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用药经验(21)善愈口疮的北细辛

北细辛大辛纯阳,为药中猛悍之品,以温散燥烈为能事,用之得当,则其效立见。兹略举临床运用之数端于次:

(1)降逆止咳

朱老指出:前人曾形象地把肺喻为钟,所谓“肺如钟,撞则鸣”,外而风寒燥热,内而七情致损,皆可以影响于肺,使肺气失宣散肃降之常,发为咳嗽。细辛所治之咳嗽气逆,乃为外有寒邪,内伏水饮,中外皆寒之证,小青龙汤便是代表方。此方之结构,大率分为三组,一组药是用麻桂解表散寒(《伤寒论》原文为“伤寒表不解”);第二组药是用干姜、半夏蠲除水饮(《伤寒论》原文为“心下有水气”);第三组药是白芍、五味子,甘缓酸敛,缓和药性之猛暴,使之成为有制之师。而细辛一味,在方中独有深意,一层意思是助麻桂解表;一层意思是助姜夏化饮;而五味子酸敛,与细辛之辛散相伍,一合一开,意在使肺之宣降复常,而咳逆自止,则是第三层意思了。仲景用药之妙,在此方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医生治咳嗽的通病多出在两方面,一是用通套的止咳方药,见咳止咳;二是宁可用清热化痰药,也不轻用辛温燥烈之品。目前市售成药,如蛇胆川贝液、川贝枇杷膏之类,也以凉药居多,是以热咳或可以有效,寒咳则雪上加霜矣。这二者都错在失去了辨证论治精神。

董×,27岁,工人。病咳嗽三月余,遍服中西药不效,喉痒,痰多,清稀如水,夹有风泡,舌脉均无热象,他无所苦,姑拟小青龙汤原方投之:麻黄6克,桂枝10克,法半夏15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干姜各10克,炙甘草6克。1剂咳减,3剂即完全告愈。

(2)利水消肿

肾炎初起,有类风水,但有夹寒夹热之异,其症头面浮肿、畏风、苔薄白、脉浮。夹热者,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朱老经验,用加减越婢加术方(麻黄、石膏、苍白术、蝉衣、白花蛇舌草、连翘、银花、车前草、野菊花、泽兰、益母草);夹寒者,舌淡、苔白、脉不数、口不渴、畏寒,则取仲师治少阴反热之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制附片、细辛)合五皮饮(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其效甚捷,盖细辛既温少阴之经,又兼有行水气之长,往往三五剂即可消肿。肾炎虽多见血压增高,而麻、附均有升压作用,朱老认为:有斯证即用斯药,不必避忌。事实上患者服上述处方后并无血压上升的弊端。

(3)宣痹止痛

细辛有较好的止痛作用,风火牙痛,症见牙龈肿痛、喜吸凉风、口渴、舌红、脉滑数,常用细辛与石膏、荆芥、防风、薄荷、川芎、赤芍、蜂房、白芷、黄芩、升麻、甘草配伍,既是“火”,用石膏、黄芩正为的当,何以还用细辛?这是因为细辛有发散之长,取“火郁发之”的意思。此方加川乌、花椒,对龋齿疼痛也极有效。

细辛也常用于痹证疼痛,《神农本草经》谓其主“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无论风寒湿痹、风热湿痹均可用之,但寒证用量可大(朱老常用量为10~20克),后者则仅取其宣通经隧,冲开蕴结之湿热,用量则不宜重,一般3~5克即可。

细辛亦为头痛要药,寇宗爽说它“治少阴头痛如神”。实际上风寒、风热头痛也常用之,《局方》川芎茶调散以及菊花茶调散即是其例。

(4)止痛愈疡

口疮多属于火,但有虚火、实火之异,实火宜清宜下,虚火可补可敛。朱老治实火口疮,常以黄连配细辛,一寒一热,一直折,一发越,合奏消炎止痛之效,除内服外,也可以黄连3份,细辛1份,共研细末,蜜调外搽。对虚火口疮,则常于辨证汤药之外,用细辛15克,研细末,水蜜各半调匀如糊状,放置纱布中,贴在脐部,用胶布密封,两日一换,一般三日左右,口腔溃疡即可获愈合。

关于细辛的用量,历来多有限定,如张璐说:“细辛,辛之极者,用不过五分”;顾松园说:“以其性最燥烈,不过五分而止”;《本草别论》说:“多(用)则气闷塞不通者死”。朱老认为不可拘泥于前人旧说,头痛、腹痛、咳嗽、牙痛、口腔溃疡、肾炎,一般用3~6克,类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脊柱炎,则可用10·20克,以上均为汤剂用量。为求稳当计,亦可先煎半小时。若研末吞服,则需特别慎重,以小剂量为宜。顺便提及,笔者所在的医院,凡细辛超过3克者,处方都得退回来,要由医生签字后才能取药。

