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水和水旱盆景中,色彩的节奏非常重要,色彩的面积、形状、明度、纯度的变化,要用节奏来统一视觉画面。色彩的层次结构(即明度)要分明,既要有色彩关系,又要有素描结构层次关系,即色彩的明暗结构关系,最少要有黑、白、灰三个层次,画面色彩各部分的明度切不可一致、重复,以免产生平、板、闷的效果,无法表现出近、中、远三个层次的深度空间。山水和水旱盆景要在有限的盆中表现出无限的空间,除了形体透视外,色彩透视也非常重要,因为盆景中形态与色彩是共存的,它虽不像绘画那样可以任意调色,但通过材料色彩的选配和组合,还是能够达到目的的。不仅植物的色彩有变化,很多同类石的色彩也是有变化的,如磷矿石色相、明度、纯度不尽相同;
英石有的偏深蓝、灰色,有的偏淡白、灰白,深色石可作前景,淡灰色石可作远景:另外,配件的形式也多样,色彩多变。从整体而言,前景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面积、肌理等对比要强,要用高纯度的暖色:中景、远景依次减弱,依次用低纯度冷色。当然,表现日出、日落、天空色的盆景以及其它特殊光色条件下的盆景另当别论。
点缀是面积对比和色彩对比的一种有效形式,既是画龙点睛,又可衬托和强化主体。点缀在盆景创作中经常应用,主要形式为配件和盆面绿化。应用时不光要考虑内容与主题上的关系,还应考虑形式上的美感,如形态、大小、位置等,更重要的是色彩要在对比中求协调,起到强化主题、平衡画面的作用。落叶树种可创作出多种形式的盆景作品,其色彩构成原理和表现形式与前者所述的常绿树种盆景整体上是相同的,不同之处是后者有季相的变化,这就要求作者在创作中不但要考虑作品不同季节的色彩效果,还要考虑季相变化与石、配件、盆几、背景组合时的形体关系、色彩关系,要在对比中求调和,注意无彩色在其间的协调作用,使画面色彩多样化,做到主次分明、层次清晰,整体协调。此外,树、石、盆、几架的色彩关系要有变化,不可过于接近:盆子和几架的色彩也不可过于艳丽,以免喧宾夺主;要有色相、明度、纯度的变化,一般不用同一色、重复色。观花观果树种的特征是四季色彩丰富,花、果、叶色彩多样,有的既可观花又可观果,还可观寒枝,在盆景创作的色彩构成中,其构成原理与形式,与上述长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大部分是相同的。
白花的观花树种因叶的颜色及花叶先后展开的顺序不同,在组合搭配中要有色彩的冷暖对比关系,防止色彩过于统一,如用同类色调和方法使用不当,各部分材料色彩过接近,必将失去色彩结构层次。
彩色花、果植物色彩艳丽,花、果、叶、枝、干色彩对比强烈,植物本身存在着色彩对比与调和。这类植物的盆、架、摆件等用色不可过艳,尽量以复色为上,还可用黑、白、灰加以协调,目的是突出主体增加层次,做到色彩上的客不欺主,在对比中求调和。也可通过研究色彩与形态在画面中的布局与组合关系,求得色彩的面积变化,并用优美丰富的节奏形态统一画面,做到主调明显、有呼有应,画面整体上色彩均衡、饱满。多种植物合植因形态相差太大难于协调,创作中应用较少。多种植物合植成盆景,多用形态相差不大、不超过3种的植物合植,目的是便于协调。其实大自然中本身就是多种植物的组合,中国历代的山水画也有不少是多种植物的组合:盆景要创新,多种植物组合是可以尝试的。多种植物组合特别是观花观果植物与其它植物合植时,在注重造型对比、调和的同时,更要注重色彩上的对比与调和,处理好色彩与形态在画面构图中的布局与组合关系、色彩节奏关系,并通过配盆、配件等使画面形成统一的色调,做到杂而不散乱、主次分明、整体上协调统一。各种植物、各种形式的盆景色彩构成,归于一点就是要按照色彩规律和原理来设计盆景色彩,组成盆景的各种材料、各部分之间都要存在色彩对比关系,从整体上通过重复、节奏、渐变、呼应等手法,让画面调和统一、主体突出而产生美感。研究盆景色彩的构成,目的是使盆景具有色彩语言的自然美和形式美,创作出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这就是要求作者在实践中要研究自然色彩、师法自然、探索自然色彩美的规律并不断地创新。盆景人不仅要学习国外的色彩构成理论,也要研究中国传统民族色彩构成理论,从中学习色彩规律,研究色彩智慧,并把它应用到我们的盆景创作中去,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盆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