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药企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创新药物的研发时间长,如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管线,实现企业的转型,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问题。目前国内众多药企进入新的转型期,为了丰富研发管线,开启新的“买买买”之路,创新药交易将会成为未来中国企业一个“新常态”。
借助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库,本文梳理分析了2019年中国公司相关的交易项目,并着眼于创新药项目,从交易企业、项目、疾病领域等维度进行系统解析,旨在探讨新形势下中国创新药物开发的新趋势。
一.抗体、肿瘤免疫早期项目是交易热点
2019年中国公司发生医药项目交易128笔,披露的总交易金额达110.8亿美元,涉及项目172个;其中创新药项目121个,占所有交易项目的70%。按创新药项目的研发阶段来看,早期项目备受青睐,其中临床前项目49个(占40%),申报临床项目6个(占5%),I期临床项目23个(占19%)。
2019年交易的创新药类型以化药、抗体药物为主,热门靶点有PD(L)1、CD19等,绝大多数为靶向药物,肿瘤免疫多以T细胞免疫调节剂。热门靶点PD(L)1、CD19相关项目以双特异性抗体、CAR-T细胞疗法为主。PD(L)1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最热门的靶点之一,相关产品和企业的动态近年来一直被大众所关注。君实、信达、恒瑞、百济神州是国内PD-1药物开发第一梯队,目前均有超过6种肿瘤适应症获批上市或进入关键临床。双特异性抗体正给肿瘤治疗带来新的颠覆性改变,其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突破性进展备受行业关注,因此双抗项目的交易也迅速走热。双抗领域的国内代表性企业主要有百济神州、康宁杰瑞、信达生物等,企业在项目数量和开发进度上处于第一梯队。单从创新药项目的疾病领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肿瘤领域、免疫领域、感染领域,合计占比71%。肿瘤长期以来都是交易最活跃领域,这与该疾病的临床需求、医药审评审批政策改革都是分不开的。中国对肿瘤创新药的强烈需求,也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项目交易的增长。二.中国企业围绕技术平台的license out交易越来越多根据交易主体开展主营业务的地区,将2019年的医药项目交易划分为国外转国内(license in)、国内转国内、国内转国外(license out)三个类别。2019年中国公司相关的医药项目交易类型以license in为主,共计82笔,其中创新药项目占74%;国内转国内的创新药项目占比76%;license out的交易项目中创新药占50%,技术占比35%。总体而言,中国医药交易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将创新药项目引入中国的交易越来越多;二是license out交易围绕新技术平台开展的交易越来越多。分析license in的交易可以发现,交易项目的疾病领域主要集中在肿瘤(58%)和免疫领域(7%);项目研发阶段的分布从高至低依次是临床前(35%),I期(26%),II期(19%)。引入的热门靶点双特异性抗体项目也多出现在临床I期阶段,主要是2019年百济神州引入Amgen的多个创新项目。2019年中国企业引进的项目不乏First In Class或Best In Class的项目,涉及单抗、双抗、ADC等多种药品类型,项目主要集中在肿瘤领域,创新程度与国际前沿水平保持一致。其中百济神州通过9项外部合作,将研发管线扩充到25+个分子。这些项目将与百济神州自主研发项目替雷利珠单抗和泽布替尼相互补充,丰富了管线、拓展了疾病领域。本文从首付款、总金额两个角度对2019年中国公司创新药项目交易进行了数梳理。从首付款TOP10的创新药交易来看,可以将涉及的国内企业分为三类:1)新型biotech公司,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或港股上市,如再鼎医药、百济神州、天境生物。2)传统药企,成立多年,2010年左右国内上市,例如信立泰、香雪制药、复星医药。3)初创药企,2017年左右成立,部分处于募资阶段,如云顶新耀、敬东医药。2019年首付款Top1交易的受让方为云顶新耀,交易项目为一款治疗mTNBC的First in class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该药物于2020年4月在美国获批上市。云顶新耀于2017年创立,2020年6月5日公司完成3.1亿美元C轮融资,这是疫情以来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未上市公司完成的大规模融资之一,同时也创下今年以来亚太地区生物医药领域内未上市公司最大规模的融资记录。7月19日,云顶新耀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申请主板上市,高盛和美银证券为公司联席上市保荐人。国内将“项目引进”作为一种核心商业模式并做到极致的企业非再鼎医药莫属。再鼎医药创立于2014年年底,次年CFDA便推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加速药物审批流程,给境外新药来华创造了充分机会。在此政策的促进之下,大量私有资本涌入中国生物技术产业。2017年9月,再鼎医药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IPO,募集资金1.725亿美元,如此快的上市速度受到国内外生物医药行业的广泛关注。再鼎医药如此快速地上市与其商业模式密切相关,其采取的是在中国和亚太地区比较流行的VIC模式(VC+IP+CRO), 即知识产权、研发外包服务、风险投资相结合,是一种“轻资产重智力”的商业运作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打造创新药产品线。借助这种“license-in”的模式,再鼎医药快速地搭建了超过15个候选药物,开展了20余项临床试验,并实现了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大陆的上市,以及肿瘤电场治疗在香港、中国大陆的上市。“license-in”模式不仅加快药企建立产品管线的速度,还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参与。第一个“吃螃蟹”者利用这种模式快速搭建产品管线并推向市场获得现金流以及资本的青睐,而后借助这些资金开展“引进+自研”的双轨模式,实现“由引到创”的突破,不失为一种捷径。无论是从资金角度还是从政策角度,当前的中国医药企业都处于转型创新的最佳时机。资本市场的活跃增加了医药行业资金的流动性,丰富的交易资金促使交易规模不断壮大;监管方面,NMPA加速药品审批,提速了药品审批时限。同时,国内药企良好商业化团队搭建进一步加速了企业的腾飞。未来,医药项目交易将会是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的重要经营活动,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医药交易模块“追踪交易动态,把握创新风向”。您只关注医药魔方plus,订阅“医药交易”,即可接收日常重要交易资讯预警,不会错过重要行业动向。彩蛋:给公众号“医药魔方plus” 发送关键词“交易”,即可获得《2019年中国医药项目交易清单.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