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五十一)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五十一)
回到南北分界线,秦岭主线到伏牛山脉之后,在方城缺口和平均海拔四五百公尺的桐柏山脉衔接,进入大别山脉。淮河就发源于海拔一千一百四十公尺的主峰太白岭,并从其北部东流入海。桐柏山沿着河南湖北边界线西北—东南走向二百多里推进到武胜关和通常意义的大别山主体部分连接,并逐步增高增厚,整体达到海拔千公尺左右,呈北低南高之势,其西段仍作西北—东南走向,但进入东段湖北安徽交界一带,山体整体转作东北—西南走向,东南侧黄梅到桐城一带,山麓线挺直,山坡陡到五十度以上,产生明显的断层崖,最东头便是汉武帝封岳的天柱山。大别山脉继续向东部延伸,从安徽中部抵达江苏的扬州、淮安一带,地理上称之为淮阳丘陵(好奇怪的称呼,明明是淮水之阴嘛)或者江淮丘陵,但高度明显降低,海拔大体只有一二百公尺,地面基本上已被夷平,表现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和河谷平原。
实际上,大别山脉也被称作淮阳山脉,由于我对这个有违常理的名字不感冒,所以我一直称之为淮山(我认为大别山本来就叫淮山,但不知怎么把这名字送给了山药)。而且也一直认为,南北分界线本来就是以淮山为准的,这样大别之名才能说得通。
我们前面提到过潜山天柱山,似乎也一直打压其江湖地位,其实我认为其他各处的天柱山与此天柱山相比都不足以称作天柱,就独对此山赞不绝口,尤其是极喜爱其诸多石蛋景致。
石蛋这个词好像特别老土,实际上是个地道的地理专业名词,虽然有人用过石芯、石核一类名词,但未能流传。关于石蛋地形的定义是:在花岗岩体上发育的明显受岩性制约的地貌景观。好吧,说人话,花岗岩在风化过程中,块状岩体棱角处的砂粒率先脱落,并使风化持续地、层层深入地向石块的中心演进,最终把一个个方块状的石块变成了石蛋,并在接近基岩的部分形成石蛋层,当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将会把风化壳上层的砂、土层一层层剥掉,石蛋就会暴露在地表,在进一步的风化作用下形成形状奇特的花岗岩石蛋地貌,福建广东一带沿海颇多此类石蛋,比如天涯海角那上百个石蛋和高大七公尺的南天一柱,比如福州平潭近海中那两块十几层楼高、貌似帆船的半洋石帆,还比如一堆石蛋组成的石蛋岛鼓浪屿和它上面那个几十公尺直径的超级大石蛋—日光岩。
石蛋在海边就如此奇妙,要是上山了呢?要是被高高举起到一些陡峭石峰的顶端成为了峰顶之石呢?在地壳强烈的抬升阶段,花岗岩中的垂直节理在风化中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流水顺着垂直节理向下深入,岩石被流水切割成一个个陡峻的岩柱、岩峰,部分独立石峰的顶端可能会有古老的风化壳中的石蛋残留,形成峥嵘挺拔、美妙绝伦的景象。如黄山的猴子观海、鳌鱼负龟,三清山的司春女神、猴王献宝等,都是了不得的著名景点,衡山上也有望月台、会仙岩等较为出名的石蛋。但这些地方和天柱山比起来显然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实际上,天柱山是中国石蛋特征最为显著的大山了,天柱、黄山、三清再加上稍逊一筹的衡山是石蛋比较集中的区域,但另外三座山合起来也远远不如。
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与郯城庐江断裂带复合部的天柱山,在二十多亿年前的大别运动中,本地区海洋优地槽发生褶皱隆起而成山岭,当石蛋崩塌滚落在平坦的盘石上,就形成了天柱山风格的积木式叠石和摇摇欲坠的风动石奇观。天柱山石蛋多且奇,随处可见,著名的就有两百多处,或大或小,或聚或散,或卧或立,状人状物,惟妙惟肖。走进天柱山,恍如走进一座天然的花岗岩石蛋博物馆。