经笔者了解,是因为该院有一药工,患头痛鼻塞,医生在汤剂中用了6克细辛。该药工欲求速愈,便在煎药时把鼻子凑上去熏,几分钟后便晕倒了,经一番抢救始清醒。院方查找原因,老专家认为是细辛用量超过了古圣垂戒的五分(1.6克)之故,所以才有此严格规定。笔者认为,此错错在直接去熏,而不在细辛用量大小,此不成文的规定,实为因噎废食。

(0)

相关推荐

  • 细辛,用量非常谨慎的一味药,但用的恰当却是无药...

    用量非常谨慎的一味药,但用的恰当却是无药能替! 在临床上,部分疾病,用或不用这味药,效果是天壤之别. 这味药就是细辛.细辛入足少阴.厥阴经血分,又为手少阴引经之药,并能治督脉为病. 在小儿我经常这样用 ...

  • 发散风寒药的简单归纳

    [麻 黄] <神农本草经>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主产于山西.河北.甘肃.内蒙古.新疆. 气微香,味涩.微苦. 以干燥,茎粗,淡绿色,内心充实,味苦涩者为佳. ...

  • 中医人生 每日学一味中药——细辛。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细辛. 产地:"辽细辛"主产东北地区:"华细辛"主产于陕西..河南.山东等省. 采收:夏季果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切段, ...

  • 刘沛然重用细辛治疗癃闭经验医案

    河北名医刘沛然擅用大剂细辛治疗疑难病症.刘氏认为,细辛作用较多,其用量.用法也应各有选择,尤其用量有传统的"不过钱"之说.据刘氏多年经验,细辛用量应按证权衡,重者重用,轻者轻用,血 ...

  • 朱良春用药经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转载】

    朱良春用药经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赵东奇 183人已读 白薇轻清虚火,透泄血热 白薇味苦咸,性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清虚火,除血热等多种作用.朱师用白薇的着眼点有三:①白薇能清 ...

  • 朱良春用药经验:片姜黄配海桐皮,效专行气活血、通络定痛

    肩关节周围炎属于"痹证"的范畴,多见于中年以后的患者,故有"五十肩"之称.由于此际气血渐衰.肝肾渐亏,气血衰则关节失于濡养,肝肾亏则其所合之筋骨松懈,故虽见肩周 ...

  • 朱良春用药经验(50)葶苈子乃泻肺强心之佳药

    葶苈子味辛苦,性寒,入肺.膀胱经.长于下气行水,对于痰浊内阻.壅阻气道.气逆喘咳者,或水肿胀满.而体气不虚者,用之多收佳效.然葶苈子有甜苦之分,<纲目>云:"葶苈甘苦二种,正如牵 ...

  • 朱良春用药经验:蒲公英应用琐谈

    蒲公英遍地皆有,寻常易得,而其功用颇为神奇.本品味甘苦,性寒,能化热毒,擅疗疔疮.恶肿.结核,又能疗喉痹肿痛,并可利尿通淋,种种治效,难以尽述.朱老对本品的应用另具手眼,择其数端,简介于后. (1)清 ...

  • 朱良春用药经验:甲状腺肿瘤的克星——黄药子

    黄药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地下块茎.李时珍<本草纲目>对其功用有八个字的说明:"凉血降火,消瘿解毒",颇为扼要.朱老指出:解毒,是指黄药子"主诸恶肿疮瘘:一喉痹 ...

  •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外治皮肤病圣药——苦参

    苦参,大苦大寒,纯阴沉降之品也.前人曾经指出:苦参"退热泄降,荡涤湿火,其功效与黄连.龙胆皆相近",而"其苦愈甚,其燥尤烈","较之黄连,力量益烈,近 ...

  •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转载】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赵东奇 9785人已读 27.半夏应用新探 半夏味辛性温,体滑而燥,其除湿化痰.和胃健脾.发表并郁.降逆止呕之功人所尽知.但其作用远不止此. ...

  •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四(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赵东奇 一.黄药子为治甲状腺肿大之主药 朱良春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大家,朱老学验俱丰,用药独具匠心,临床疗效显著.学生十分崇敬朱老,细心拜读<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一书,受益匪浅, ...

  • 国家级名老中医朱良春用药经验

    一枝黄花 苍耳子 [用量]一枝黄花18g,苍耳子12g. [功效]疏散风热,清解表毒. [主治]时邪外感发热. [按 语]一枝黄花疏风达表.清热解毒,苍耳子行走上下肌肤,有疏散宣通之功,二药合用,既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