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煎,“涵养肝阴无上良方”
一贯煎溯源
一贯煎出自清代魏玉璜《柳州医话》,原文载:“用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枸杞子、川楝子六味……可统治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方中重用生地黄为君药,滋阴养血,壮水涵木;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当归养血和血,滋阴养肝,合力增强地黄补益肾水,涵养肝木之能;北沙参、麦冬养阴生津,滋养肺胃,润燥止渴,既助脾胃生化之源,又滋水之上源,以奏扶土制木、佐金平木之功,四药共为臣药;川楝子苦寒,疏肝泄热,条达肝气,佐助前药甘寒滋阴,寓疏于补,不至苦燥伤阴,又可泄肝火而顺横逆,清代名医张山雷曰:“独加一味川楝子,以调肝木之横逆,能顺其条达之性,是为涵养肝阴无上之良药……口苦而燥,是上焦之郁火,故以川楝泄火,楝本苦燥,而入于大剂养液队中,反为润燥之用。”
纵观全方,多为甘寒之品,佐以苦辛之品,疏补清并用,寓疏散于滋补清泄之中,使补而不腻,疏而不散,泄而不过,刚柔并济,达滋阴、疏肝、诸证平之良效。张山雷在《女科辑要笺正》中称此方为“涵养肝阴无上良方”。
辨治要点
《柳州医话》中载一贯煎原方可统治“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即凡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或疝气瘕聚,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等一切肝病者,皆可投该方疗之。魏氏认为“肝为内伤之本”“肝为万病之贼”,肝是内伤病形成的根本,治病总不离肝木,而治法则当柔肝木以顺肝性,即“大剂滋润,则津液充而木自柔”,因此选用生地黄、枸杞、沙参、麦冬等柔润之品。
王键考《论语·里仁》“吾道以一贯之”,认为“一贯”本指一理贯穿万物而言,魏氏取之为方名者,比喻此方立法遣药,本脏腑制化之理,亦如环相贯也。
一贯煎主治肝肾阴虚、气机郁滞证,阴虚与气滞,病涉两歧,临床常常难以处理,选滋阴之品要防其黏腻碍胃,恐致壅滞,选理气疏肝之品则须避其辛温伤阴之弊,而一贯煎方妙在于大队滋阴之中配以苦寒疏泄之品川楝子,使肝体得养,肝气舒畅,使滋阴不黏腻,疏肝而不伤阴液。
王键认为一贯煎全方以脏腑生克制化为据,含滋水涵木、金水相生、佐金平木诸法,临床辨证需抓住主症,结合“异病同治”“治病求本”,准确辨证,灵活加减,则不囿于疾病范围。
临证常使用“一贯煎”加减治疗多系统疾病。
如:肝阴不足,肝失疏泄,横逆犯胃,灼耗胃阴,导致胃阴不足出现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等症,一贯煎补益肝肾,又化阴充胃;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之为病则经、带诸患蜂起,一贯煎中不仅有养肝疏肝之品,还配以养血和血之类;
肝阴不足,疏泄失常,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以致升发太过,气火上逆,影响肺之宣降、肺卫固表功能,一贯煎养肝体和肝用,润肺养金,金盛则木自平;
阴血亏虚,刚脏失养,肝气不疏,可致情志失调,一贯煎可养血柔肝,调畅气机等。
巧妙化裁,加减合方
王键认为一贯煎为治疗肝肾阴虚兼气机郁滞的基础方,配伍精当,药仅七味,思路独特。临证时面对错综复杂的病情,还可以一贯煎为主方,随症加减合方运用,以不失于灵机变化。
合方应用
合方是指两首或两首以上方剂相合,针对疾病某一阶段呈现的几个证或病机兼杂的状态,并可随着证或病机的变化而调整处方,做到方证相应。
王键临床如见阴虚日久,肾精亏虚,则合用左归丸填精益髓,以温润之品补阳益阴;若肝阴不足,肝郁内热,热伤血脉而见漏下,合用二至丸滋阴清热,方中旱莲草甘寒,入肾补精,益下而荣上;若肝肾阴虚,阴虚不能制阳,阳亢化风以致类中风之象,合用镇肝熄风汤,标本兼顾,滋阴养肝以治其本,息风潜阳以治其标;
若阴不足郁热伤津,津停气阻,炼液成痰,以致痰热内扰,合用温胆汤,清泄痰火,驱邪而不伤正;若肝失疏泄,气机失常,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合用旋覆代赭汤降逆和胃,若脘腹灼痛,嘈杂反酸,可合用左金丸清肝泻火;若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脾胃虚寒,合用黄芪建中汤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若气机阻滞,痰浊内生,聚于胸中,胸阳不振,合用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散结、祛痰宽胸;若阴液不足,肝失柔润,木失条达,肝气郁结,所致诸症,可合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等。
