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老师教朗读(统编一上)课文1.秋天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1.秋天
朗读教学指导
一、理解朗读作品
春夏秋冬,四季轮换。开学后,正是金秋时节,面对刚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接触到的第一篇课文便是《秋天》。
这是一篇写景小散文,说它小,55个字,5句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文章把这55个字,5句话划分为3个自然段来表达。每个自然段观察角度、观察对象各不相同。第1自然段以天气转凉、黄叶纷飞写出秋天的特征;第2自然段取仰视角度,写出天空的蓝与高,以及雁阵的样子;第3自然段用两个感叹号的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本文作者选取的景象都很具有代表性,表现出秋季景色之美。两幅配有两幅插图,右上角的“落叶、雁群”与课文描写的情景相匹配;而“成熟的庄稼”“捧着松果的小松鼠”虽没出现在课文里,却揭示了秋天更多样的特点,为读者留下关于秋景的更美好的遐想。
二、把握朗读要点
(一)确定朗读基调
基于对文章理解及课文体裁,我认为本课的朗读总体上要语调明亮自然、语速略微欢快一些,突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二)明确朗读重点
这是同学们正式接触的第一篇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应该是朗读重点。尤其是把握好轻声、“一”的读法。关注词语连接,不唱读。
(三)扫清朗读障碍
1.字词读音方面:这是孩子们学完汉语拼音后的第一篇课文,要注意借助课文中和课后认读字表中每个字的注音,读好生字,同时也是对拼音的一个很好的检验和复习。
(1)读好平翘舌音,平舌音“子、字”,翘舌音“树、上、成”;前后鼻音,比如“天、片、蓝、群、雁、南”是前鼻音,“凉、黄、从、上、空、往、成”是后鼻音;三拼音节的有“天、凉、黄”等。
(2)读好轻声:“凉了”“黄了”“来了”“叶子”“那么”等,其中的“了”诗一个时态助词,读轻声;“子”“么”属于词缀,读轻声。这里说一下,尽管“树上”“下来”中的方位词“上”“来”书上标的是原调,但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处理成次轻的读音,不然太生硬。
(3)读好“一”的变调。关于变调的规则,前面讲过,这里不赘述。“一片片”“一会儿”中读第二声,“一群”中读第四声,排成“一”字,读原调第一声。
(4)读好儿化音。学生会发现“一会儿”的“儿”上没注音。这时候,老师要告诉他们观察“会”上的注音,告诉他们在“会”的后面加上一个卷舌音“r”,就是儿化音的读法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上这些重点字词的读音需要老师进行教读、带读,直至读熟练。
2.重点句子指导:
一些难读的句子,要注意读好它们。比如: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读好这个句子,要注意一是读好“一”的音变,二是读好儿化音,三是读好重音,四是读好停顿。上面已经做好标记,大家可以试着读读看。
三、设计朗读环节
1.学生认读生字表上字,读准字音。试着看着注音自读课文。
2.老师指导根据第二环节制作的PPT上的重难点词句,读准、读好,练读,互读评价。
3.教师范读全文,学生练读全文,师生问答式互读,然后自评互评。
4.结合课文理解,读好文中的相关语句,参见第四个环节,师生评价。
四、评测朗读效果
五、课文朗读标识
1.秋天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啊!秋天来了!
六、课文朗读示范
阿雷听课间:阿雷老师教朗读(统编一上)
课文1.秋天
阿雷听课间:阿雷老师教朗读(统编二上)
6. 识字3.拍手歌
阿雷听课间:阿雷老师教朗读(统编三上)
阿雷听课间:阿雷老师教朗读(统编四上)
3.现代诗二首
阿雷听课间:阿雷老师教朗读(统编五上)
1.白鹭
阿雷听课间:阿雷老师教朗读(统编六上)
阿雷带你吟古诗系列(中):
阿雷带你吟古诗系列(初):
统编一二年级古诗立体学习(点击即可学习)
阿雷老师带你读小说系列:
阿雷弟子带你读经典系列:
倬汉读《大学》合集(点击即可收听)
倬汉诵《中庸》合集(点击即可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