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收藏》封面人物——大师冯杰:笑看沧海浮云过

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昌瓷板画”传承人,

南昌市瓷板画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江西省文史馆馆员、艺术陶瓷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画家。

他的创作几十年来蜚声海内外,艺术成就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品市场开价动辄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在后生晚辈心目中像神一样传奇。

在艺术声望日隆、各种光环纷至沓来之际,他却悄然淡出……

少女

隐居景德镇

“我喜欢景德镇这座小城。”冯老说。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喜欢在清早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吱呀吱呀穿过弄堂,穿过大街,到菜市场买菜,到河边兜风;不骑车的时候,一路溜达。在这里,冯老没有让家人陪伴,没有请保姆,闲暇时候会跟好友聊天、在路边馆子吃饭,而大部分时间里,冯老不大出门,惬意地享受一个人的时光:创作自己喜欢的东西。

知道冯老在景德镇的人不多。他说,还是别给大家添麻烦的好。有人问:作为国家大师,为什么来景德镇?冯老回答:我是来学习的。这件事情传到好友们那里,很多人都笑了:问题太幼稚,回答很有趣。

冯老不仅将瓷板肖像画带到了巅峰,在瓷器上画人体、山水、动物、花鸟、仕女小品等也是一时无二。一次朋友们聚会时,大家无意中聊到颜色,张松茂先生对冯老说,“你呀,色彩简直是玩到家了!”在来景德镇之后,冯老一直不断尝试,鼓捣一些以前没弄过的东西,随心而发,随性而至。在他看来,过去的都不算什么,只有再做出些让自己满意的新形式、新作品才高兴,他说:“我要活到老,学到老。”他就像一个充满好奇心和好胜心的少年,在瓷器世界里找到快乐,没有顾虑,没有外来要求,只有属于个人的自在。

母与子

画笔,曾是维护尊严的武器

冯老是大连人,出生时,正值抗战胜利。在前苏联红军控制下的大连,西洋绘画艺术成为少年宫主要课程,冯杰从7岁开始在那里接受了严格训练。15岁时南下江西,1962年进入南昌工艺美术厂,开始学习瓷上肖像画,那时他刚刚17岁,却已经历人生奔波。

他喜欢六弦琴,喜欢唱外国民歌,喜欢与几位华侨青年一起用短波收音机听音乐,这在“文革”中成为“地下俱乐部”现行罪证,再加上出身成分,这位对人生充满美好期望的年轻人一夜之间成为“坏分子”,被揪斗、关“牛棚”。回忆起那段岁月,67岁的冯老没有哀伤,“我得感谢毛主席。”他说。

“文革”期间,出于宣传需要,革委会头头找到冯老,让他负责绘制大型场所用的毛主席及其他领导人肖像。在那个时候,有人会因为随口一句话就会被打成“反革命分子”,被抓去批斗,甚至去坐牢,“所以画毛主席像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冯老说。当时由省里一把手亲自去检查,自己不敢出丝毫差错。有时候画面太大太高,经常要跑到马路对面去观察用笔构图和色彩的效果,然后再爬到高高的架子上继续工作。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里,南昌市八一广场、八一礼堂、江西影剧院等重要场所,悬挂的人物画像都由冯杰完成,受到广大群众喜欢和认可,他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革命群众”自然没让他吃太多苦头,需要时把他“解放”出来,不需要时再让他“戴帽子”进“牛棚”,并不时警告他说“帽子握在群众手,随时可以摘,也随时可以给你戴上”……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一个在巨大精神压力下进行创作的年轻人,当时经历着怎样一种人生考验,内心需要有多么强大的支撑力量才能走过来?

1962年,17岁的冯杰为自己做了一幅瓷上肖像画。画中的他拢着双手,有些拘谨,像一位姑娘似的和善甜蜜地笑。笔者静静看着50年前的这幅画,忽然感到一种温暖的忧伤。变动的岁月中也有幸运。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杨厚兴,中国画大师黄秋园,上海画院的谢之光老先生,都先后成为冯杰的老师。他跟杨先生学习瓷上肖像画,跟黄先生学习山水、仕女画,跟谢先生学习大写意山水、花鸟画和月份牌画。在他的处境有所改善后不久,一批上海大师们的子女和门生被下放到江西,冯杰利用自己的影响,帮助他们以家属工的身份留在南昌工艺美术厂工作,他们的海派创作对后来冯杰艺术风格影响很大。上海的唐云老先生及其他老先生知道情况后都很感激他,但他自己觉得没什么,“都是人才啊!”

