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可阅读】上海虹口一楼一故事:鸿德堂
来源: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
“咱们的教堂印在杂志上了!”
1929年年初的一天,鸿德堂的神职人员竞相传阅着一本杂志,脸上难掩欣喜自豪之情。这本杂志名为《教务杂志》,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基督教英文刊物,致力于介绍中国文化。他们手中这本是最新出版的第60卷第1期,里面特别增印了彩色附页,图中那栋飞檐斗拱,青砖黛瓦的建筑不是宫殿庙宇,正是于去年秋天落成的基督教堂——鸿德堂。
将教堂打造成中国宫殿式建筑看似标新立异,实际上却是顺应时代变化自然而然发生的。19世纪20年代,正值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爱国运动发展火热之际,当时中国的基督教界也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本色运动,而这场运动的内容之一,就是倡导基督教建筑中国化。所以1925年决议建造鸿德堂时,主任牧师就提出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得益于本色运动的发展,当时教堂的牧师大多是中国人,再加上新教堂选址又位于虹口区北部华人聚居处,这样的提议一出,自然得到了普遍认同。
方向定了,那么找谁来设计呢?为了保证原汁原味的本土化,设计工作没有交给教会的外国神职人员,而是请来了中国建筑师杨锡镠。这个26岁的年轻人大胆地将中西融合:教堂外部是中国传统的殿宇风格,中间一座方形钟楼,四角立着大红柱子,门口设有一对石狮,结构上看不出任何教堂的影子;而走进里面的礼拜大厅,罗马双柱构成拱形走廊,却是典型的古罗马巴西利卡式设计。
这种外貌青砖砌筑、局部中西杂糅的教堂建筑风格,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很快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轶事,不仅被更多的外国人所知,影响力扩大,还带动了上海周边地区教堂的效仿潮,将基督教本色运动推向一个高峰。
今天走在多伦路上的你,或许也会因为它独特的外观驻足停留。从十年本色运动放眼开去,鸿德堂的存在就像上海这座城市,多元文化不断地融合交织,形成独特而有生命力的海派文化。
来源: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单位: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