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杜甫诗中关于线索的3种安排

前言

这一篇内容来自于《诗词例话·写作》部分的“线索”篇。

古人把诗比作一串铜钱,有的部分如同散落的铜钱,有的部分如同穿起铜钱的那条线。这条线,就是本文中所说的“线索”。

周振甫先生引用了江浩然(清朝乾隆时期学者生于1743年 )的一段话, 其实这段话在仇兆鳌(1638年-1717年)《杜诗详注》中也存在。

因为他们二人都引用了黄生的《杜诗说》。黄生(1622——?),字生父,又字扶孟,号白山、冷翁、莲花外史。黄生在明代为诸生,入清不仕,安徽歙县人。《杜诗说》成书于康熙二十三年,研究杜甫的人经常会引用黄生的观点。

一、线索在结局

这段话分三个部分,分别举例说明了线索在诗中的不同位置。第一种在结尾:

  诗眼贵亮而用线贵藏,如何氏山林之五,“沧江”“碣石”,风笋雨梅,银甲金鱼,皆散钱也,而以一“兴”字穿之,是线在结也。( 黄生《杜诗说》)

诗眼,有句中眼有篇中眼。句中眼是句中点睛之笔,所以说:诗眼贵亮。炼字炼的就是句中眼,大多是动词,或者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名字。

用线,诗中的线索并不那么明显,但是起到了串联全篇的作用。这里举例的是杜甫的这首诗,《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之五:

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
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

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兴,指游乐之兴,前面六句写景,沧江、碣石、风笋、雨梅,银甲、金鱼,都是诗人与宾主眼中赏心悦目之景。

宾主之“兴”发生了转移,从前四句的山水花竹,转为饮酒宴乐。因此说“以一“兴”字穿之,是线在结也”。

二、线在起也

第二种,线索在诗的起句:

如秦州《遣怀》“霜露”菊花,“断柳”“清笳”,水楼山日,“归鸟”“栖鸦”,亦散钱也,而以“愁眼”二字联之,是线在起也。( 黄生《杜诗说》)

这里举例的是杜甫另一首五律《遗怀》:

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

水净楼阴直,山昏塞日斜。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鹎。

这首诗的意象有:霜露,菊花,风柳,客泪、清笳、水楼、山日、归鸟、啼鸦。

黄生说,这些独立景物也像散钱,用“愁眼”做线索串联起来。线索放在一首诗的前面。

三、线在起结

第三种,线索在一首诗的发端和结尾都出现:

此诗“地日”“山云”,“雷殷”“水文”,亦散钱也,而以“阴晴”二字冠之,“雨来”二字收之,是线在起结也。(江浩然《杜诗集说》引黄生说)

这里又引用了杜甫的一首诗,为什么总是引用杜甫呢?因为黄生这部书就是专门研究杜甫呀。

杜甫《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

南纪风涛壮,阴晴屡不分。野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

层阁凭雷殷,长空面水文。雨来铜柱北,应洗伏波军。

前有阴晴,后有雨来,中间四句是散钱,被前后串起。

诗中的线索,很像一条藤蔓植物的茎。花叶生长于茎上,而这条茎或隐或现,藏身于花叶之间。

结束语

关于线索,周振甫先生总结道:

从上面三例看来,三首诗的线索,一首在结尾点明,一首在开头点明,一首在头尾点明,靠这些点明的字眼,把诗中所写的景物贯串起来,构成了诗的线索。

线索肯定是贯穿始终的,神龙见首不见尾,虽然有的部分看不见,但是自有全龙存在。诗有明线,有暗线,无论明线还是暗线,其目的都是将“散钱”串联起来,令整首诗浑然一体,一气贯通。

@老街味道

境界全出是啥意思?诗人笔下的石头里,住着一个孙悟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