安南

心中自有道

自小打下良好的西洋画基础,师从三位大师,从别的大师门生哪里汲取营养,人生坎坷对精神的磨砺,这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机缘,也是一个人追求的必然。

时至今日,南昌工艺美术厂的退休老人们谈起冯杰,仍津津乐道。当年17岁的冯杰,开始学习瓷上肖像画时,仅用一周时间就可以给顾客画肖像,并且得到了顾客的好评。而其他人需要3年才能出师,可谓奇迹!冯老笑着回忆说,一是自己绘画功底扎实,二是在初见瓷上绘画后,从小学西洋画的他内心激动不已,在不同艺术之间剧烈的碰撞中,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艺术道路出现在眼前,发誓要把这条属于自我的道路走到底,并一直走到现在。如今,当年那位年青人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艺术大师,把油画、素描和传统艺术融合在一起,自称一派,在绘瓷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瓷上肖像画代表了本画种目前的最高水平,为后来人所向往。

“文革”结束后,冯老爆发出惊人的创作激情。1977年,32岁的冯杰率先在国内创作并由江西省美术出版社印制发行了仕女月份牌年画,在人们思想还比较封闭的当时,可谓石破天惊。他创作的仕女月份牌艺术水平极高,兼具传统与现代之美,很受欢迎,一共印制120万份。接着,冯杰一口气在国内各大出版社接连出版发行了六十余幅月份牌年画等美术作品,都引起极大轰动,成为一代人的时光记忆。

1978年,江西省轻工业厅在庐山办业务知识学习班。在没有任何相关资料,没有任何资料借鉴的情况下,冯杰绘制出55个风貌各异的仕女图供大家学习临摹,并以学习班的名义印制500册,在同行中影响很大,如今也已成为珍宝(有关这部作品集的传奇故事,详见另文)。这一年,冯杰33岁。

在随后的年月里,冯杰创作更加辉煌,题材更加广泛,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冯杰的名字,蜚声海内外,国外艺术家和研究者纷纷前来学习和交流。例如,他应邀为国内外许多国家领导人及各界名人画了瓷上肖像、水墨肖像、油画肖像,都被本人或各大博物馆收藏。1995年,50岁的冯杰独立撰写的专著《瓷上肖像画技法》一书,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总结了自己几十年从事瓷上绘画艺术的观点、方法和技巧,并填补了中国绘瓷史专著中的一个空白,具有开拓性贡献。启功先生生前曾多次公开介绍冯杰作品,认为他的创作代表着我国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并称赞其为“中华一绝”。

冯老说,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自己的三位老师非常重要,他们让自己“站在了巨人肩上”。在谈及年轻时候跟随诸多大师们学习过程时,他说,“越是大师,水平越是高深,为人就越是谦和,越知道自己不足。”冯老面对一些年青人总结学习心得时说,“学习老师,学习的是他们的道。”而“道”是什么呢?对于一些人的疑惑,冯老用齐白石大师用来告诫弟子的话来解释,那就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索菲亚罗兰

这个世界,不会让他忧伤

为人随和、率真的冯老,对于各种名誉和光环有着本能的抗拒。 “什么大师小师的,其实都是个虚名,如浮云过往,没多大意义。”冯老说。在他心目中,真正的大师是毕加索,是梵高,是齐白石,是张大千、刘海粟、徐悲鸿……

几年前,冯老突然辞去省大师评委身份,原因是“怕得罪人”。这不是他想到要自我保护,而是以另外一种方式进行坚守。收藏界内的朋友们都很了解冯老的秉性:一个人品差的人,即使开价再高冯老也不会把作品卖给你。冯老说,“钱不过是一堆数字而已。”

看到当下一些乱象,冯老有些失望:“有的人水平没有变化,但拿了大师证后,说话、处事都变了。现在评大师成了赚钱途径。”他尤其为一些青年艺术家担心:“浮躁、急功近利、爱好虚名是成长大忌。”“好的东西一定要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谈话中,他说自己不过是一个“糟老头子”, 不值得被人提起,糊里糊涂中却成了一面旗帜。这就是冯老,不乏幽默,也不乏自嘲。

这位内心平和、低调的老人,偶尔也会愤怒。他反感夸夸其谈、挟地位名声之威的做派,说“人生大患是好为人师!”他更看不惯一些假、恶、丑的东西,爱憎分明。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岁月里,风雨沧桑,时代变迁,没能将他的棱角磨去分毫。

2010年,冯老亲自编著出版了《冯杰绘画艺术》一书,汇集了他喜爱的一些创作。翻阅着这部作品集,能看到过往岁月带给人的美好和快乐,能听到一颗正在“砰砰”跳动的心,却看不到丝毫忧伤。

谨以此文,向冯杰大师致敬!

