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簃长子王公助得窥吴派精髓

海上画派扛大旗吴昌硕大师晚年的得意弟子王个簃,国画创作深得吴昌硕大写意画风之精髓,为“吴派”正宗传人。王个簃先生的公子王公助幼承庭训,后又曾得潘天寿、徐悲鸿等名家指教,画风朴茂苍劲,洒脱精练,在海上画坛也颇享名声。

王公助年高体健,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书画创作仍是叠出不断,余除在1992年10月上海美术馆看过“王公助作品展览”,最近几年又在艺术品拍卖市场颇看到些他的作品投拍,并且也拍回来过俩件他的《牡丹图》。早几年拍回的那幅我吟成绝句,收入拙著《书画杂咏》一书。这次这幅是得之于上海道明第十届联谊拍卖会(2010年元月27日)上。

◎  王公助《牡丹图》90×48cm

此《牡丹图》90×48cm的直幅,设色纸本。图上不仅是写意的几枝牡丹,还配有一柱秀石,这正合公助师祖吴昌硕大师的名言:“写牡丹要配以石头,石可以医牡丹之俗。”图上秀石水墨粗笔皴擦,润色淡赭石,水灵雅洁,高标直立。三枝折枝的牡丹花青夹带着水墨勾枝写叶,浓墨勾叶筋。笔势苍劲活泼,浑穆生动。花朵用重色洋红多层点写,色艳笔厚。点蕊藤黄和重墨,更提亮了牡丹花的红艳袅烟,有若归霞醉人,嫣红落粉。画上题诗七言绝句,乃晚唐诗人皮日休所作,称牡丹花为“第一香”,诗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诗左署款:“壬午岁腊月,公助王豫画于沪上西郊,摘录古人咏牡丹诗句。”钤印:“王豫印”(白文回形)、“公助”(朱文),右下角压“八十后作”朱文印。王公助又名豫。“壬午”是2002年,王公助生于民国十二年(1923),时年整80岁。

王公助江苏海门人。别署让庐,亦署攘庐。为个簃长子。早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书画继吴昌硕大师一脉,在个簃先生教诲之下,潜心研习,终于有所领悟,得入吴派堂奥。书法以习《石鼓文》和汉魏碑刻,深得吴昌硕精髓。其作品曾在上海中国画院,上海美术馆,江苏美术馆等地展览,颇得好评。为上海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2010年2月7日上午于不歌楼

于建华简介:

于建华法名智凯,别署不器斋、染丕室、无住庵、种瓜得瓜庵、不歌楼、闻乐不乐斋。1962年9月生于河南郏县,祖籍山东省文登。工书法篆刻,富书画收藏,精书画鉴定;研究佛学,参修禅宗;善诗文,多著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原印社副社长,漯河观音阁书画院院长、漯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于建华《墨兰图》成扇

于建华部分著作

于建华书法

于建华朱砂书法

于建华篆刻


文/不歌楼@自由书画谈

本文系自由书画谈原创内容,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