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 | 少读书@《孤独读书术》

评分截止至2020.7.4 /来源于豆瓣


关于“读书”这件事,有两句话,令我拍案惊绝。
一句是金克木的“书读完了”;另一句就是叔本华的“少读书”。
后面这句话来源于《孤独读书术》,也是这次札记的主角。

《孤独读书术》封面 /来源于豆瓣

书的作者亚瑟·叔本华,他的代表作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这本书第一版发表后,无人问津。二十年后,在他的坚持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二版,购买者仍然寥寥无几。十五年后,此书的第三版终于引起了轰动,全欧洲都知道这本书。
第三版出版后一年,叔本华过世。
要不是其银行家父亲留给他的财产,或许就此湮没在历史的嘈杂中。这样的人生经历使得“孤独”始终伴随着他本人。
或许这就是《孤独读书术》中“孤独”的由来。

叔本华的肖像 /来源于wiki

《孤独读书术》的副标题是“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如果是冲着这个念头来读这本书的话,怕是会令人失望。
严格意义来说,这本书并不是系统地教你如何读书。如果想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出门右转读查尔斯·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在那本书中,你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
这本书更像是本散文集,文章篇幅基本上两三页。内容也多是叔本华对于艺术的思考,这其中包括了写书、读书、戏曲、诗歌、歌剧、戏剧、文学。
却被后人以“读书术”一言以蔽之,颇有一叶障目的感觉。
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所遭遇的困惑:掺杂着其它我并不熟悉的艺术形式。
读完许久再回想,或许我选错了打开这本书的方式。
这本书不适合花整个下午的时间从头到尾读完,而是适合某个闲暇的时间,随手翻开,不抱有目的地阅读一到两文章。
一两篇就足够,多了品不出文章的味道。
况且,刘大悲和陈晓南的翻译真的是“信达雅”。
回到开头叔本华提出的“少读书”,叔本华提出这个概念的前提是“读书不思考”。
其本意是反对死读书和读死书,他认为读书必须思考,如果不思考,只一味地读,就会像经常骑马车而步行能力必定减弱的人一样,最终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不思考地读书,不如少读,脑袋不会糊涂。
读书不能代替思考。
知乎上有类问题特别受欢迎,比如“有哪些书看完后会让人很后悔没有早看到?”
这类书籍推荐的问答常被人收藏,或者按图索骥地买书、看书。
必须承认书籍推荐本身,在鉴别哪些书值得花时间去读,很有意义。
但是从“读书不能代替思考”的角度来说,看到这些令人兴奋的答案,仍还没有迈出思考的第一步。
我们常说“这本书值得去读”,往往是两种情况。
一种被称为“巩固观点”,就是书中内容和真实生活共鸣。
被原生家庭影响的人,读到相关心理学的书,大呼“知己”,大致就是这样。
还有一种被称为“弱联系”,就是书中内容和当下情况关系不大,却在未来帮到自己。
各方面的工具书,各类专业的入门书籍,便是如此。
从前者,我们得知“原来是这样”;从后者,我们知道“该怎么去做”。
读书也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将自己全身心交给作者,随着书的节奏起伏。从头到尾将书读完,便是这样。
这种方式省力,但注定不高效。读完不久,书中近半的内容也不甚清晰。
另一种是做书的主人,将书拆解。抱着目的,抱着批判思维去解构书,思维导图是常见的一种方式。
这样很累,效率很高,但也有些功利。读书变得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
叔本华可能更推崇后者。
对于后者,没有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我总觉得,这不能说读完这本书,只能说读过。
我纠结、苦恼于读书的形式,尤其在需要掌握大量知识的时候,发现前者对于知识掌握之低效让人不得不放弃。
读完叔本华的《孤独读书术》,其实也不见得会读书。

札记 | 阅读像是旅行,每本书都是一个旅伴。有的难相处、有的风趣幽默、有的让你舍不得离开、有的希望能和他再次旅行……每次旅程结束,总要和旅伴告别,让每一封札记成为最好的告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