邓小平

釉上彩瓷瓶《仕女》

釉上彩瓷板画《前程似锦》

青花瓷板画《八骏图》

釉上彩瓷盘《狗趣图》

《仕女图录》之一

仕女月份牌年画系列


(0)

相关推荐

  • 冯长江仕女人物欣赏

    冯长江,主攻人物画.旁及山水等其它题材,尤其擅长大场面制作.他笔下的现代女性,造型优美而富东方韵味,显示出其坚实的绘画基本技巧及卓越的艺术表现能力.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 揭开鉴定王大凡瓷板画密码!

    王大凡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能诗,并擅长国画.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早年拜汪晓棠为师,其粉彩人物仕女受汪晓棠的影响较大.晚年时得海上画家马涛<画中诗>册,构图.造型遂受马 ...

  • 《三顾茅庐瓷板画》品鉴会

    O 75年技艺·经典再现 -- 顶级国大师张松茂75年技艺淬炼,完美再现天价瓷板画. O 多份背书·真品保证 -- 监制.出品.创作.收藏票等证书,为您的收藏保驾护航.O 殿堂同藏·至高规格 -- 与 ...

  • 瓷上传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冯杰

    冯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生于1945年5月,辽宁省大连市人.艺术陶瓷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江西省文史馆馆员,江西省书画院特聘画家,江西省政协委员,九 ...

  • 赵小楼:《天道》《遥远的救世主》解读(55)王庙村扶贫和格律诗事件的关键人物:冯世杰

    关注赵小楼,与10000+人一起重读天道,学习强势文化思维! 上一篇文章,我们聊到了借冯世杰邀请芮小丹到村子里看音响的一小段剧情稍微简单聊了下基督信仰相关的,如我所料,其他平台有一半发不出来. 后面解 ...

  • 建议收藏:国医大师李济仁的“补心方”,通治各型冠心病,很实用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 ...

  • NBA4大神奇魔咒:2K封面人物必换队,近37年决赛球队都有奥胖队友

    尽管都已经21世纪,绝大多数人还是相信科学,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感触,那就是生活中还是有一些违背常理的魔咒,虽然听上去有些虚无缥缈,但是却十分的邪门,而NBA中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魔咒,如果不是真实 ...

  • 陶瓷收藏(三):汉、晋时期青釉瓷

    我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具有上万年连续不断陶瓷技艺的国家.在这上万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陶瓷从最早的粗砂陶到印纹硬陶.原始瓷.青釉瓷.白釉瓷到宋开始的颜色釉瓷,明清时期的彩绘瓷和雕塑瓷依次在技术上取得 ...

  • 【人物】冯远:循艺术梦 倾一世心

    从带有"中国"铭文的汉代铜镜,到让人痴迷上千年.山水画巅峰的宋画,它们引得众多艺术爱好者纷至沓来.时值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 ...

  • 大陆全部藏家加起来 ,也跟他的陶瓷收藏没法比啊!

    古代艺术  北宋汝窑 要论国际大收藏家, 审美水平高的不在少数, 但是以"皇帝品味"为目标, "清宫旧藏"为标准的 收藏家能有几个呢? 戴维德爵士便是一个. 他 ...

  • 陶瓷收藏(二):印纹硬陶与原始瓷

    印纹硬陶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成熟于商代,兴盛于西周,到春秋战国后逐渐衰微.早期的印纹硬陶成型方法与一般陶器相似,有捏塑法和泥条盘叠筑法,也有慢轮修整和快轮拉坯成型.印纹硬陶上的纹饰是用刻有阴纹的模具 ...

  • 陶瓷收藏的价格与价值

    文物与古玩在市场经济中是有价格的,它们在历史研究中也是有价值的.价格与价值之间是否一定吻合?很难确定.但价格对于评判鉴赏一件艺术品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因此,在拍卖场上,各类文物的身价更是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