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比较视域下的中国文化自信(1)—— 中国文化何以自信?
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融合性,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和谐并存,在交流与变革中彰显生机。《周易》为中国文化之根基。中国儒学自春秋末年由孔子韦编三绝而创立。我们的群经之首是《易经》,讲的是本体论,也就是在讲宇宙的原生动能是怎么形成的。核心讲“三易”,即“简易”、“不易”、“变易”。
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可以被称为“阴阳哲学”、“阴阳文化”。阴阳、五行是西周初期出现的两个重要范畴,最初用来说明天道的运行。古人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等天象,发现世界的动能是由能量的组合交换所产生。世界主要包含五种基本要素,要素本身就显示出自有特质,五种要素具象来说,就是我们说的金木水火土。金代表刚硬、阳刚。木是升发、生长。水是柔和。火是温热、升腾。土是承载、受纳。这五种要素相生相克,相生的时候产生能量,相克的时候牵制均衡,从而维系能量守恒的状态。这五种元素根本的动力,就是阴和阳,阴和阳的交换,也就是太极图。《周易》的卦辞、爻辞并没有出现“阴、阳”两字,但《周易》以阴爻与阳爻为基础,演变而成八卦、六十四卦,以定吉凶祸福,阴、阳的观念也就包含其中了。
阴和阳之间也不是相互绝对的,它这种交换表现出三大特征,易、不易和简易,易是世界通过能量的交换来进行运转,不易是指能量交换的原则和法则是不变的,交换的方式是通过简易来实现,实际上通过易、不易和简易来通读宇宙的发展。易学中讲究将万事万物融会贯通,以适应各种变化,要善于利用已有的信息,作出最初最优的决策。
《易经》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创化,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宇宙大爆炸,阴阳分化,多元发展,不断冲击、补充、形成新宇宙的过程。古人很早就知道这个宇宙在不断地分化,这个分化的过程需要一个模型来表现,这个模型就是八卦。八卦其实是由混沌的太极生成两仪,就是阴和阳,阴和阳又形成四象,四象形成八卦,八卦又演变成八八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三百八十四爻其实是一种大数据管理,把各种事物进行整合、加减乘除,最后算出结果。其实事物的发展方向就是三百八十四个选项,这是一种预测管理,预测的基础是大数据统计。所以古代的人用《易经》推演,把每天天气的变化、人世的变化等,用卦挂起来,说白了就是每天做统计,进行大数据管理。
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是由阴阳形成的,通过五种能量表现形式,就是金、木、水、火、土,即五行。《孔子家语·五帝》篇中记载:“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这里的金不是金属,木也不是木头,水不是我们真正看到的水,金代表收敛,水代表变动不居,火代表炎上、融合,木代表生发、伸展,土代表中和、统筹。这五种功能对应的是我们自然的八种现象,就是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用八卦卦词来表现就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与五行,彼此是一种表里关系。表现出的是八卦,是天、地、水、火、风、雷、山、泽,里是能量的一种自然的对应,所以五行是能量,而八卦是能量的表现形式,具体说就是,乾对应金,坎对应水,离对应火,震、巽对应木,艮、坤对应土。八种现象通过五种能量表现,相互成全又相互制约,相互成全表现为五行中的相生,相互制约表现为五行中的相克。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是经过几代梳理出来的。伏羲氏创造最开始的先天八卦,关注日月星辰。周文王根据北方的情况制定出后天的八卦,对应的是整个河山地理及节气,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战国末年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而孔子对周文王的八卦进行解释,增加了十翼。十翼解决的是人世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可以说,这时“天地人”三才才打通。
从《周易》看来,变革才能使社会充满活力。为了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防止走向反面,就要善于变革,不断有所创新,使社会充满活力。
总体说来,《周易》不仅在继承和阐发先贤思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太极阴阳思想、三才合一思想、位时应中思想、变易不居思想、刚健有为思想、扶阳抑阴思想、升降交感思想以及运数取象思想,“保合太和”的最高价值理想,而且试图将其付诸实践,奠定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