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做到这 7 点,50% 的癌症都能预防

几乎所有人都谈癌色变,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国家癌症中心:2019 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 23.91%,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均呈持续上升态势。

在全世界每年仍有 1800 万癌症病例,超过 900 万癌症患者死亡。其实,筛查和预防均可降低癌症死亡率,筛查可以在临床上将异常发现之前就进行检测,从而可以在癌症发展之前或在治疗最有效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

如何做癌症筛查,请看这篇:癌症一查就是晚期?做了这些体检项目,就能早预防早发现

预防策略着重于改变导致癌症的环境和生活方式风险因素,尽管缺乏实验数据的有效性证据,但据估计可以预防 50% 的癌症。

导致癌症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风险因素到底是哪些呢?这 7 个生活中常见的坏习惯,一定要注意了。

1.吸烟

吸烟是最可预防的癌症原因,占全世界癌症死亡总数的 21% 。吸烟是肺癌的强危险因素,当然口腔癌、喉癌、食道癌等都与吸烟有关。

烟草中含有 60 多种致癌物,它可以将致癌物传递到我们的人体组织中,原本健康的组织在长期刺激下引发炎症。长期如此,容易诱发肿瘤。

吸烟不但伤害自己的健康,家人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的危害下,患病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早点戒烟,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的健康。

2.过度日光照射和紫外线辐射

太阳辐射是导致皮肤癌的主要原因。皮肤作为机体的第一道屏障,最先接触到各种外界的有害因素,其中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更是引起皮肤肿瘤的重要因素。

紫外线能被 DNA 吸收,直接损伤 DNA ,损伤后的 DNA 可发生错误的无限制修复,引起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导致肿瘤的形成。

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是最常见的皮肤癌类型,占全世界每年诊断的所有恶性肿瘤的三分之一。

图片来源:giphy.com

上午 10 点到下午 4 点之间,建议外出的朋友们做好防晒措施;使用防晒系数(SPF) 30 或者更高的防晒霜,尤其是小朋友一定要记得防晒。

3.肥胖

没想到吧,长得胖也会得癌症。体重过重与多种癌症类型的风险增加相关。有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与多种癌症增加的风险有关。

举个例子:肥胖的人容易患有慢性低水平炎症。比如肥胖的人容易患胆结石,胆结石是慢性胆囊炎的特征,也是胆囊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图片来源:giphy.com

除了体重秤上的体重之外,我们还要关注腰围:对于中国人来说,男性腰围超过 85 厘米,女性腰围超过 80 厘就要注意啦。

4.饮食

都说「病从口入」,这件事儿可不是瞎说的。

高油高盐、食用大量的红肉、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减少都是癌症的危险因素之一。食用红肉和加工肉与多种慢性病,包括大肠癌和晚期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一直相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将加工后的肉类归类为第一类致癌物。

图片来源:giphy.com

很多读者可能不知道「加工肉」具体指什么?加工肉指的是经过腌渍、烟熏、发酵以及其他用于增强口味或防腐处理方式制成的肉制品。

换句话说,我们吃的牛肉干、烤香肠、火腿肠都是加工肉,为了健康以后还是少吃吧。

5.喜爱烫食

经常食用超过 65 摄氏度的食物容易诱发食管癌,食管黏膜容易在高温下反复损伤,长期反复的刺激食管黏膜容易引起癌变。

所以男生们不要再对女生说:「多喝热水/开水。」

长辈烧好的汤也要稍微凉一些再喝,不要滚烫入喉。

6.酒精

酒精的危害其实都不用说多了,先来上两组数据:

一项针对超过 100 万名女性(平均年龄 56 岁)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平均随访 7.5 年,每天喝 10 g 酒精会增加口腔、食道、喉癌的风险。每摄入 10g / 天酒精,癌症的总体风险增加 6% 。

图片来源:giphy.com

据估计,在全球范围内,有 3.6% 的癌症与长期饮酒有关。2016 年,在 50 岁及以上的人群中,男性与酒精有关的死亡占 18.9% ,女性与酒精死亡占 27.1% 。

酒精最常见的危害就是「伤肝」。长期喝酒,肝细胞容易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形成「肝硬化」。一旦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得肝癌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7.久坐

上班族感觉突然被 Cue 了一下。

久坐的生活方式与 5% 的癌症死亡相关。体力活动可以降低很多种癌症,尤其是结肠癌和乳腺癌。在 52 项研究的荟萃分析中,与活动最活跃的个体和活动量最少的个体相比,结肠癌风险降低了 24% ,在另一项荟萃分析中,运动与患腺瘤性结肠息肉风险降低 16% 相关。

为了身体健康,每隔一个小时可以考虑从工位上站起来,到最远的水位装装水,活动一下~

除了上述的 7 个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接种疫苗来预防癌症,比如现在流行的 HPV (人乳头瘤病毒)就可以大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病概率。

看到这里你可能应该了解,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在平日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降低癌症风险。

还等什么,快点离开久坐的工位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Thun M, Day-Lally C, Myers E, et al.. Trends in tobacco smoking and mortality from cigarette use in Cancer Prevention Studies I (1959 through 1965) and II (1982 through 1988). In: Changes in Cigarette-related Disease Risk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urns D, Garfinkel L, Samet J (Eds),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Washington, DC 1997.
[2]Sasco AJ, Secretan MB, Straif K. Tobacco smoking and cancer: a brief review of recent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Lung Cancer 2004; 45 Suppl 2:S3.
[3]Brownson RC, Novotny TE, Perry MC. Cigarette smoking and adult leukemia. A meta-analysis. Arch Intern Med 1993; 153:469.
[4]Murphy AB, Akereyeni F, Nyame YA, et al. Smoking and prostate cancer in a multi-ethnic cohort. Prostate 2013; 73:1518.
[5]Kenfield SA, Stampfer MJ, Chan JM, Giovannucci E. Smoking and prostate cancer survival and recurrence. JAMA 2011; 305:2548.
[6]Islami F, Moreira DM, Boffetta P, Freedland SJ.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obacco use and prostate cancer mortality and incidence i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Eur Urol 2014; 66:1054.
[7]Macacu A, Autier P, Boniol M, Boyle P. Active and passive smoking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a meta-analysis.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5; 154:213.[8]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179276/pdf/Bookshelf_NBK179276.pdf (Accessed on May 01, 2020).
[9]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Smoking: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tlanta, GA 2004.
[10]Samet JM. The 1990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The Health Benefits of Smoking Cessation. Am Rev Respir Dis 1990; 142:993.

策划: 小善医生

※本文内容均由善诊医学专家审核,以上信息仅为科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