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奔:从老北京戏园子谈起
说老北京一景是她的老戏园子、北京旧民俗之一就是泡戏园子听戏,恐怕一些年长的人还记忆犹新。
往早里说,远在元大都时期,北京已经是元杂剧演出的兴盛地。那时的戏园叫“瓦舍勾栏”,是市民爱去的游乐场所,距今天已经800年了。北京戏园兴盛是在清朝乾隆以后。那时候城里不让开业,戏园都分布在各个城门外面,像地安门、宣武门、崇文门外都有,而正阳门外大栅栏附近是扎堆地区,有十来座,最著名的如广和楼,清初就出现了(原叫查楼)。乾隆以后的戏园大多是茶园,听戏带喝茶,所以里面一头是戏台,中间可不是像今天剧场里这样的排椅,而是一桌一桌的茶座,客人围桌而坐,喝茶嗑瓜子听戏,脸可就不一定朝着戏台了。早年谭鑫培等名角都是在茶园里唱红的。
看戏的主许多是南来北往的客商、进京赶考的秀才举人、闯荡江湖的手艺人等。城里市民也经常出城看戏,中间夹杂着许多旗人。旗人吃国家俸禄,啥事不干,整日玩鸟、斗鹌鹑、放风筝,到处游逛,放着看戏的热闹去处还能不去?可是国家有限令,旗人不准到戏园看戏,要看在家里看。为了看戏方便,京城的达官贵人干脆就在家里盖戏台。王府里常有厅堂式戏台,著名的如后海北河沿醇王府、前海西街恭王府、炒豆胡同阿王府等;高官大宦家也常有私宅剧场,像东四九条尚书寿耆家、东四六条内务府大臣崇礼家、金鱼胡同军机大臣那桐家等。
20世纪80年代初我住在什刹海旁的恭王府里,经常泡的戏园子有新有旧。跟前的是人民剧场,建国后盖的,常由中国京剧院演出,台风严整,声势隆盛。跑远一点有西单的老长安戏院、东单的吉祥戏院,出了前门东有广和、西有中和,出了崇文门有大众,都是当时市民爱去的戏园子,整天转轴演出,每有名角,台下“好”声鸦乱。再往南有天桥剧场和虎坊桥的工人文化宫,常有外地剧团来演出。当时恰逢“文革”后传统戏演出反弹,我可看了不少名家名段,京剧像赵荣琛的《锁麟囊》、袁世海的《野猪林》、叶少兰的《小宴》等,后来又看了张继青、华文漪等人的南昆和上昆,真是开眼。市民里的爱好者也多,什刹海旁小公园里天天有唱的、有拉弦子的,聚一圈的人,主要是唱京剧。
恭王府后花园里的私家戏厅,当时还在维修,开了介绍信进去考察,活脱一个尘封的仓库。那时戏厅北门两侧有小木楼梯,上去进到一个很窄的楼廊里,面朝戏台,那是女眷看戏的场所。等维修完对游人开放,楼廊拆除了,只剩下面四四方方一个大厅,老味儿就减弱了许多。后来湖广会馆、正乙祠的戏厅也被维修得富丽堂皇,开始营业,和恭王府戏厅一样,主要对外国旅游团演武戏,没有名角,戏价又高,市民自然是不去。
转眼新北京格局已经形成,老市民都迁远了,老戏园也消失了。眼下随着国家大剧院的开张和梅兰芳大剧院的落成,北京形成了新的剧院分布格局,东有长安、保利,西有中国、八一、梅兰芳,南有天桥、评剧院,北有海淀、国安,中有国家、首都、儿艺、北展、民族宫,另外还散布着先锋剧场、九个剧场等“另类”。现代都市夜生活的内容也改变了。
(本文作者为文化戏剧学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戏剧评论家,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部戏曲系主任,并曾在中国剧协、中国文联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