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和他的书法
侯琳琳
摘要:“书圣”王羲之在书法史上拥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对王羲之生平、书法美学思想和“书圣”之称的介绍,对王羲之有
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为理解研习其书法作品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王羲之 “书圣” 书法
中图分类号:J29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自古书法在中国就有着极高的地位,古时科考应试,书不善者,连进入科场的机会都没有,而那些善书者,甚至是精于书者,通常会得到极高的赞誉,书,一时间成为了读书人最基本的技能,由能书,
到善书,到精于书,成为了书者的一大追求。而最为人称颂的四大技艺琴棋书画里,书更是榜上有名。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书法的丰富与发展,书法,不仅仅只是记录的文字了,它被赋予了更多
的内涵,人生、性情、世间万物,都被纳入了这方圆之中,这点划之间。
纵观中国的书法史,影响力最大的,似乎非王羲之莫属了。身处东晋的王羲之,不但被后世尊为“书圣”,更是自始至终被多少文人墨客心慕手追啊。
一、 王羲之的生平简介
王羲之字逸少,山东琅邪人(321一379年),在书法方面的巨大成就,使得“书圣”成为了王羲之前面最经常见到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定语,但事实上,他的身份绝不仅仅只这一个。
王羲之出身高门,琅琊王氏是两晋时期最显赫的士族。在王氏家族中,很多人担任过显官要职。其从曾祖王祥出仕魏晋两朝,历任司空、太尉,太保等职。伯父王衍先后为晋惠帝的中书令、尚书令和太
尉。南渡后,伯父王导官居宰辅,把持朝政;他的另一个名为王敦的伯父驻守在荆州,并且手握重兵。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是首先建议晋元帝司马睿渡江的东晋开国功臣。在这样一个大家族中,王羲
之是极其优秀的一个。《晋书.王羲之传》中说:“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王敦称赞他说:“汝是吾家佳子弟。”可见,他是当时最显赫士族之一的代表人物。王羲之的仕途也是几经变迁,他最初担
任秘书郎,还做过参军,效力于征西大将军庾亮麾下。在庾亮离世后,经时任扬州刺史的殷浩百般相劝,王羲之决定再次踏入仕途,并成功就任右军将军及会稽内史,在任之时建树颇高,充分显示出了
王羲之非凡的政治手段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一心打算为东晋鞠躬尽瘁,成就一番伟业,但被王述多方压制,不得不辞官而去,王羲之对仕途就此灰心,并在父亲墓前撰文告誓,言其此生“永不复出为
官”。①
但是真正让王羲之名垂青史,为后世敬仰的并非其在仕途上的高官显贵,也并非他为官时的丰功伟绩,让人们念念不忘,苦苦追寻的是他那精湛绝伦、出神入化的书法,而这其中又以《兰亭集序》为最
高成就,同时《兰亭集序》不单单只是王羲之个人的顶峰之作,更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成就,正是由于《兰亭集序》的独特性,让王羲之在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中成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的巅峰级大家。
二、 王羲之的书法美学思想
书法理论发展到魏晋时代,有了很大的转折,具体地说这时期的书法理论的支点已从“象”转变到“意”的探索。玄学最初是在魏晋时代兴起的,而老子所创的道家学说便是玄学的理论依据,它所提倡
的哲学思想在士大夫阶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如“无形”、“无名”等,它认为主要的是来表现人们内在的精神意向,要求必须“得意而忘象”,同时强调“象”并不能概括出书法的美,只有“意”
才能够真正的和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相结合,以此来抒发内心情感,并且成就了人们所认同的最广泛意义上的美。②
历史上极为有名的另一位书法大家卫夫人,则是强调书法构成的先决条件便是,同时“意”也是胜败的关键。卫夫人还将“意”和“笔”作为一对范畴加之论述:“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
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③
王羲之进一步发展了“意”的美学思想,使之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王羲之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凡作一字,或类篆箍,或似鹄头;或如散隶,或近八分;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蚪斗;或
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④
古人云:书亦有意,书者舒也,抒也,如也。书,心画也。王羲之在卫夫人的基础上对“意”的理论,进行了更加详尽的述说:“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
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⑤“凡书贵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⑥
在王羲之眼中,自然是“一种崇高的美”,自然中的一切似乎都对王羲之具有别样的吸引力,而王羲之更是充分的将他所熟知的自然中的美丽充分灌注到了他的作品之中,他说“如花乱飞,遥空舞雪。
”又说“共六合而俱永,与两曜而同流。”⑦后世书家不难看出他的书法潇洒绝俗。唐代的孙过庭面对王羲之的书法时曾这样说:“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驾舞蛇惊之态,
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群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⑧
理解自然,并将其化入笔墨之中,这让王羲之的书法自然流畅,更有了其飘逸美感。王羲之的书法技法极为纯熟,落笔可见散藻,俊逸非凡,潇洒有度,充分融合了理性的法度和感性的生动,仔细观来
,恍然发现,他的作品就连字体、行距都是既透漏出严谨又不墨守于常规。唐代张怀瓘说:“逸少笔迹遒润,独擅一家之美,天资自然,风神盍代。”⑨道出了王羲之书法美学的鲜明特点。
三、“书圣”之称
最初重视王羲之的皇帝是南朝的梁武帝。也因此,在梁朝兴起了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的浪潮,王羲之书法的社会地位正是成形。南北朝时期的多位皇帝也都对王羲之的书法极为喜爱,如晋武帝、元帝
、宋明帝、齐高帝、齐武帝,这也成就了史书中所记载的“天下珍之”、“诸王皆求不得,处处追寻”的景象。
但是,最终真正成就了王羲之 “书圣”地位的重要推手,则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属了,李世民被人们戏称为“最爱”王羲之皇帝。
李世民既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又颇沉迷于书画,尤爱王羲之书法。在他登基后,于贞观六年,下诏整理、征集名作,于王羲之书法更是不遗余力,并以天子之身亲自为王羲之写传,为历史上绝无仅
有,“ 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⑩王羲之一举被尊为“书圣” 。
王羲之的作品历来古今中外的众多书法爱好者反复演习,他留给后人的是不朽的理论,光芒四射的书法作品。
注解
①胡普信:《精研篆素尽善尽美》,《酒文化》,2008(6)
②郭廉夫:《王羲之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③卫铄:《笔阵图》,《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④王羲之:《书论》,《中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⑤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⑥王羲之:《书论》,《中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
⑦王羲之:《用笔赋》,《中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⑧孙过庭:《书谱》,《中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页.
⑨张怀瓘:《书议》,《中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⑩李世民:《王羲之传论》,《中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