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进入意大利这两个城市,对中国互联网出海有何启示?

日前摩拜单车进入意大利的两座城市:佛罗伦萨和米兰,暂时投入数百辆车试运营,8月初在这两个城市正式运营后将投入4000辆单车。今天,共享单车出海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不过摩拜这种重资产、重运营的模式能够有这样的扩张速度,并且每到一个国际化城市都受到当地政府的欢迎与接纳,我们还是能找到一些关于中国企业出海的经验。

模式再重的互联网公司都能出海

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是一个老大难,2016年之前互联网公司出海大都未成气候,几乎都失败了,只有猎豹、美图和Go桌面等少数几家工具类App取得成功。重运营的平台,不论是搜索、内容、社交还是电商,都未能走出去,2014年百度出海战略干脆选择了安全等工具类App,包括猎豹移动CEO傅盛在内的人都曾有过分析,不依赖于本土内容和运营、不存在文化壁垒的工具更适合国际化。

转变发生在2016年,我们看到一个新的趋势是,重运营的服务类业务开始出海。阿里和腾讯的移动支付正在海外鏖战正酣,阿里和京东在跨境电商上动作频频,阿里云、腾讯云等云计算平台将数据中心往全世界建,猎豹、美图等靠工具出海的公司在努力将类似于直播、新闻、社区的内容业务搬出去。尤为特别的是摩拜的出海,彻底打破了“非工具类App难以国际化”的断言。

虽然眼下说摩拜的国际化取得成功还为时过早,但它在已进入的几个海外城市已经做得有声有色。

它不只是将单车运了出去,还将单车背后的整套运营服务体系复制出去,在本地进行运营。这在过去,从来没有发生过。共享单车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出海起到了强心针的作用,那就是模式再重的互联网业务,都有机会出海,只看在海外有无市场、自身有无竞争力,以及如何出海。

互联网公司生来就是全球化公司

中国互联网进入大航海时代,BAT的出海尤其令人关注。它们在海外布局最为深入,不只是业务走出去,投融资、品牌、团队、人才,都在全球化。BAT拥有海量的资源和豪华配置,在中国互联网企业组团出海的大环境中进展神速。滴滴也很早国际化,近日又与软银联合领投东南亚领先的按需出行和移动支付平台Grab,但它也是在国内站稳脚跟,成功合并快的之后才出海。

然而从摩拜的出海我们会发现大航海不是BAT,或者巨头级公司的专属游戏,即便是才一岁的初创公司都有机会出海——摩拜单车2016年4月22日上线,2017年3月21日,在上线11个月后就进入了新加坡。它们不再像BAT那样到一定规模之后才考虑出海,从成立第一天就有了国际化的可能性,这一点等于向美国互联网公司看齐,比如谷歌、Facebook、SnapChat成立之处就面向全球化发展。

这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而言是一则好消息:

在世界扁平化的今天,语言不再是障碍、市场门槛越来越低,只要足够创新、产品或服务有竞争力,就有机会进军海外市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必须具备国际化视野,寻求出海机会,就算暂时只在本土发展,在产品和业务的设计上为全球化留下扩展接口。

中国互联网公司需要什么航海术?

尽管美团眼下还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的主力,但其CEO王兴关于互联网下半场中国企业走出去、突破国内市场天花板的论断,我一直很认可。2016年以来,互联网企业,不论大小,出海都已成为必然。那么,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从共享单车上能够得到什么经验呢?

第一、降维攻击,要靠核心技术进入海外市场。

改革开放后,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让许多物美价廉的中国货走向世界,这是中国企业出海的第一波浪潮。然而这个阶段的出海只是简单地输出商品,拼的是价格优势,没有形成多少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近年来,华为、格力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成为首批国际化的中国公司。互联网业务的出海不可能再走中国制造路线,要走出去必须要拥有核心技术,“中国智造”出海。

比如摩拜能够顺利出海,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将更好品质的产品、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向国外输出,这也是中国企业出海首次实现“降维攻击”,无论是产品理念还是运营模式,全面领先国外厂商。

一方面是摩拜针对共享使用场景,对自行车做了全新的设计,实心轮胎、轴链、铝合金一体车架等等,车的每一个部件的设计,都包含着黑科技,甚至改造到材料层面。现在摩拜单车已经跟过去200年发展中的家用自行车有了本质的不同。

另一方面,摩拜拥有智能锁、“北斗+GPS+格洛纳斯”三模卫星定位芯片和物联网通信芯片,与不同通信模式的运营商对接,以及云端的“魔方”智能调度系统。这些技术是很难被复制的——当然,就像智能手机一样,互联网企业出海必须要有足够强的专利意识,避免侵权的同时也要避免被国外玩家侵犯,摩拜已经在储备专利。

底层技术创新是能切入外国市场的基础,而要长期不可被复制,则要形成模式壁垒。眼下共享单车正在探索不同的商业模式,比如摩拜单车就立志于做一个庞大的移动物联网,每天处理超过20TB数据,在租赁费用之外开拓新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壁垒才是不可被复制的根本保障。

第二、依托本土优势,复制本土经验。

制造是中国企业的强项,此外中国人力成本优势意味着云端系统开发、运维、调度,都有其成本优势所在,这就像云计算或者外包软件产业一样,中国的技术人才的成本优势最终也会体现在软件和云平台的人力成本优势上。还有,中国互联网技术也有优势,人工智能技术眼下走在世界前列,还有小程序这样的创新、发达的移动支付,都可以转化到海外市场。而共享单车在国内运营的城市管理经验,同样可以对运营国外市场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组团出海,让我联想到了《人类简史》中对于第一次大航海的分析。

大明王朝郑和七次下西洋,时间更早,规模更大,却没有改变什么,欧洲诸国却开拓航线、征服海外土地,改变世界格局,核心还是在于心态不同:郑和下西洋的服从永乐皇帝意志,“显耀兵力,向海外各国夸示中国的富强,宣扬明朝的威德”,让欧洲人胜出的则是“他们无与伦比而又贪得无厌、不断希望探索和征服的野心。”。

眼下不论是共享单车还是中国互联网巨头出海,都还在原始阶段。中国互联网企业即不能像往年那样缺乏信心,也不能高傲自大,毕竟海外市场还存在许多未知数,每一个市场都是机会与挑战并存。只有像当年的航海家一样,抱着探索和征服心态,敢于承认无知,才能在航海大业上走得更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