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熬不过去的时候,记得你灵魂里有光
最近,朋友圈里的消息都不太让人开心,小红莓主唱桃乐丝疑似因抑郁去世、韩国影星河智苑的弟弟全泰秀因抑郁去世、西安交大博士杨宝德自杀身亡、80后创业明星茅侃侃上周被爆自杀……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这个世界变得不那么友好:
自杀的数量比他杀的数量增多;
沟通软件那么多,但好像每个人都很孤独;
物质极大丰富了,却吃什么都不放心……
更要命的是,所有人貌似都在时代的洪流下,急匆匆地拼了命往前追,这速度和压力所形成的张力一旦爆表,就会成为压死某些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或许,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段熬不过去的时光,总是不开心,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想要退缩、放弃,经常在深夜里独自哭泣,感觉自己难过到抑郁,那些灰暗的日子,最终都是怎样熬过去的?
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你有想过一个问题吗,你为什么会不快乐?
张小北找到我咨询的时候,已经两个月没有出门,而且经常思考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她说她常常想“不如死了算了”。
是的,她抑郁了。
我问她:“为什么不和朋友联系,为什么不出门把自己封闭起来?”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静静地说:“我觉得好像和朋友们没什么好说的啊……而且,好像其他人的生活过得都挺好的,不像我,什么都乱七八糟……”。
张小北口中的“乱七八糟”,指的是如今33岁的自己,既没有婚姻,也没有爱情,而工作呢,就是一个公司的普通职员,连个中层领导都没混上,这让她自己觉得“很挫败,感觉自己真的糟糕透顶”。
张小北用隔离的方式逃避的“现实”,真的有那么糟糕吗?
做着一份朝九晚五、不好不坏的工作,下了班回家后追追剧,虽说没有婚姻和爱情,但也享受着自由和自在——张小北口中“糟糕的生活”,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阐述。
这样的生活,真的很差劲吗?也许没有,也许这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正在过的一种生活。但为何张小北为此深感不满,甚至由此抑郁呢?
因为张小北的现实自我没有达到她理想自我的要求。她理想中的自我,在33岁这年,她应该已经拥有幸福的婚姻家庭、工作上小有成绩、还有可以闲时共饮的三两知己……当现实处境没有满足张小北勾勒出来的理想蓝图,她便开始指责自己、厌恶自己、挑剔自己。
在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框架中,一个人不断地厌恶自己、指责自己,本质上来说,是指他把本应该朝向外部的攻击力,全部转向内部,进行自我攻击。
这就好像,一个人拿着刀叉剑戟,本来应该是刺向外部,结果他却全部都刺向了自己,最终导致自己的肉身或者精神死亡。
自我厌恶,是大多数人感觉自己不快乐、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最直接诱因,它是一个人进行自我伤害最浓烈的毒药。
你没表达出来的情绪
都会变成伤害自己的武器
除了自我挑剔,诱发一个人抑郁情绪的第二个主要原因,便是一个人习惯性地隐藏自己的愤怒。
我认识的另一个人晓莉,就是这样一个在外人看来“几乎不发脾气,总是很好讲话,很和蔼”的好女孩儿。
晓莉典型的一天,大概通常这样度过:
8:30,在地铁里,陌生人踩了她双脚,她努力朝对方笑笑,示意自己的“没关系”,可是对方瞪了她一眼,好像是她踩了别人一样;
10:00,公司,老板把晓莉叫到办公室,因为某个提案出错痛骂了她一顿,可那个提案明明是隔壁小李写的,晓莉还是什么都没说;
12:30,晓莉帮大家定的外卖都到了,有一个同事的订单搞错了,对方很不客气地和晓莉说“外卖都定不好,难怪被老板骂”,晓莉默默听了,拿着盒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19:30,刚刚回到家里的晓莉,就接到母亲远隔千里的催婚电话,并且一再强调,只有她嫁人了,家里才会有钱给弟弟买车。
在晓莉的世界里,她好像从来就不知道“愤怒”是什么,她只是觉得,自己不能愤怒,因为如果一旦自己表现出自己的愤怒,周围的人就都会远离她,不再喜欢她。
晓莉的这种对于愤怒的感觉,实际上源于她在原生家庭遭遇到的“重男轻女”的歧视。
从小,父母就唯独偏爱小她三岁的弟弟,新衣服、新玩具、糖果等等,她都是看着弟弟获得一件又一件新奇的物品,而她自己,似乎从来没有被父母正眼看待过。对此,晓莉的内心充满了愤怒,但是她不能表现出来,因为如果一旦表现出来,爸爸妈妈就更不喜欢她了。
隐藏自己的愤怒,成为晓莉获取父母喜欢的方式,也成了她日后与他人交往中的主要模式,她认为只有自己做一个懂事的“好人”,她才有被喜欢的价值。
可是,发生在晓莉身上的这些“愤怒”,虽然没有被她表达出来,它们就消失了吗?
