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水系的分水岭,还将西藏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地域。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从念青唐古拉山下通过。
▲ 那曲地区的高寒草原,是中国最美的草原之一,也就是常说的羌塘地区。 摄影/周焰
念青唐古拉山坐拥西藏第二大湖泊——纳木错。在藏语中,“纳木错”意为“天湖”。翻过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远远就可以看到一片钢蓝色湖水,这就是纳木错。
▲ 由于空气没有污染,能见度高,纳木错的星空格外美丽,就好像童话故事里的景象。 摄影/孙军
新藏线: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
叶城—拉孜
优点:几乎全程柏油路,家用轿车即可通行无阻;219国道沿途风光原始纯净,游客较少
缺点:高海拔引起的高原反应和紫外线杀伤、部分山路(如冈仁波齐)凶险
标志景观:喀喇昆仑山、班公错、札达土林大峡谷、古格王朝遗址、塔尔钦小镇
最佳旅行季节:5—9月
走完全程最快用时:8天
▲ 新藏线路线示意图。 绘/刘昊冰
新藏线全程2138千米,整条线路在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四条高大山脉中蜿蜒穿行,在青藏高原西南部的崇山峻岭中,画出了一道不屈不挠的弧线。其中约有1700千米的路面,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世界海拔最高公路非她莫属。
▲ 札达土林的地貌经流水侵蚀而成,驱车穿行其中,有如进入一座天然迷宫。 摄影/小强先森
从大红柳滩镇开始,新藏线海拔开始超过4000米,并且有4个海拔在5300米左右的达坂要翻越,分别是奇台达坂、界山达坂、松西达坂和红土达坂,道路一直在海拔高位上起起伏伏。
▲ 红土达坂,地如其名,红色的岩层格外显眼。这里是新藏线上海拔最高的垭口,也是中国国道建制里海拔最高的山口。 摄影/小强先森
这样的起伏直到抵达进藏第一镇——海拔4400米的多玛镇后,219国道最为艰苦的一段才算结束。这时,道路南边的喀喇昆仑山脉已经不知不觉连接上了喜马拉雅山脉。
☞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
▲ 喀喇昆仑山在突厥语里意为“黑色的磐石”。在峡谷中穿行,满眼所见正是黑色的苍凉与雄浑。 摄影/叶金
219国道从多玛镇至狮泉河这一段开始,进入阿里核心区域。这时应放慢节奏,享受旅途的曼妙~这段230千米长的路途,道路平坦,途经美不胜收的班公错。
班公错呈东西走向,大半在中国,小部分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沿着219国道,虽只能看到班公错很小的一部分,但仅这一小部分,已足够震撼。
▲ 夏季的班公错,湖面上升侵入湖边草地,仿佛上帝的调色板。 摄影/姜曦
从狮泉河继续向札达县前进,途中要翻越一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气势恢宏的札达土林地貌。
千百万年前,札达县所在区域是一个方圆约500平方千米的外流湖泊。后来,印度板块冲击并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形成青藏高原的同时,这处湖泊也找到一个最终的出口,湖水全部倾泻而出,形成巨大的湖相沉积。再经历漫长的风雨洗礼和溪流切割后,一大片鬼斧神工般的土林地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 札达土林大峡谷。远处雪山连绵起伏,近处土地沟壑纵横,极具层次感。 摄影/张春晓
