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孝顺的父母,早年时都有这些特征,受牵连的是“三代人”
过去,大多数人生养孩子都是为了“养儿防老”,到了现在,虽然说人们的思想开始发声改变,但本质上也离不开这一话题,而孝顺也成了当下的热点。
现在很多父母都在抱怨,“我不用等到晚年都能预料到了,就他现在这样,还指望他以后能孝顺我?”
确实,很多现象在早前都有迹可循,关于孩子孝顺这件事,也是一样的。可想要究其本源,其实还是要绕回父母身上,毕竟孩子都是父母培养出来的。
不被孝顺的父母,早年时都有这些特征,受牵连的是“三代人”
1、 爱孩子没有底线
晓舟晚上想吃炒饭,可是妈妈只煮了面条,惹的她一顿怒,“我都说了我不喜欢吃面条,你怎么老是煮面条,烦不烦啊,我不管,我就要吃炒饭。”
妈妈看到晓舟发这么大的脾气,赶紧劝到,“明天妈妈再给你做炒饭,今晚先吃面条好不好。”
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晓舟更是不高兴了,直接把碗筷往桌上一甩,绷着脸回了房间,装着面条的瓷碗裂开了,流了满桌的汤汁。
妈妈无奈地收拾餐桌,而后又去煮米饭,等到熟了之后又炒了一碗饭,再把炒饭端到孩子房间里,还要好脾气地哄着孩子,“妈妈错了,以后都先问问你先吃什么,好不好”
或许有人会说,“这就是母爱”,但其实这种母爱是可悲的。如果一个母亲爱她的孩子是这般毫无底线,那么将来想要指望孩子孝顺她,那么比登天还要难。
有底线的母亲会告诉孩子,“妈妈煮什么,你就吃什么,如果你不喜欢吃,你可以自己煮。或者你可以在妈妈做饭之前,和妈妈商量今天想要吃什么,而不是等到煮了之后再来撒气、耍性子说不吃。”
毫无底线的妈妈,看到孩子那般耍脾气,甚至有一定的“暴力倾向”,丢置碗筷。如果纵容孩子的这般行为,只会导致孩子越来越“无法无天”。
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本能,可是也应该给这种本能套上“枷锁”,有底线、有原则的爱,才会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用毫无底线的爱去把孩子宠坏。
2、 不善待父母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久,父母的为人处世也被孩子所效仿。因此,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经常表现出“不善待父母”,那么也别指望孩子将来会孝顺你。
可能大家都看过这样一个段子,一个孩子的妈妈天天用一个破碗装剩饭给孩子奶奶吃,有一天孩子在路边看到一个破碗,赶紧把它捡回来。
孩子妈妈不解,问道“这个破碗你捡回来干嘛?”孩子天真地回答道,“等你老了之后,我也用这个破碗给你吃饭啊。”
这下孩子的母亲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平时对婆婆的所作所为都可能为将来孩子的“不孝”铺垫,孩子也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毕竟他的父母就是这么做的。因此,如果你不善待父母,那么也别怪孩子将来不孝顺你。
3、 不关心孩子
过度宠溺孩子的另一个极端就是不关心孩子,有些父母把孩子生下来之后,完全没有承担起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对孩子漠不关心。
孩子本应该在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如果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可能会从起初的缺乏安全感,到最后演变为对父母的抱怨,甚至是愤恨。
等到孩子长大以后,父母逐渐老去,想要奢求孩子赡养时,他们也不会承担这份责任,毕竟当初父母也没有尽到抚养孩子的责任,也就没有资格向孩子提出这一资格。
也能经常在新闻上看到这样的消息,父母把子女告上法庭,称子女不愿意赡养自己,可经了解才发现,原来当初为人父母的他们,压根就没有尽到抚养子女的责任,因而败诉。
至于为什么说到最后受牵连的会是“三代人”呢?要知道,毕竟孩子是生长在这样的原生家庭当中,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很少人能逃脱出这种困境。
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性格发生偏倚,将来与其他人组成家庭之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会像自己的父母当初对待自己这样,影响的又是下一代人。
教育孩子这件事,本就像个循环圈,只有加入激励因素,孩子才会被正向引导,否则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孩子很难走出负能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