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好诗词微信群的浅思
内蒙古诗词学会
第六届论坛优秀论文
内蒙古诗词学会学术部 任英
(任英 摄影)
关于建好诗词微信群的浅思
殷咏天
(满洲里诗词学会)
随着通信科技的发展,微信已深入走向社会的多个层面,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行为。而作为微信的延伸产品——微信群更是如雨后春笋应时而生,很快达到成百万、上千万量级。诗词微信群虽然作为微信群中很小一部分,却也发展迅速,数量可观,在诗词创作和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拟结合满洲里诗词群6年来的实践得失,参照其它群的一些经验教训,力求总结几条具有“广谱”作用的规律,以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促进们全区诗词群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明确宗旨 要求简明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人员相对复杂、地域比较广泛、选择非常自由的微信平台来说,更要针对其特点提出宗旨和要求,否则易让群友生厌或随意发帖,造成人员流失和空间资源浪费,甚至产生隔阂、矛盾,不仅影响群的正常运作、恶化群的生态,甚至会散群或被封群,结果不欢而散。有的群友间甚至出现了“冤家对头”,从此走向陌路,老死不相往来。笔者就见证了多个群被封或自动解散;还有的群一个月只有10多个人留言,基本是名存实亡。所以我们宗旨很明确:“诗词平台,百花齐放;坦诚交流,共同提高。”
在制定群规时,起初参照一些群规共有十几条,几乎都是不允许的条款,让人望而生畏,感觉入群不是愉快活动的事,而是处处是“雷池”的场所。为此我们删繁就简,变成了三条:“欢迎刊发作品,但与诗词无关的帖子不要发表;欢迎对创作发表看法,但敏感的问题请掌握尺度;欢迎给本群提意见和建议,但诗词之外的话题请私下交流”。这样不仅让大家一目了然,知道了底线,而且多了几分亲切感,让人觉得自己就是群主人,有诸多的用武之地。现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发帖泛滥和庞杂,甚至广告也往往屡禁不绝。期间既有管理问题,也有定位和坚持的问题。
二、同题诗会 常办常新
诗词群虽是松散型平台,但如果缺少创新内容,甚至放任自流,就会逐渐失去吸引力,最后往往走向“休克”状态,或在线的人越来越少,无疾而终。为此我们几经尝试,最后确定主打“同题诗”牌,以此增强诗词群的关注度和吸引力。目前我们每半个月由值班人员出两个诗题和两幅画图,让大家共同创作,然后大家互相点评,找出得失,借鉴启迪,效果还好。因为面对同一个题目,由于每个人的学识、风格、习惯等的不同,角度、语言、章法,甚至意境和主题也会不同,这样就会收到“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从中的收益就会大些。
同题诗题要求不能重复,尽量做到适时和诗性的结合。比如冬季的《听雪》,今年春天的《倒春寒》,往年夏季的《雷阵雨》,秋天的《寄语落叶》,抗疫期间的《致逆行者》、《宅家有思》、《“云”寄哀思正当时》,还有《风筝》、《不倒翁》、《榆树钱》等多指向的诗题。之所以这样设计出题,是考虑到诗词群的的属性特征。笔者觉得诗词群应介于官媒和纯文学刊物之间。因此题目也应文学性和时宜性兼而有之。
总之,找到大家感兴趣、又能长期坚持的活动,不啻是诗词群永葆生机的重要条件。据观察,大凡活跃的的诗词类微信群往往都有主打的活动。比如竹社楹联群就每周都有形式多样的作业和赛事,且评奖方式灵活,有时专家和群友共同评选,这无疑会大大调动群友的参与的积极性。
三、管理灵活 宽进淡出
微信群本身就是松散的平台,不可能搞硬性管理,对于文人聚集的诗词群就更要灵活机动才行。我们的做法是:首先选一个热心负责的管理员(李焕通)。他不仅热爱诗词,创作热情极高,出了集子,而且作过基层领导,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因此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其次是抓大放小,积极引导。管理员和群主重点是敲定同题诗题和解决个别倾向性问题,一般问题从不干预。我们的体会是:诗词群要发展好,就要来点儿“无为而治”。除了管好“底线”,对于创作中的绝大部分问题,都可以放开争论。当然我们希望大家都与人为善,谈作品不论人。同时我们也经常以群友身份和大家一起讨论。这样既保证了群的“安全”、同题诗诗题的质量,又让大家心情愉悦,入群有得。值得一提的是,群内李勋、孙德政等几位老群友既是满洲里诗词创作骨干,又是群里创作、点评高手。他们颇有师者风范,每每点评都恰宜到位;谁有点滴进步都热情鼓励;谁有不足都点到供其参考,使人如沐春风。