发源于冈仁波齐的象泉河由北向南流淌到札达县,然后拐弯向西,几乎就在土林的腰间蜿蜒穿过。久负盛名的古格王朝遗址,就坐落于象泉河谷的南岸。吐蕃王朝最后一代国王的政权被推翻,他的后裔逃往阿里,在阿里建立起割据的小王朝——古格王朝。
▲ 星空下的古格王朝遗址。洞窟、佛塔的残垣断壁层层叠叠,讲述着时间的流逝。 摄影/肖南波
离开札达县,返回219国道继续往东,直到萨嘎这一段,道路是在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谷地前行。过门市乡不远,海拔6638米的雪峰神山冈仁波齐傲然屹立在深褐色的连绵山脉中。
普兰县塔尔钦镇就坐落在冈仁波齐脚下。这个海拔4600米的寻常小镇,是219国道沿途自然风景最集中的区域:纳木那尼峰、冈仁波齐峰、圣湖玛旁雍错和鬼湖拉昂错都在周边。这些景观是阿里自然风光中最精华的部分,堪称世界级美景。
▲ 塔尔钦小镇是转神山圣湖的营地,远道而来的信徒会在圣湖沐浴,祈祷神灵的保佑。 摄影/孙岩
克里雅古道:徒步穿越,非专业人士慎入
普鲁—界山达坂
优点:最原始的交通方式,往往能最近距离地接近最极致的美景
缺点:高海拔、长距离、大爬升、野生动物袭击:对人类野外生存能力、体能、意志极限的终极考验
标志景观:阿拉叫依古驿站、绝望达坂、阿什库勒盆地火山口
最佳旅行季节:冬季平均气温可低至-20°C以下,小伙伴们自行掂量一下
走完全程最快用时:16天
▲ 克里雅古道路线示意图。 绘/刘昊冰
塔里木盆地和藏北高原相邻,生活在塔里木绿洲里的人们同样有着出行需求,哪怕中间隔着巍巍昆仑,也有先驱者开辟出一条通往藏北的道路。已经被历史烟尘淹没的克里雅古道就是这样的道路。
▲ 1950年解放军曾准备沿古驿道修进藏公路,后因太过艰险才改为修建由叶城出发的219国道。当时修建的木桥如今虽已坍塌,却是克里雅古道开始的标志。 摄影/王铁男
逐渐被历史遗忘的克里雅古道再一次进入世人的视野,要感谢新疆探险家王铁男。2005年,他沿着翻越克里雅山口的这条道路,成功探索了昆仑山深处的1号火山。三年以后,他终于带领团队,完成了这条早已被埋在克里雅冰川前的残存古道的穿越之旅。
▲ 阿拉叫依古驿站是克里雅古道上的重要地标,是古人用来屯兵的卡子。在民国时期,这里是检查站,现在只剩下遗址。 摄影/叶金
硫磺达坂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海拔5114米,是克里雅古道上的第一个险隘,翻越它的艰难会让人感到一种无尽的绝望。从达坂脚下到达坂的直线距离只有2000米,海拔却上升了415米。坡大、雪深,加上即便是夏天也能体验到的寒风刺骨,翻越达坂之路如同攀登一座雪山。
▲ 在难以通过的栈道段,毛驴突然胆怯不愿通过,队员只好一起去拉拽。 摄影/王铁男
在中国火山学界,存在着“中国近百年没有火山喷发”的说法。唯一能够挑战这个结论的,就是阿什库勒火山群中的阿什山火山。其中的昆仑山1号火山,也称阿其克库勒火山,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站在山顶俯视,火山坑犹如一个直径约100米、深约60米的巨大锅底。火山坑的四周有许多熔岩洞,狼粪和动物的尸骨随处可见。
▲ 阿什库勒盆地中的主火山,在远处雪山和云雾的映衬下,显得十分神秘。 摄影/王铁男
沿着茫茫昆仑山中的峡谷一路走来,最后一道难关,是一个“大达坂”——无休止地爬坡,每登上一座山梁,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似乎是同样的另一座山梁。体力逐渐耗尽的同时,精神上的绝望更甚,这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绝望达坂”。
▲ “绝望达坂”的痛苦行进。 摄影/王铁男
从克里雅山口往西,可以抵达邦达错和更远处的新藏公路,这也是最快“回归人间”的途径。
唐竺古道:文成公主走过的路,你也能走
西安—瓦拉纳西(印度)
优点:最有历史感和人文质感的一条路线
缺点:后半程涉及出境,手续问题复杂,政策多变,不利于自驾