临床病情纷繁多变,王键擅巧用合方,不拘于一方、两方、三方,经方与时方并重,方中有方,法中有法,以图切中病情,收获良功。
随症加减
不寐加枣仁、茯神、夜交藤
《灵枢》载:“阳气下交入阴,阳跷脉满,令人得寐”。阳入于阴,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进入平静状态,进而安寐。酸枣仁甘、酸、平,归肝、胆、心经,可养心益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为养心安神之要药。《本草经疏》曰:“(酸枣仁)久服之,功能安五脏”。
酸枣仁善治心肝阴血不足,虚热内扰之虚烦不眠、惊悸不安,配以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茯神宁心安神、利水除湿,对虚烦不得眠效佳。
王键辨治不寐,以阴虚阳亢为纲,或阴虚不能纳阳,或阳亢不可入阴,皆以一贯煎滋阴,合酸枣仁、茯神、夜交藤安神养心,收敛精神,则夜卧得安。
痛症加芍药、甘草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在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芍药配甘草,一来酸甘化阴,二来芍药得甘草相助,柔肝止痛之力更强。川楝子善疏肝理气止痛。三药相伍,柔肝而肝气不滞,共奏止痛之功。
王键治疗虚证胁痛、胃阴不足胃脘痛、妇科阴亏痛经等,皆以一贯煎疗其不荣则痛症。又有患者常病情迁延,疼痛难忍,配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缓和痛势。
临证时,若见口中有异味者,加蒲公英、佩兰;口苦燥者,加酒炒川连;大便秘结,加瓜蒌仁、马蹄、决明子;大便溏泄,加砂仁、肉豆蔻;有虚热或汗多,加地骨皮;腹胀痛,按之硬,加鳖甲;舌红而干,阴亏甚者加石斛;痰多加贝母等。
临证举隅
王某,女,50岁,2017年2月12日首诊。原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活动期)病史,刻诊见脘痞胀,时有胃气上逆情形,但嗳不可得,晨起口腔有异味,时泛清涎,形体消瘦,食欲尚可,脉微细弦,舌质偏红,少苔。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中医诊断:痞满,证属胃阴不足,脾虚气滞。
治当养阴益胃,理气健脾。
处方魏氏一贯煎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
处方:干地黄20克,北沙参20克,枸杞12克,川楝子10克,薤白15克,全瓜蒌12克,法半夏12克,炒陈枳壳12克,制川朴12克,旋覆花(布包)10克,苏梗10克,蒲公英20克,炒白术12克,茯苓20克,川黄连10克,生代赭石(先煎)30克,青橘叶12克。
7剂,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2018年2月26日二诊,药后症状减轻,续服上方1月余,症状明显改善。
按
患者原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史,从症状及舌脉可辨为胃阴不足,脾虚气滞。胃喜润而恶燥,患者病久,暗耗阴津,胃络失润,阴虚津亏,虚火内扰,脾虚则运化失常。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升降失和,中焦郁滞,故当脘痞胀,时有胃气上逆情形,但嗳不可得,晨起口腔有异味,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则时泛清涎,脉微细弦。
王键运用魏氏一贯煎合《金匮要略》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治之。瓜蒌薤白半夏汤具有行气解郁、宽胸散结之功,“燥者濡之”。朱丹溪主张“清和之法养脾胃”;喻嘉言强调“保护胃中津液”;吴澄在《不居集》提出:“虚损健脾勿忘脾阴。”干地黄、北沙参、甘枸杞滋阴生津;瓜蒌薤白半夏汤行气解郁、宽胸散结;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枳壳、川朴、旋覆花、青橘叶、苏梗、代赭石调畅中焦气机,和胃降逆;蒲公英、黄连清泄郁热而不助火伤阴。川楝子疏泄肝气,标本同治,故可获得良效。
王键临证40余载,博览经书,醉心杏林,处一方一药,乃千虑而有一得。在领会魏氏一贯煎的理法方药及组方特色后,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将其活用到内科诸多杂病之中,如慢性肝炎、胃炎、胃溃疡、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皮肤病等,卓有良效。学古方能入微,学时方能务实,圆机活法,才可不偏不倚,证药相安。
·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作者李佩佩、胡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