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詹体仁是宋代的理学家,他与朱熹交厚,《夷坚志》不止一个故事提到他。这故事说他早年的一次遇险,幸亏被人搭救,否则性命不保,古话说吉人自有天相,有福之人不用愁。
【原文】
处州并海,虽旁流支港皆深阔,往来船舟,常有惊涛骇浪之害。村岸有老叟,梦一士人在水中,抱青龙长丈馀,且甚巨。临门呼曰:“活我当厚报。”叟曰:“此不难也。”引手拨龙,龙去,士得登岸。觉而异焉,以语其子。明日正午,飓风大作,暴潮如山而至。一小舟碎于波间,有人溺水,持大青竹竿,连呼救人。叟出观之,宛如梦所见者,急棹渔船往拯之,已昏昏不能言。叟唤童儿策掖以归。置于室,为燃火燎衣,具饮食。良久乃苏,云:“吾为张体仁,建州浦城人也。因适永嘉经由,不虞遭此变。非叟仁心,则已葬鱼腹矣。”留旬日,乃能复常,拜(原作“摧”,据周本改)谢而去。叟亦不以所梦告。张后登第,仕宦通显,遣人访叟家,致钱帛为贶。旋复本姓曰詹,仍字元善,位九卿,帅闽部,前程固未艾也。
【白话语音文字版】
处州(今浙江丽水)是靠海的,因为这原因,处州境内很多江河支流都是既深又宽,往来的船舶,经常会碰到惊涛骇浪,为害不小。有个村子的岸边住着一位老翁,他有天做梦,梦到一位士子在水中沉浮,手抱一条一丈多长的青龙,龙身巨粗,士子漂到门口时,冲老翁呼喊救命,说道:“你要救了我,我会厚报您!”老翁说:“这个不难啊。”说话间,他伸手把龙扒拉走,那条龙离开了,这位士子得以登岸。老翁睡醒后觉得很惊异,把这个梦跟儿子说了。第二天正午时分,飓风(实为台风)大作,狂暴的潮水像山一样冲来。一条小船在波涛间碎裂了,船上的人落在水中,其中一人手持大青竹竿,口中连呼救人。老翁出门观看,这情景就像是他梦中所见的样子,他赶紧驾着小渔船过去救人。把人救上来的时候,落水者已经昏迷了,不能说话。老翁呼唤家里的孩子搀着这个人回到家中,给他安置在房间里,为他燃火烤干湿衣服,还准备了吃喝饮食。很长时间过去了,这位落水者苏醒过来,他说道:“我是张体仁,是建州浦城(今福建南平同名县)人士。因为要去永嘉(今温州)经过这里,没想到遭遇这次水难。要不是老翁您有仁爱之心,我早已葬身鱼腹了!”张体仁在老人家里停住了十天,身体才恢复正常,最后拜谢而去。老翁也没跟他说之前梦到了什么。张体仁后来登第,官场之路亨通显达,他派人找到老翁家,带着很多钱财布帛作为感谢。不久后,张体仁恢复了本姓“詹”,他的字仍然是“元善”,官位达到了九卿,还做了福建路安抚使,现在看来,他的前程还不可限量呢。【祥宏点评】:詹体仁(1143—1206年),字元善,福建浦城人。南宋大臣、理学家。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进士,乾道初年,他就到福建崇安五夫里问学朱熹。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随朱熹、吕祖谦赴江西鹅湖之会,属于朱熹理学一派重要人物,曾做福州太守(福建安抚使)、太府卿(故事所说的“九卿”之一)。另有《夷坚志》故事讲到詹体仁(《易村妇人》);常言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中国文化的逻辑,更何况救人一命,詹体仁践行传统道德,懂因果,明善恶;处州靠海一说,似可以这样解释:在宋代,温州很多地区都在海中,作为邻州,处州地区很多江河水汊直通海水当为合理;东南沿海历来饱受台风危害,故事说到的飓风,其实就是台风。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39-从《夷坚志》看宋代的“行”)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