标志景观:日月山、大雁塔、扎陵湖、玉树赛马会、麦积山石窟、纳木错、哲蚌寺、菩提伽耶(印)、恒河民俗(印)
最佳旅行季节:无明显限制
走完全程最快用时:16天
▲ 唐竺古道路线示意图。 绘/刘昊冰
唐竺古道是一条国际路线,由唐蕃古道和蕃竺古道两段组成。唐蕃古道的终点为拉萨。
▲ 日月山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唐朝时是大唐的边界,也是文成公主和亲的历史见证。此处可以看见文成公主像。 摄影/闫明苑
长安(今西安),是唐竺古道的起点,也是文成公主进藏之前生活的地方。在无情的岁月“厮杀”下,如今西安城里能嗅到的长安气息已经不多了。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等地,还可以感受到一些大唐的信息。
▲ 画面远处是大名鼎鼎的大雁塔。大雁塔是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天竺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唐长安城大慈恩寺的西塔院建造的砖塔。 摄影/程伟刚
西出长安,行进342千米,抵达唐竺古道上的第一座重镇—天水。在唐代,天水的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是文成公主的送亲队伍西出长安后的第一个重要补给站。天水人杰地灵,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即坐落于此。
▲ 麦积山,自后秦至明清一直在开窟造像。几近垂直的崖壁上,大小龛像密如蜂房。 摄影/王金
旅程继续向前。吐蕃和吐谷浑的国境线从玛多县的扎陵湖的北岸经过。据《旧唐书·吐蕃传》记载,松赞干布就是在这里迎接了远道而来的文成公主。从玛多县一路向南,海拔急速下降,公路两边的景色也会从光秃秃的荒山,变成绿绿的草甸和低矮的灌木。下降1000米后,就会抵达海拔约3700米的玉树藏族自治州。
▲ 玉树赛马会是青海规模最大的藏族盛会。无论是敬神祭祖还是结婚宴请,玉树的康巴藏族都要举行赛马。图中表现的是赛马会期间,草原上搭满帐篷的情景。 摄影/官群
勒巴沟位于玉树州结古镇东32千米处通天河西岸的群山间,是长度只有二三十千米的一条山谷。“勒巴”在藏语中是美丽、吉祥的意思。勒巴沟里有年代久远的佛教文化石刻,相传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进藏途经此地留下的。
▲ 位于勒巴沟的文成公主庙,据说是唐时藏民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建,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 摄影/曹卫国
据青海博物馆的记载,从玉树的结古巴塘通过杂多县抵达那曲的聂荣县、嘉黎县,文成公主最终来到了拉萨。在拉萨河谷,文成公主和送亲队伍在这里第一次喝到了拉萨的母亲河—拉萨河的水。拉萨河谷非常开阔,是西藏的主要耕作区之一。
☞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
▲ 俯瞰拉萨河谷,拉萨全貌就在眼前。 摄影/何炜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流最为活跃的时代,涌现出诸如高僧玄奘、文成公主等伟大的“长途旅行家”,还有被誉为“蕃竺古道开拓者”,集外交家、战将等身份于一身的王玄策。
王玄策带着三四十个精壮的汉子,首先穿过山南,向西南的日喀则方向进发。出拉萨300多千米,一片开阔的、水草丰美的山谷出现在眼前,就是后来的江孜宗。
▲ 江孜古城十分安静,交通便捷,很受游人欢迎。 摄影/周焰
▲ 日喀则地区定日县珠穆朗玛峰下的绒布寺,海拔约51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院,位于通往珠峰的公路旁。 摄影/肖南波
