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也需要阳气!一张清代古方,补颈椎阳气,巧治颈椎增生【一点资讯】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认识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看到本文的标题,你可能会觉得奇怪——颈椎为什么也需要阳气呢?离开阳气的颈椎,会有什么表现?
别着急,我还是给你从案例说起。
话说有这么一个人,患有颈椎病。他是个男性,年46岁。
他什么表现呢?就是经常感觉头晕目眩,尤其是一转头,那晕得就不行不行的。同时,颈背部位僵硬麻木。
他到医院检查过,诊断为颈椎椎体关节增生。
此人经过治疗,效果一直不好。没办法,他琢磨着试试中医吧。
刻诊,见患者经常头晕目眩,面色淡白无华,脉象细涩,舌质紫暗。
医师略略沉吟,写了一张配伍。方见——
黄芪30克,当归30克,熟地30克,桃仁、红花各15克,川芎20克,地龙6克,穿山甲15克,葛根15克,路路通20克。
结果,服药两周以后,诸证悉平。
这个验案,其实是15年前,发表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上的。我当时将其收藏起来。我认为,这是利用古方,利用传统中医理论,治疗现代颈椎病的代表医案、验方。后来,我沿用上方的精义,适当加减,帮助不少人调治颈椎病,效果满意。
所以我觉得,我有必要把这里的精华,分享给我的读者。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气虚血瘀。
什么意思啊?你看,这个患者,面色淡白无华,脉象细,这就要考虑是不是气虚。脉象涩,舌紫暗,这考虑是不是血瘀。气虚不能濡养头部,所以头晕。血瘀阻滞脉络,不通则痛,故而颈背部疼痛僵硬。
气虚,不能运行血液。血瘀不化,阻滞脉道。这个状态,可以说让我们的颈椎失去了阳气。你想啊,该运行起来的气,偏偏不足了。该畅流起来的血,偏偏不通了。这时候,你还哪里来的阳气啊?
所以说,要想把颈椎部位的阳气补回来,咱们就得补气、化瘀。
读者朋友,我都说到这里了,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没错。我要说的,就是医案里头体现出来的配伍精义,就是补阳还五汤加减。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医学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里头记载的。它的主要配伍,就是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这个配伍,最初是治疗气虚血瘀所致偏瘫的。之所以叫补阳还五,意思是王清任认为,人有十分阳气,偏瘫者一半的阳气没了。怎么办?咱们给它补上另一半的阳气。所以叫补阳还五。
当然了。这个配伍,到后来不只是单纯治疗偏瘫了。它对于气虚血瘀所致的其他症候,也有调治作用。故而,这个配伍,也被用来治疗气虚血瘀所致的颈椎病,用来还颈椎的阳气。
就医案里的配伍来看,简单理解,就是黄芪补气,当归和熟地补血,桃仁、红花、川芎行气活血,地龙、路路通和穿山甲通经活络,葛根解肌止痛。这就是基本意图。
所以你看,中医治病有时候是很“任性”的。我管你有没有颈椎增生呢!你既然证属气虚血瘀,我就用补气活血的办法来应对。气虚血瘀之证消解了,你的增生所带来的不适,就消解了。症状没了,病好了,你管它增生不增生呢!
当然,颈椎病,原因多种多样,证型千变万化,绝不是每一个患者,都属于气虚血瘀。故而,这个配伍仅供参考。读者朋友觉得好,不妨参考保存下来,日后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借鉴。医林同道,不妨好好理解,日后增进临床效果。我觉得,用补气活血法来治疗颈椎病,是不错的思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