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不久,就有人编刘伯温的谣言,替崇祯脱罪

给大家讲件刘基刘伯温的传奇故事。

话说,李自成围北京之时,崇祯皇帝朱由检想起一件事。

此事十分挠心。

啥事呢?

原来,宫中有一密室,“相传刘诚意基留秘记”,锁得特别严实。历代大明皇帝都会被前任告知,“非大变不得开”。

如果说爱新觉罗们闹得虽凶,毕竟还远,现下,农民军都打到城下,已是“大变”了吧?

于是,“思陵亲启之,中惟一柜,得图三轴。”

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呢?

第一图绘文武官数十,被发乱行。

被发,就是披着头发之意。

表面意思很容易懂,但刘伯温不可能用这么直白的方式吧?

这时有内臣说,皇上,我看呀,诚意伯是讲,咱们现在“官多法乱”。

(刘伯温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崇祯觉得很对,深得朕心。又打开第二幅,但见上面画着——

兵将倒戈弃甲,百姓襁负奔走状。

有了第一幅的经验,崇祯一下聪明多了,对贴身太监说,“得非军民皆叛乎”?

看到此处,估计对明末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已脑补出第三幅图的画面了——

画像与御容酷肖,穿白半臂,右足跣,左系袜履,散发悬树下。

几百年后,我们会心一笑,但大明崇祯皇帝却是——

览毕勃然变色。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肯定是马后炮,是后人编的。

说起来,确实是后人,但也没后多远。

此事记载在董含《三冈识略》里。此君在明亡时正好二十岁。顺治十八年,中二甲第二名,成为清朝进士。他虽然未做什么大官,却花五十四年,把平生所观所听所览记载下来。他的文字,成为后世史家的重要资料。

显然,他的这条记载,虽是谣言,却在明朝灭亡后不久即开始流传了。而且,它的有些基调,为《明史》所继承。

比如,文中说,太监解读第一幅画,“官多法乱”。

四字之意,一眼就明白,可是,它背后是什么意思?编这个故事的人,潜意识里是怎样想的?

其实不就是替朱由检开脱吗?

大明之亡,不是小朱的错,而是各级官吏各行其事造成的。

《明史 庄烈本纪》有讲,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

《流贼列传》序言中则说,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崇祯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可见,从明末谣言到清朝正史,人们对朱由检之死,都是含有同情的。

与之相适应的,则是他们都有意无意遮蔽了朱由检自信性格的弱点。

励精图治的都是皇帝?

瞎整乱搞的都是大臣?

写到此处,我又想到,这个故事的格式,似乎在哪里见过。

再想了几下,它的母本不就在宋朝吗?

赵匡胤在密室立了一块碑,平时不得开启,唯新皇即位,便让他独观。

(赵匡胤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署名陆游的《避暑漫抄》记载,靖康之变,门皆洞开,人得纵观。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赵匡胤留了三句话,刘伯温留了三幅画。

从赵宋一朝现实来看,他这些告诫子孙的话,应该确实是有;

刘伯温的三幅画,则是纯粹的杜撰之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