吉隆沟是一条切穿喜马拉雅山脉的重要山谷,是千百年来西藏乃至整个中原地区与南亚沟通的重要通道。王玄策作为大唐副使第一次出访天竺,走的也是吉隆沟。
▲ 在喜马拉雅山深处的吉隆沟,沿途会看见这样的古建筑遗址。 摄影/孙海波
走过吉隆沟尽头热索村的热索桥,王玄策真正踏上了南亚的土地。在王玄策离开加德满都谷地大约680年后,马拉王朝统治了加德满都谷地,使得这里的文化艺术空前发展。1979年,加德满都谷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 菩提伽耶(印度)是佛陀证悟成佛之地,也是佛教的诞生地。摩珂菩提寺是菩提伽耶最著名的寺院。 摄影/陈志文
根据当时印度的社会状况,王玄策团队离开菩提伽耶,应还抵达过那烂陀寺和圣城瓦拉纳西。那时,玄奘大师正在那烂陀研习佛法,虽然没有史料记载他们是否见过面,但至少他们都见证了这所佛教大学的最后辉煌。在那之后,佛教在印度开始衰微。
▲ 古代恒河水灾严重,据说印度三大神之一的毁灭之神湿婆曾散开头发,让汹涌的河水从自己头上缓缓流动,以消除水灾。为了表达对湿婆的感恩之情,瓦拉纳西每天晚上都会举行祭祀,据说这一活动已经持续了6000年。 摄影/赵萍
川藏北线:人少景美的317国道
成都—那曲
优点:不是老司机,也能驾驭北线;大部分沿途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较完善;317国道全线车少、清净
缺点:317国道路况比318国道略差;昌都—那曲段基础设施较差,高反会较严重
标志景观:道孚民居、色达五明佛学院、亚青寺、德格印经院、终碛堰塞湖、孜珠山、布加雪山、那曲高寒草甸草原
最佳旅行季节:无明显限制
走完全程最快用时:7天
▲ 川藏北线路线示意图。 绘/刘昊冰
都江堰、卧龙大熊猫、九寨沟、黄龙,这些“盛世美颜”其实都在317国道沿线范围,只是人们很少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而唐古拉、巴颜喀拉和岷山等山脉、横断山的峡谷冰川、藏东喀斯特山河红层地貌,以及人类的迁徙繁衍留下的藏、羌、汉等民族的足迹、灿烂的宗教文化,使得川藏北线的景观瑰丽异常。
▲ 道孚的藏药泥制作艺人,正在给面具上色。道孚、炉霍等地的“崩空式”藏民居,分布在鲜水河河谷两岸的青山绿水间,宛如高低错落的琴键。有一种说法,“到西藏不去参观道孚民居,犹如到了北京不去长城”。 摄影/韦宗宁
沙鲁里山脉北段的雀儿山,主峰海拔6168米,公路垭口海拔4920米,为317国道的要塞,故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之说。穿过新建成的雀儿山隧道,很快来到同样位于雀儿山脚下的德格印经院。德格印经院赫赫有名,被尊为西藏三大印经院之首,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雪山下的宝库”等盛名。
▲ 德格印经院,手工印刷经文的过程。摄影/游建中
从德格县城出发,过金沙江岗托大桥,进入西藏。以前十分难走的矮拉山盘山路正在修建隧道,可直奔昌都,畅通无阻。昌都不仅是澜沧江的起点,而且是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古代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在昌都镇昂曲和扎曲的两水交界处,坐落着强巴林寺——西藏格鲁派的最大寺院。
在佛教传入西藏前,藏族信仰的是原始本教。位于317国道丁青县境内的孜珠山,便是本教的四大神山之一。
☞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
▲ 孜珠寺位于孜珠山,是本教大寺。 摄影/沈云遥
沿着317国道与214国道重叠的一段到达类乌齐县后,如果不沿214国道北上青海玉树,而是继续沿317国道西去藏北那曲,你就会进入一条地质长廊,可以领略青藏高原地质演变的奇特画卷。
▲ 那曲高寒草甸草原,是中国最美的草原之一。 摄影/杨勇
