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植物地理学的解题思考

先看笔者在查阅资料后截取下来的两组例题:

题组①: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据图判断该农作物为

A. 水稻   B. 油菜    C. 棉花   D. 小麦

2、图中有两处发育较晚的地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较高       B. 地势较高

C. 肥力较低       D. 旱灾频发

3、图中①、②两地同时成熟,但②地收割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A. 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   B. 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技术

C. 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 D. 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

[试题分析]该题选自2013年吉林质量检测题。根据农作物主产区的分布范围和发育日期可以确定为小麦,而且是冬小麦。发育较晚区主要指甘东南青东北地区和山西中部地区,甘肃位于河西走廊整体海拔较高,为1000~2500m,跨越祁连山脉和整体海拔2200~3600m的青西北地区相连(数据存在误差),地势高,热量有限。另一区域靠近吕梁山和太行山脉,海拔同样较高。第3题是本题的重点,②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水汽充足,同时受雨带推移、台风的影响,阴雨天气有持续性和多发性。我国小麦收割机械化程度较高,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机收率可达95%以上,不需要太多劳动力。就算市场价格走低也可以收储待售,不必让它烂在田里。

题组②

读我国某种农作物优势种植区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作物可能是

A.小麦B.棉花C.大豆D.水稻

2、与B优势区相比,该农产品在A优势区品质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充足B.生长周期长C.土壤肥沃D.机械化水平高

3、近年来,该农作物在C优势区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农产品价格下降B.市场需求量降低

C.农业科技进步D.城市化水平提高

[试题分析]该题选自2013年河南郑州二测试题。该农作物南北都有分布,主要集中于东北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流域,这四大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的是水稻。东北平原农业发展的优势有:环境优良(开发历史不长,参考2014年全国II卷“建三江”)、机械化种植、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等。但落点到这道题的设问,在区域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东北黑土肥沃,但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也不逊色,故排除C,东北平原气温低生长周期长,光合作用时间长,能够制造和储存更多的有机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太湖地区的粮食基地地位在衰退,因为城市化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争夺农业用地。

这两道题的设问方式和思考思路有一致性。喜欢给分布图推作物、给现象推原因。思考时我们要先判断这些区域的自然条件,找出共性,与不同作物的生长需要试配。同时要积极和其他适种区进行区域对比,对比主要找个性,因为找个性是为了因地制宜(参考2016年全国I卷“横县茉莉花”中“和江苏、浙江相比”一题)。而题目给出的现象往往不同寻常,以横向对比(区域之间)和纵向对比(同一区域不同时间)为主。

因为全国卷高考的串题的设问方式大多逐级深入,反映的是命题专家的思考链。而上述两套题完美地揭示了这一思考链。平时思考时可以采取这样一种思路:作物习性—(推测)适种范围—(分析)内部差异—(寻找)差异原因—(得出)发展方向。这一思路小题大题都适用。以2017年全国I卷36题为例,(1)问就要求先分析作物的气候要求,推知我国的适种范围(有限)。2016年全国I卷36题更为典型,已知习性分析适种区域为什么适种,然后找当地优势和特色,分析区域内部“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的原因,最后找启示和建议。

而上述思考链在前面的不同植被介绍中已深入灌输。先介绍作物习性,再介绍主产区和不同产区之前的差异(自然和人文),最后总结启示和发展方向,以求人地和谐、因地制宜。


后记

思虑再三,实在没什么可以再加的了,便封笔于此吧。笔者在编写资料过程中参考了地方政府信息网站、地理学习网站、地理辅导资料、高考真题、央视《航拍中国》系列纪录片等多种资料,一方面自信这份资料的面面俱到和权威性,另一方面自慨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不敢私藏、待价而沽。深圳中学的佘登映老师耐心为我解答了在编写过程中遇到的生物问题。在未编写完成时,董宇昕同学就积极表示愿意帮我审稿,并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些都已反映在上面的文字中去了。编写过程中算是重新过了一把备考的瘾,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进一步培养了自己对地理的兴趣,也当是给母校70周年的献礼吧。这样有意义的事,我相信未来一定还会多做、乐做!诸位考生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请一定不吝与我联系(tang.ling24@163.com),批评指正。

一稿于2017年6月11日

二稿于2017年6月14日

三稿于2017年6月23日

(0)

相关推荐

  • 水稻、小麦和玉米这三种粮食作物中,玉米在我国种植面积居然最大

    农业是人类的基础产业,通常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农产品的类型,把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种植业就是利用土地的自然肥力来栽培我们人类所需的各类农作物,通常我们会把种植业种植的农作物类型分为&quo ...

  • 湖北石首走马岭遗址史前植物遗存鉴定与研究

    摘要:石首走马岭遗址的发掘为史前长江中游两湖平原地区植物利用研究提供了契机.通过浮选,该遗址发现了水稻.粟以及其他野生植物的炭化遗骸,农作物AMS14C的测年数据为长江中游新石器晚期至末期的考古学文化 ...

  • 【高考研究】全国卷高考数学的套路化和解题技巧

    [来源]高中数学解题研究会. (5)本公众号对优秀作者和名师一般会附上"作者简介",以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方向,以便进一步学习作者的相关数学思想或解题方法.

  • 高观点下全国卷高考数学压轴题解题研究三部曲 简介

    高观点下全国卷高考数学压轴题解题研究三部曲 此书有以下特点: 1.对全国卷高考压轴题命题背景.解法赏析.点评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剖析,有利于理解全国卷的命题思路.同时综合了与之相关的从1985年高中 ...

  • 全国卷高考地理备考:植物地理学(1-2)

    写在前面: 其实自己很早就像写一份地理复习资料了,高一学地理的时候就不停地看大学的地理教材,懵懵懂懂,但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语汇语法,明白了很多地理知识的起源,现在印象还很深刻的就是科里奥利力的发现 ...

  • 全国卷高考地理备考:植物地理学(3-5)

    3.樱花 下图为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盛放时间图.一般影响其开放早晚差异的主要是气温,根据日本国土环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影响气温的因素:洋流.地形.纬度差异引起的太阳辐射差异.降水引起的太阳辐射差 ...

  • 全国卷高考地理备考:植物地理学(6-8)

    6.甜叶菊 甜叶菊原产于南美洲,为亚热带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甜叶菊喜溫耐湿怕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从甜叶菊提取的甜菊糖,甜度为蔗糖的300倍,所含热量却只有蔗糖的三百分之一. ...

  • 全国卷高考地理备考:植物地理学(9-11)

    9.薰衣草 薰衣草芳香别样,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香草之一,被誉为"香料之王".薰衣草无法忍受炎热和潮湿,喜光,耐干旱.室外栽种时注意少让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 我国伊犁地区.日本北海道的 ...

  • 全国卷高考地理备考:植物地理学(12-14)

    12.苹果 苹果喜光,喜微酸性到中性土壤.最适于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陕西省是中国苹果生产第一大省.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该省苹果分别占到我国和世界苹果总产量的1/3 ...

  • 全国卷高考地理备考:植物地理学(15-17)

    15.车厘子(大樱桃) 大樱桃主要生长在北纬30-45°的温暖.冷凉地带(光热资源丰富不是优势条件).鲜甜美味的车厘子(大樱桃)起源于小亚西亚,1692年由移民带到美洲.目前,美国在世界上处于车厘子生 ...

  • 全国卷高考地理备考:植物地理学(18-19)

    18.玫瑰 玫瑰喜阳,日照充分则花色浓,香味亦浓,生长季节日照少于8小时则徒长而不开花: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联想2016全国I"横县茉莉花",冲积平原的土质疏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