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陇德院士:我国开展脑卒中防治工程有八大成效

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因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8.5%,特别是脑卒中一直是我国国民首位死因。脑卒中具有复发率、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重的特点,近年来发病年龄年轻化趋势明显,已成为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2021年10月20日出版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观点类文章“Initial establishment of a stroke management model in China: 10 years (2011–2020) of Stroke Prevention Project Committe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梳理自2011年以来我国开展脑卒中防治工程的显著成效,并将其概括为八个方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资料图片。

一、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脑卒中防治策略——“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宣教先行;学科合作、规范诊治;高危筛查、目标干预”的32字防控策略,为抓好脑卒中防治工作,牵住慢病防治的“牛鼻子”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脑卒中防治工作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认可。依据工程工作形成的《筛查和干预中年人的“中风”风险刻不容缓》和《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2个院士建议,都得到了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批复,直接推动了《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等国家层面的防治政策和文件的出台。将脑卒中防治列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卒中中心纳入三级医院等级评审。

三、创新脑卒中防治工作体系。创造性地提出并建立由行政主导,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的脑卒中防治工作体系,推行脑卒中分层管理模式。我国2020年卒中患病人群估算为1788万人,与世界银行2011年发布的预测数据2136万人相比,减少348万人。

四、建立制度化的多学科联合工作模式。我国卒中中心建设强调组织管理,要求院领导担任卒中中心主任,主动整合资源推动多学科紧密协作,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降低学科间协作成本,脑卒中防治关键适宜技术爆发式增长,救治效率明显提升,大幅改善患者预后,卒中中心单位溶栓率较非卒中中心提升1倍以上,并发症率平均降低50%以上,3个月后致残率降低30%以上。

五、掌握了我国脑卒中最新流行病特征。脑卒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2019年我国脑卒中发病年龄中位数为60岁,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年轻10余岁,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六、首创了卒中急救地图体系。2017年启动中国卒中急救地图和千县万镇中风识别行动,通过对区域内急救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基本达到“发病到呼救时间小于1小时、院前转运时间小于1小时、入院到开始血管再通治疗时间小于1小时”的工作目标。目前,全国26个省的170余个城市、2000多家医疗机构和急救中心成为卒中急救地图单位。

七、搭建了全国最大脑血管专病大数据平台。在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等单位的支持下建立统一标准的大数据平台,为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干预管理、卒中中心申报认证及数据直报、卒中急救地图管理等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持。截至目前,平台共收录了1223.1余万条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干预信息,其中223.5万条高危人群信息,393.5万条随访干预信息。

八、实现投入小见效快的工作目标,节约大量医疗经费支出。通过静脉溶栓、介入取栓等一批脑卒中防治适宜技术开展,减少脑梗死导致的重度残疾,近3年减少经济负担57亿元。(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供稿)

责编:刘颖琪

校对:韩林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