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珍藏版)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

[篇目提要]

用兵始于计谋,善善策出自“庙算”,而精确的“庙算”又来自对各种因素的侦测考察。孙子在第一章中非常具体地提出了“五事”、“七计”的考察标准,按照这个标准能对自己和敌人的优劣有个较全面的判断,即“先察”。在“先察”的基础上然后做到“后谋”。孙子还在这些基础上总结了整部兵法的精粹:“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原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队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考察研究。

所以,要用经过敌我五个方面的分析比较而定的计谋去研究它,以探索战争的情势。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就是使民众与君王的意愿一致。这样,他们就可以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畏惧危险。所谓“天”,就是指昼夜阴晴、寒冬酷暑、春夏秋冬。所谓“地”,就是指地势的高低路途的远近、地形的险阻平坦、地域的宽窄、死地与生地的利用。所谓“将”,就是指将帅的智谋、威信、仁慈、勇敢、严明。所谓“法”,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管理、军需的供应。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都不能不知道。了解和掌握这些情况的就能胜利,不了解这些情况的就不能胜利。因此,要通过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即是说,哪一方君主能够使民众与自己的意愿一致?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天时地理有利?哪一方法令能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兵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分明?我根据以上七个方面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了。

如果听从我的计谋,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听从我的计谋,作战一定失败,我就离去。

有利的计谋,已被采纳,还要造成有利的态势,作为外在的辅助条件。所谓有利的态势,就是根据对自己有利的情况,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用兵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能打而装作不能打,要打而装作不要打,要向近处而装作向远处,要向远处而装作向近处。敌人贪利,就引诱它;敌人混乱,就攻取它;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它,敌人兵力强大,就要避开它;敌人气势汹汹,就要阻挠它;敌人辞卑慎行,就要骄纵它;敌人休整得好,就要劳累它;敌人内部团结,就要离间它。在敌人毫无防备之时发动进攻,在敌人意料不到时采取行动。这是军事家指挥的奥妙,是不能预先传授的。

开战之前,“庙算”能够取得胜利的,是因为胜利的条件充分;开战之前就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因为胜利的条件不充分。“庙算”周密就能胜利,“庙算”疏漏就没有胜利,何况不做“庙算”呢?我们根据“五事”、“七计”来进行观察,谁胜谁败就可见端倪。

[兵法精要]

五事——战斗力五要素

孙子强调在战前必须就敌我的五项基本要素,加以衡量;对敌我双方的实力进行计算比较,以掌握其真实的情势。这五项基本要素是:道、天、地、将、法。

“道”,指的是民众和君主之间,具备共同信念,可以为君国而死,不畏惧任何危险。

“天”,天时,指的是昼夜晴雨,寒冬、酷暑、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

“地”,地利,指的是路途的远近、地形的险要与平坦、地势的开阔与狭隘,以及地形进退的难(死地)易(生地)程度。

“将”,将领,指的是指挥官必须具备智谋诚信、诚信、仁慈、勇敢、严明五大素养。

“法”法制,指是的军队的编制、将吏的统制和军需补给等。

七计——判断胜负七准则

接着,孙子又提出七个判断胜负的基本标准,这就是“七计”:

1、哪一方的元首贤明,对国民有号召力?

2、哪一方的将帅有才能,对军队有威信?

3、哪一方得到天时与地利?

4、哪一方的法制命令能够贯彻?

5、哪一方的军力强大?

6、哪一方的部队训练有素?

7、哪一方的赏罚分明?

从以上七项比较中就可判断谁胜谁负。

十二诡道

用兵是以诡诈为原则(诡道)。能攻,要故意装作不能攻;要打装作不想打;要攻近故意装作要攻远处;要攻远处,又装作要攻近处;或以小利引诱敌人;或使敌人内部混乱,乘乱攻取;或者挑逗敌人,使其发怒;或者示以软弱,使其骄纵;当敌人安逸时,使其疲于奔命;当敌人团结时,设法离间瓦解。总之,这十二诡道强调的是要在敌人没有准备的状态下实施攻击,要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这是用兵致胜的秘诀,必须随机应变,无法在事前传授。

(0)

相关推荐

  •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应用案例故事——谋攻篇就是谋取全胜的战争思想

    今天咱们说说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      在这一篇中孙子兵法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对待战争策略和具体执行的逻辑思想,立意深远,这也就是我们读圣贤书,学习前辈智慧的意义所在.少时读,往往是在学习术数,对 ...

  • 孙子兵法 第一篇 计篇(下)

    [原文]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①.势者,因利而制权也②.兵者,诡道也③.故能而示之不能④,用而示之不用⑤,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⑥.利而诱之⑦,乱而取之⑧,实而备之⑨,强而避之⑩ ,怒而挠之⑪, ...

  •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

  • 《公刘版.孙子兵法》第一篇 始计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由此观之,胜负见矣. 故经之以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故可以与之 ...

  • 始计篇第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笔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 ...

  • 孙子兵法·始计篇1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 ...

  • 【孙子兵法】01《始计篇》:战争的本质和间接路线战略

    【孙子兵法】01《始计篇》:战争的本质和间接路线战略

  • 从《孙子兵法》感悟交易之道.始计篇

    (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翻译: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着人民的生死和宗庙社稷的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了解的. ---交易市场瞬息万变,加之杠杆效应,一 ...

  • 孙子兵法·始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 ...

  • 始计篇原文解释翻译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 ...

  • 始计篇全文,翻译赏析

    作者:孙武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