唐古拉山脉应该是大众最熟悉的著名山系。她是亚洲诸多大河的发源地,保存着两处现代冰川中心:以青藏公路唐古拉山口为界,西段的冰川中心以海拔6621米的格拉丹东雪山冰川为主,是长江正源和藏北内陆河流扎加藏布、曾松曲的源头;东段的冰川群在317国道以北,以海拔6328米的布加岗日雪山为主,是长江南源当曲和澜沧江及怒江的源头。
▲ 317国道唐古拉山东段的布加雪山,冰川发育数量多且分布密集,十分罕见。 摄影/杨勇
川藏南线:穿越峡谷的318国道
成都—拉萨
优点:沿途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较完善;家用车即可应对旅途;可在高速路和老318国道间切换,平衡速度和沿途体验感
缺点:个别路段(如雅安—泸定、芒康—海通沟、通麦—排龙)在雨季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和塌方
标志景观:二郎山、折多山、贡嘎山、金沙江干热河谷、林芝桃林、南迦巴瓦峰、业拉山盘山路
最佳旅行季节:无明显限制
走完全程最快用时:7天
▲ 川藏南线路线示意图。 绘/刘昊冰
318国道穿越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地区,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和最独特的、并行展布的高山纵岭谷地区。进藏第一岭夹金山,是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第一道屏障。跨过山口,就是海拔3473米,闻名遐迩的二郎山。
☞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
▲ 牛背山观景台在二郎山东面,是全方位欣赏四围的峨眉山、瓦屋山、四姑娘山、贡嘎群峰和大相岭的最佳位置。 摄影/姜曦
沿大渡河峡谷穿行,眼前出现的是第二道屏障——大雪山山脉的折多山,其海拔从1350米的谷底,直至海拔4300米的垭口。不过,大雪山的主峰是贡嘎山,其海拔7556米,高处大渡河河谷海拔6000米,周边簇拥着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45座,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
▲ 山路盘旋的折多山。 摄影/姜曦
☞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
▲ 贡嘎山那玛峰,勇敢者正在攀登雪山。 摄影/姜曦
在318国道巴塘附近,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与宁静山、芒康山,在东西不到两百米的范围内,构成了奇观:”两山夹三江“。
▲ 在绚烂的金沙江晚霞下,欣赏“两山夹三江”的三江并流景观。 摄影/师鹏
金沙江从青海玉树一路奔流,在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形成了全长有2300余米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河谷两岸全是破碎裸露的黄色、灰色和红色的岩土,植被覆盖率不足5%。
▲ 四川与西藏交界的金沙江段干热河谷。 摄影/姜曦
帕隆藏布江上游的然乌湖是著名的高原冰川堰塞湖群,呈串珠状分布,湖畔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和雪山冰川,碧蓝的湖水清澈见底,湖面上水鸟成群,宛若仙境。
▲ 然乌湖是一个紧邻公路且方便到达的景观群。 摄影/李珩
被雪山和森林环抱的波密县城扎木镇,海拔2100米,颇具阿尔卑斯风情,被誉为“西藏的瑞士”。从波密县城出发,沿泼墨公路,可去往莲花盛开的秘境:墨脱。
▲ 波密与林芝之间的桃林闻名天下。 摄影/谢焱
川藏驿道(川藏中线):鲜为人知的隐秘之境
巴塘—拉萨