没有。
人的情绪也会遵循能量守恒定律,那些没有被释放出来的情绪,都成了委屈、难过、自责等情绪变体,留在了晓莉的世界。
一个人的情绪世界就那么大,如果都被委屈、难过、自责等占满了空间,快乐又能在何处呈现呢?
所以,看上去“和蔼可亲,很好讲话”的晓莉,过得一点儿都不快乐,因为她把自己的“好”,全部送给了别人,把由愤怒带来的“糟糕”,全部留给了自己。
隐藏的愤怒情绪,会成为抹杀你五彩斑斓世界的最狠的凶手。
停止对抗,阳光才能照进来
前几天,演员黄子韬在微博上发了一段关于自己如何压抑、自己如何太累而且不开心的文字,这条微博,截至目前获得了29万点赞数,40万留言。
他说,“觉得自己的人生真的跟地狱里生活没什么两样”,“我没有你们想的过的很幸福、很开心”。
这些关注度的数据,或许可以佐证一些现象:在当代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很多人的生活都被压抑、焦虑、抑郁等各种情绪困扰,不快乐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
我们到底该如何告别这种压抑的、抑郁的、疲劳的、毫无生机的状态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讲一个自己的故事。
大概是在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的姥爷(南方称呼“外公”)因为误食某种药物,抢救无效去世了。
很小的时候,我家和姥姥姥爷家是挨着的,我没事儿的时候就会跑过去,因为姥姥姥爷总是会做很多好吃的给我吃,如果父母因为我的某些错误要骂我,姥爷也总是站出来呵斥他们,保护我。所以,在内心深处,我和姥爷的链接很深,他给了我很多关注和爱,我也因为他的存在,感受到很强烈的安全感。
但是当我某一天放学,看见姥姥家里聚满了人,然后有人走过来告诉我,我的姥爷因为某种原因抢救无效去世了。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我来不及做任何反应,直接举起双拳去挥打那个告诉我这个消息的大人,然后大哭着喊道:“你骗人,你骗人,姥爷没死!”
实际上,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面对创伤事件的第一反应:否认。心理学上把这种反应称呼为防御机制。
我们之所以否认,是因为我们无法承认。于我而言,承认姥爷的离世,意味着作为“被疼爱的外孙女”这部分的自我就要丧失掉,也意味着,我从姥爷那里获取的安全感,也会随之消失。而这意味着那时候的我,即将瓦解。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很少跑去姥姥家,也不愿意面对姥爷离世这个事实,对过去的不接纳,让我不用去体验自己被碾碎的感觉,所以我就一直停留在那种状态里。
那时候的我,面对那样一个创伤性的事件,本能地选择逃跑和回避,并且在大概半年的时间里,拒绝接纳已经发生的事实。这就是彼时彼刻的我,一个受伤了的、惊恐万分的我。
如果当时有人,譬如说我的父母,强行让我去面对姥爷离世的事实,强迫我必须经常过去陪伴姥姥,那么就会产生另外一个”理想化“的我。
而这两个自我,必然发生对抗。
或许,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我很快就能够自如地出入姥姥姥爷家,但是因为突发事件而产生的恐惧、担心、害怕、悲恸,并不是真的不治而愈了,而是会被那个真实的自我压抑掉,留在心里,从而形成更为巨大的裂缝。
讲这样一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是想告诉大家,如果你身处压抑、抑郁等痛苦的情绪中,尝试让自己在内心默念:不再对抗。
不再对抗,是说你不再强迫自己一定要变得非常优秀;
不再对抗,是说你能够接受眼下的自己确实是失败的;
不再对抗,是说你可以让自己呆在舒适圈内,等待自我完成疗愈后,再去面对这个世界带给你的变故和创伤,就像小学二年级的我一样。
当你放下和自己的对抗,全然接纳此刻并不完美的你,你才可能休养生息,换来康复和生机。
生活如果有裂痕,别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
作者:杨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