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中国唯一、世界一流目标!云南打造世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2021/05/07/星期五

5月7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专题发布会在昆明海埂会堂召开,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被誉为

“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

气候宜人、风光绮丽

有着大自然赐予的最宝贵财富

具有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的显著特征

鸟瞰高黎贡山 杜晓红 摄

TRAVEL

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将为我国进一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打造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推进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重大的机遇。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

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要瞄准国际化、高端化

特色化、智慧化发展方向

聚焦以“文、游、医、养、体、学、智”

为主要内容的全产业链

以大滇西旅游环线

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

昆玉红旅游文化带为支撑

建设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

云南将锚定中国唯一、世界一流的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对标国际一流景区景点硬件水平,走品牌建设之路;敞开胸怀欢迎国内外一流投资主体参与建设,鼓励企业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全力提升,推动云南成为世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重点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

围绕“文、游、医、养、体、学、智”打造全产业链条

一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深入挖掘云南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和创新,带动文创产品生产、设计服务、文艺演出经纪等产业发展。

二是推进康养服务内涵式发展。推动养生、养心、养颜、养老、养疗多业态、高水平发展,带动康养金融、健康护理、健康检测、健康咨询等产业协同发展。

三是重塑旅游业发展新优势。推动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专项旅游等复合型旅游升级。培育“旅游+”新业态,促进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四是构建多元化体育产业体系。推进高原体育训练、赛事、表演、康体、休闲运动协同发展,打造国际国内一流赛事品牌,发展多种时尚运动项目,带动体育制造等产业发展。

五是推进医疗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医疗、康复、保健、孕育等转型升级,带动中药制剂、疫苗、特医食品等协同发展,推进生命医学研究和国际交流。

六是探索教育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研学、游学体系建设,强化国际教育和交流合作,促进专业培训、在线教育等协同发展。

七是推进智慧化数字化赋能增效。大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优化升级“一部手机”系列产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医疗卫生、康养、教育、体育、文化等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慧旅游平台,推进核心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游云南”平台截图

突出重点集群打造

一是大理—丽江—迪庆—怒江—保山—德宏核心区,突出发挥“多”的优势。围绕大滇西旅游环线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特色,完善规划布局,打通交通瓶颈,将重要景区景点串珠成链,形成文化底蕴深厚、景观形态丰富、服务品质一流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二是澜沧江沿岸,聚焦“一”的特色。依托该区域“一条线”(北回归线)、“一条江”(澜沧江)、“一座山”(景迈山)、“一片叶”(普洱茶)的特点,充分发挥云南省澜沧江北回归线“金腰带”地处中低海拔、气候宜人、适宜康养旅居的天然优势,茶文化重要发源地、世界古茶树资源富集区、优质普洱茶原产地和集散地的茶产业优势,澜沧江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民族风情、澜沧江—湄公河发展跨境旅游等优势,建设国际化休闲旅游示范区。

三是昆玉红地区,要深挖“厚”的底蕴。围绕百年滇越铁路、千年哈尼梯田和古城、万年高原湖泊、亿年澄江帽天山化石地和石林,以昆明—通海—建水—石屏、昆明—石林—弥勒—蒙自—河口、百年滇越铁路等骨干交通为轴线,加快培育文化体验、康养休闲、农耕体验、工业遗存、科普研学、低空旅游、跨境旅游等新业态,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景迈山古茶园 谭春 摄

“健康生活目的地”

要突出涵养和挖掘云南生态本真自然之美

生物多样多彩之美

文化包容厚重之美及其蕴藏的巨大价值

推动生物多样性

生态可持续性与审美相互融合

目前全省正在开展这些工作

↓↓↓

加大美丽县城、特色小镇、乡村田园综合体、半山酒店等建设力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生态有机绿色食品、观光和休闲农业,发展“跨境游”“自驾游”“健身游”等新业态新产品;

为适应现代人对健康通达、净化心灵、放松心情等方面的新需求,适度发展生态旅居、养生旅游、新型养老、全民健身等业态;

重点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昆玉红旅游文化带建设,探索“旅游+航空”融合发展;

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与康养等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推动云南旅游企业优化重组上市,吸引旅游行业的跨国企业、国内大型企业在云南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

普洱半山酒店 韩成圆 摄

取得了这些成效

↓↓↓

一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以高品质文化丰富旅游新内涵

二是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带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大滇西旅游环线着力建设生物多样、生态优美、文旅融合、路景一体、智慧友好的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是云南省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重大举措,是云南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举措。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将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成为“走进雪山草地”“漫步苍山洱海”“骑行怒江峡谷”“俯瞰三江并流”“旅居半山酒店”“体验温泉热海”“享受天然氧吧”等世界级旅游产品,打造世人心中向往、游客流连忘返的新型旅游目的地。

怒江美丽公路已经建成通车,德贡公路、腾冲泸水公路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区域可达性逐步增强。

怒江美丽公路 图源:“云南交投”微信公众号

三是实施“旅游+”和“+旅游”,大力培育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开展万亿级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建设课题研究,探索构建现代旅游文化产业新产品、新业态的突破点,大力推动生态康养、文化旅游、户外运动、研学科考、乡村田园、边境跨境旅游等文旅新业态,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云南文化和旅游供给水平,将云南打造成为国际康养旅游胜地、国际户外运动天堂和最受欢迎的研学旅游目的地,在新产品方面,发挥云南山地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一批半山酒店。

四是创新建设智慧旅游,提升游客旅游新体验

目前,已建成一个云南文旅大数据中心,一个旅游综合管理平台,一个旅游综合服务平台。“一部手机管旅游”旅游综合管理平台集成投诉、退货、诚信评价、旅行社、导游、综合考核、分时预约功能。“游云南”App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旅游咨资讯、预订、导游导览、便捷入园、智慧厕所和智慧停车场、交通出行服务。