优点:体验由川入藏的最古老通道;隐秘的极致风光
缺点:行车路况极其复杂多变,路途艰险,仅推荐越野车和SUV上路
标志景观:夏贡拉山、茶马古道、怒江、边坝县三色湖、萨普神山
最佳旅行季节:无明显限制
走完全程最快用时:7天
▲ 川藏中线路线示意图。 绘/刘昊冰
古代,中央政府与属地间的联络,以及各地的商贸往来,离不开驿道和驿站。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仿效中原地区的驿传制度,在藏地设立了27个驿站,修建了一条直通萨迦的官方驿道。这条驿道的路线,在四川境内大体跟现在的318国道重合,进藏以后则在317国道和318国道之间,被称为“大北路”。
在没有川藏南线、北线的年代,川藏驿道是从四川进藏的唯一线路,也是古老的茶马古道。
▲ 易贡藏布流域是整个高原降水最多、最湿润的地区之一。一路上松柏成林,挺拔高耸,富有自然气息。 摄影/谢罡
这条进藏道路的很多路段非常不好走,即便是现在,也是超级越野之路。当年十八军从这条路进藏时,要边修路边行进,甚至要把汽车拆散,用人背马驮的方式渡江河、翻雪山。
▲ 214国道和318国道在邦达草原交会。广袤的草原上生长着茂密的草甸植物,怒江支流玉曲河蜿蜒其间,犹如银色的飘带。 摄影/刘志刚
前些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最美景观拍摄点”,边坝县的三色海和洛隆县的五指山位列名录。这两年,一些自驾玩家又发现了金字塔般的萨普神山,使之风靡网络。
▲ 沿着303省道可以望见洛隆县的翁西伍中山。它又被称为五指山、“背水三姐妹”。 摄影/李珩
▲ 三色湖,因湖面在阳光下分别呈黑、白、黄三色而得名。三色的成因还未有定论,更显神秘。 摄影/李珩
萨普神山圣湖位于比如县羊秀乡普宗沟尾的雪山冰山群。萨普神山海拔6065米,是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冰川的中心。它在群峰之间呈金字塔状,巍峨挺立于棍拉嘎布冰川之上,周围雪山环绕,主峰被尊为当地的“神山之王”。
▲ 303省道上的萨普神山是本教的圣地。璀璨星空下,圣山倒映在圣湖中,显得庄严肃穆,直击人心。 摄影/李珩
相传在每年的5月15日,萨普神山下的撒木错湖面在一夜之间会全部解冻,然后又在9月15日一夜之间全部冻结。这一现象十分罕见,千百年来吸引着远近的人们前来转湖,朝拜祈祷。
滇藏线:景观最密集多元的进藏之路
大理—芒康
优点:景观的丰富性和人文感很强,景观密度最高;全线里程较短,适合放慢脚步欣赏;沿线经过白族、纳西族、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风情绚丽多姿
缺点:部分路段路况不好,更适合越野车出行
标志景观:苍山洱海、梅里雪山、嘎丹·松赞林寺、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丽江古城、古盐田
最佳旅行季节:无明显限制
走完全程最快用时:4天
▲ 滇藏线路线示意图。 绘/刘昊冰
相比其他进藏路线,滇藏线有着一个核心优势:山脉落差大,走向不规则,游客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跨越若干气候带,观赏到截然不同的景色。滇藏线是唯一一条全程沿着澜沧江、金沙江流向而行的公路线。
▲ 在芒康红拉山景观台远眺,W型转弯尽显气势磅礴。 摄影/谢罡
苍山洱海之间的风花雪月、冬暖夏凉和明媚阳光,参与刻画了大理的清晰历史符号。滇藏线从苍山洱海之间的大理坝子中央穿越。
▲ 大理坝子。西南地区把山间盆地称为“坝子”。 摄影/谢罡
纵越澜沧江峡谷百里画廊,是桃花源般的宜居之地。滇藏线纵越澜沧江峡谷约120千米,其中云南德钦境内约56千米,西藏芒康境内约64千米,这是滇藏线重要的景观画廊。
在这道画廊里,你可以感受到干旱河谷气候,观赏干热河谷景观;也可以欣赏到雪山冰川的壮丽景象,在南端看见著名的梅里雪山,在北端看见横断山中部突出的山峰达美拥雪山,以及与之隔江呼应的红拉山。