三是友情助力,促进提高。毋庸讳言,地区性的诗词群由于受一定区域限制,久而久之,易产生“近亲繁殖”的弊端。为此我们先后聘请了李文佑先生、蓉戎、王彩霞女士等对同题诗予以点评和制作诗配画视频。他们为满洲里诗词群做出了贡献,增添了光彩,也让大家从中受益匪浅,在此顺致由衷的谢意!今年抗疫期间,直接歌颂的诗词可谓汗牛充栋,我们群也发表了大量的这类诗作,但从其它角度去写的却很少。这时笔者在网上看到了李冠宸先生的《宅家闲吟》,觉得新颖,便征得作者同意,作为同题诗的唱和原玉,并提醒群友要体现“闲”,由此使大家又一次有所收获。
四是众人拾柴,来去自由。微信群尽管松散,但毕竟是个“组织”,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要有点儿“家”的情怀。对此我们每年年终都要大家建言献策,平时也认真倾听大家的意见。我们让大家自愿做值班员,既是考虑让大家通过出题提高自己,同时也想通过让大家参与群事体现主人翁的意识。在这方面我们我们没有硬性要求,而且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实践证明这样做是符合实际的。对于入群我们没有任何限制,唯一的就是要有群友的推荐,这是起码的要求,也是必要的。
对于群友的各种表现,我们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多包容,少苛求。因为创作本就是很个性的事,不该过多干预。另一方面,在微信群这个“虚拟”空间,许多人素昧平生,性格秉性、修养、习惯各不相同,偶有看法不同,言语碰撞都在所难免,适当引导一下即可。
而对于极个别情况必须出群的,我们也是婉言劝退,从没有“踢出”动作。6年来我们每年都有新人入群,但退群的却寥寥无几。
结语:虚拟业态前景广阔 研究正未有穷期
有专家预测,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而由此衍生的微信之类虚拟业态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取代传统纸媒等业态,可以说其前景广阔,难以想象和估量。在即将全面进入多媒体和自媒体的时代,诗词微信群的快速发展尤应引起积极地关注。目前虽没有统计数字,但就我区而言,包括其它文大小文学群在内,估计也在500上下,其中仅满洲里就有5个此类群。同时,诗词微信群也展示出了应有的活力、良好的势头、甚至起到了其它业态难以替代的作用。仅就目前来看,诗词微信群不仅可以创作交流,还可以上传下达、投寄稿件、投票评奖等,而且基本不受时空限制,十分便捷。可以预见,将来比微信群更便捷的业态还会出现。但它同其它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在其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初始时期,往往都处在自发阶段,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本是先进的事物却难以发挥先进的作用,甚至带来消极的后果,实在应该深思和研究。
因此及早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如何让诗词微信群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找到诗词微信群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最佳途径?如何让微信群“过滤”掉不必要的信息?如何让诗词微信群有更多的转换功能?如何让诗词微信群在大众和小众之间找到平衡?……
总之,包括诗词微信群在内的虚拟业态正扑面而来。这是大势所趋,无可阻挡。只有积极面对,及早研究才会争得先机和主动。是为“砖”投,但引“玉”来。
作者简介
殷咏天,笔名古木,1957年出生于内蒙古牙克石市;退休前为满洲里日报社总编,高级编辑;现为满洲里作协兼满洲里诗词学会主席,中华诗词诗词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