五是重拳整治旅游市场,营造良好文化旅游消费氛围

2017年4月以来,全省严格落实旅游市场秩序整治“22条措施”和旅游从业人员“八不准”规定,探索实施“1+3+N+1”旅游市场综合监管、“1+16+129+X”投诉处置、“30天无理由退货”、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考核评价、涉旅企业诚信评价、导游人员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监督执纪问责等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持续重拳整治旅游市场乱象,保持不动摇、不放松、更严厉的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高压态势,坚决守护好云南旅游金字招牌。

游客在云南省游客退货中心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服务点咨询 刘子语 摄

六是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开拓文化和旅游发展新领域

积极推动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先后举办了中缅旅游合作论坛、跨境旅游合作论坛、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推动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达成“内比都倡议”“昆明共识”“昆明行动愿景”等国际文旅交流合作意向,推动“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筹建等,增强了辐射中心的文旅功能和作用。

加快推进沿边跨境文旅合作,参加了中国云南——缅甸合作论坛,中国云南——泰国北部、中国云南——老挝北部合作工作组会议等,组织编制了中老、中越、中缅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规划方案,西双版纳、德宏瑞丽、红河河口、临沧耿马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不断拓展跨境旅游合作领域。

大力推进区域文旅合作,2016年、2017年云南与文化部合作共建的柬埔寨金边中国文化中心、缅甸仰光中国文化中心相继挂牌运行,有效拓展了云南文化和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三五”期间

全省大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

新增到位投资年均增幅

保持在20%以上

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把健康服务业作为五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之一来重点培育打造。

先后印发《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健康云南2030”规划纲要》《关于贯彻落实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的实施意见》等,提出了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省直相关部门主动对接和服务社会需求,从加强财税扶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用地保障、落实“放管服”改革等方面提出若干支持政策措施,促进了医疗健康与养生、旅游、互联网、体育和金融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优质医疗资源引进成效明显

云南抢抓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机遇,积极争取纳入全国8个试点省份,先后引进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等国内相关专科一流医院,合作共建心血管、呼吸、中医、肿瘤、创伤、神经区域医疗中心,快速提升云南重大疾病救治能力。

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合作共建的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投入运营三年以来,主要指标均达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同质标准,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名列专科组前列,创造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标杆和样板,引领带动了云南心血管病诊疗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在周边国家地区的辐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今年3月,国家有关部委在云南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观摩交流了云南经验。

云南华大昆华医学检验所在昆成立 杨峥 摄

三是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加快

通过整合资源,强化省市联动,构建了休闲旅游、生物医药、康体养生、健康服务、健身运动等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省级层面,围绕国家心血管病、呼吸、肿瘤等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和国际诊疗保健合作中心建设等重大项目,规划打造集聚医疗、教学、科研、康养及配套产业为一体的健康产业综合体。支持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根据各州(市)基础和特色,推动建设业态集聚、特色鲜明的健康产业示范区。

在州市层面,各州市依托现有资源,围绕当地特色,聚焦特色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以休闲旅游为抓手、以生物医药为引领、以康体养生为支撑的产业发展群。

在社会层面,形成了以国有企业为龙头、众多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纷纷参与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阵营,涌现出了一批特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康养等企业和健康服务机构。

云南做大做强生物医药、制药产业 杨峥 摄

四是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大力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跃居全国第一,深入调查云南野生中药材品种、数量及道地中药材分布、种植(养殖)现状,认定103家“定制药园”,推动“定制药园”企业建立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实现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保障中药材质量和用药安全,“云药”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特色,将中医药健康养老与“治未病”理念引入医养结合,推动“未病先防、未老先养”,在全省打造了一批中医养老、中医药保健服务、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示范基地。

支持发展疫苗优势产业,提升生物疫苗研发及产业化能力,云南省疫苗产业销售收入稳居全国前列。鼓励干细胞临床研究,6家机构通过备案成为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机构数量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领先。

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陈飞 摄

五是产业新业态发展日趋多元化

社会办医支持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办医快速、有序、健康发展,全省民营医院数量和诊疗人次比重大幅提升。

“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纵深推进,全省所有三级以上综合或中医医疗机构、县域门急诊人次150万以上的县级综合医院实现线上服务,智慧医疗服务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人民群众就医更加便捷高效。

康养产业发展迅速,以3个国家级试点州(市)、19个省级试点县(单位)、107个州县级医养结合试点建设为推动,促进医疗卫生和养生养老服务有效衔接,打造了一批具有云南特色的医养结合示范养生基地。

医疗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开发和推介了一批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康复疗养、休闲养生等健康旅游精品路线和产品。

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服务供给质量和能力不断提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同时,健康食品、健康保险、健康休闲运动等产业也迈入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科技创新园引领精准医疗和大健康产业 杨峥 摄

六是产业运行制度机制不断完善

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重大问题及时协调、重点项目月调度、信息数据实时沟通,形成了部门行业齐抓共管的格局。

建立产业统计监测机制,制定印发《云南省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统计监测方案(试行)》,紧扣“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发展目标,选取13个一级指标,具体化63个二级指标,编制“健康生活目的地”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准确、客观反映全省健康产业发展状况。

招商引资平台牵引作用发挥凸显,连续举办两届“昆明大健康产业博览会”,连续三年举办(昆明)国际大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博览会,积极开展“一把手精准招商”,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知名企业到云南创新创业。

来源/“云南发布”公众号

整合自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图解设计/蔡陈晨

编辑/洪晓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