▲ 高耸的梅里雪山常年笼罩在云雾中。在晴日的清晨,阳光越过重重阻碍照射于峰顶,成就了难得一见的“日照金山”奇观。 摄影/周一平
从大理到芒康是藏传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影响区域,同时又分布着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以及独树一帜的原始崇拜。藏族的“藏历节”“纳帕节”“赛马节”,白族的“本主会”,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族的“火把节”,纳西族的“东巴祈福”等,都为滇藏线注入了不可多得的文化元素。
▲ 盐井村80%的群众信奉天主教,每到周日,盐井天主教堂里会坐满来做礼拜的居民。这里也是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 摄影/徐晋燕
大理—下察隅
优点:沿线基本囊括西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经典要素,风景最为惊艳
缺点:夏季地质灾害频发、冬季高山积雪严重,适合游玩的时间很短;路况艰难,危机重重,仅推荐越野车组成车队进发
标志景观:怒江大峡谷、齐马拉山口、那恰洛峡谷、木孔雪山
最佳旅行季节:3月—5月,开春没入夏的时间
走完全程最快用时:6天
▲ 丙察察线路线示意图。 绘/刘昊冰
丙察察线是滇藏新通道中的一段,同传统滇藏线一样,从云南大理踏上征途。丙察察是近年来颇为热门的一条自驾进藏路线,被众多驴友盛赞为“中国最美自驾线路”之一。但相对早已变成通衢的传统滇藏线(214国道),这里可谓极尽艰险,有“身在地狱,眼在天堂”之感。
▲ 滇藏交界处的怒江大峡谷中,属于云南的最后一个村——秋那桶藏在深山中,被云雾吞没。 摄影/谢罡
丙察察线有“两有两无”和“三起三落”的说法:
“两有”是指丙—察段有两处险要路段,一段是在悬崖上凿出来的又窄又弯的悬崖土路,路肩下就是滔滔怒江;另一端是被称之为“大流沙”的地质灾害点,那里的地表极度不稳定,稍有风吹草动就能引发坡体滑落。
▲ 松塔南北峡谷中云南段的那恰洛峡谷。车沿着峡谷前行,一边是岩壁高耸,一边是怒江奔流。 摄影/谢罡
▲ “大流沙”其实是一道远观如瀑布般的巨大白色碎石滩,从山顶上一直倾注到怒江。这里是整个丙察察线上最危险的地质灾害点。 摄影/谢罡
“两无”说的是一无加油站,二无手机信号。丙察察线只有在两端的贡山县城和察隅县城才有国营加油站。
“三起三落”指的是从察瓦龙到察隅的途中,需要上上下下翻越齐马拉山、金拉山和折拉山3座海拔超过4500米的雪山。
▲ 这是齐马拉山口U形谷里的盘山道,山上是高山碎石滩构成的苍茫景象。沿路下山,就到了目若村—一个重要的休息补给点。 摄影/谢罡
同样从昆明出发,走丙察察到达拉萨,比走老滇藏公路的路程缩短了约260千米。丙察察线是路程最短、平均海拔最低的进藏路线,不过最重要的是,丙察察浓缩了怒江大峡谷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精华。
▲ 被岩壁阻隔的怒江水在丙中洛两次急转,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称为“怒江第一湾”。湾中心的坎桶村平坦开阔,散布着农田、人家,宛若世外桃源。 摄影/谢罡
入藏八线,每条都有各自的精彩
觉得意犹未尽?
还有很多实际的疑问没有得到解答?
想看到更详尽的攻略指南和线路地图?
《入藏八线》
中国国家地理团队原创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副社长才华烨担任主编,
7位户外专业人士多次走访
将3条历史古道和5条传统进藏线路精彩立体呈现
位列京东自营图书旅游/地图销量榜第35位
是你入藏的“好导游”和“活地图”
也许,是时候下单这本书了!👇
(识别下方图片小程序码可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