天柱山的低山区其实和其他名山区别也不大,(就算是坐缆车上去也不会损失什么),纵然半山腰有一炼丹湖,也有较多奇异的巨石和优美的涧瀑,一路山势逶迤蜿蜒,松竹相伴,云雾相接,但似乎也没有特别了不得的感觉,但一旦可以看到主峰特别是逐渐脱离植被覆盖区,大致也就是海拔八九百公尺之后,抬眼看去,不由得不震撼,并且这个感觉一直持续到再走进植被。整个主峰区除了个别地方一些丝毫不逊黄山的松树点缀其间更见苍劲斑驳外,几乎全部都是裸露的花岗岩且石蛋遍布,几乎逢顶都有石蛋。
首当其冲入眼的就是海拔一千四百八十八点四公尺、平地拔起五百多公尺的天柱峰,愈走近愈感震撼,它中丰顶锐,腰围达三里左右,全身石骨,嶙峋峭拔,又如巨石层层铸起,密不透风,峰巅尚有巨大石柱微斜独刺苍天,不负中天一柱、顶天立地之名,(看着好像是共工触不周山后天塌时候压裂压弯的)。《道书》以天柱峰为司命真君发祥所都,称作司命峰;每当日出,霞光首先射照天柱峰顶,因呼朝阳峰;潜山古为皖伯属地,此峰为一地镇山,古称皖伯尖;其它如蜡烛尖、笋子尖、单尖等名,多就其孤峰耸起之义而生。(旧志载“有云鹤往来其上,上古赫胥氏葬此”,我却认为葬人的可能性不大。)
顶峰之侧以及主峰区一带,尚有得小天柱之名且峰顶有怪石重叠开裂如菊花花瓣的花峰和其与天柱峰相挨处如剑削壁的小天门;渡仙桥外试心崖侧隔巨壑相对,壑中云蒸霞蔚时或出现佛光,可历数主峰木石饱览天柱雄姿的天池峰;石蛋罗列的总关寨(未来会说到)之上峰顶两岩高竖如唇,中夹珠圆大石,又如双掌捧珠的衔珠峰;峰之巅有大石横陈如帽又如牛眠虎卧的飞来峰;峰顶巨岩相迭如三级大台阶的三台峰;峰巅巨石北望似上弦新月、西眺如两叟对奕、向南遥瞻则如孔雀开屏的月华峰或宝月峰;峰顶巨石光润如黛玉,峭拔圆凸如花蕾又似朝天鳌头的玉蕾峰;峰顶巨石突然如结,形状浑然,顶端裂口处似有籽粒的石榴峰;峰顶巨石纵裂,如五指竖伸,又如一大方印搁置高空的五指峰或石印峰;峰顶圆石如盘,盘西沿凸出一尖角,有如山乡菜油灯盏的石灯峰;峰顶大石凌空,远望浑圆如鼓,南山有鼓槌石遥相对峙的打鼓峰,以及绝壁下方头圆而身尾略扁朝上伏卧于岩坡上那条十余丈的爬坡蜒蚰巨石;峰顶岩石开裂,如莲花怒放,莲瓣中有可容数十人天然洞穴的莲花峰;峰顶怪石巉岏,形如雄狮横卧,侧首西北作回顾天柱的回狮峰;还有峰顶如芙蓉绽瓣的芙蓉峰、如虎长啸欲飞的飞虎峰、如僧人坐禅的佛子峰、堆砌似绳索旋纽的石纽峰、如楼阁高矗的石楼峰、如麒麟头的角麟角峰、怪石高翘如昂首的青龙峰;有覆盆峰、天狮峰对峙的大天门和紧挨老狮身侧的少狮峰;再加上如人头像的皖伯峰,峰顶狭长险绝、三面崖陡壁削、巨壑万仞、峰腰时有烟云缭绕的蓬莱峰,峰顶狭长似鱼脊、横石高如天堑、旁多老松的登仙峰,深谷绝壑间一峰锥状峭起的石函峰或翠笋峰,顶有神丹、或现如霞的丹霞峰,峰顶大石错迭构成可容百人天然洞穴、相传迎拜司命真君处所的迎真峰;有苍紫石罅中满布松萝的翠华峰,也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块、巨岩崩塌坠入谷中形成扑朔迷离的神秘谷或者叫通天谷。主峰区外,依然还有细削如一炷燃香的香子峰、峰顶如乌龙巨头高昂窥天的石龙峰、相传汉方士左慈得天书的天书峰和形如青蛙的天蛙峰等诸多名峰。
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柱山上还有无数不在峰顶的著名石蛋,有裂开尺把宽均匀缝隙、三层楼高的霹雳石,差异风化而成状若双乳的双乳石,有如拱似虹的横形穿崖鹊桥石和竖形穿崖恐龙汲水石,有如地下伸出半截手臂紧捏拳头、六层楼高的仙拳石,有横出十几丈的老鳖探海石,实在多得无法一一介绍(我根本也没看全)。看看它们的名字吧:鹦哥、鼓槌、天狗望月、金童追玉女、仙石、黑石、拦石、桥子、鲤鱼、木鱼、麒麟、飞燕、圆门、钥匙、鳖鱼、仙桃、神猫逼鼠、拴马、丹霞、鼋鼍、马拉车、将军、鸳鸯、仙臂、鳄鱼、仙女晒鞋、关刀、蜗牛、帝座、笔架、吊钟、宝剑、仙菌、金龟、象鼻、蚌壳、牛眠、葫芦、龙蛋、铁心、鹏鸟。
天柱山本来也是个极有文化的地方,除了是古岳之外,其县名潜山、省名简称皖都来源于这座山;山下薛家岗遗址更是新石器时期江淮文明的重要代表;司命在楚文化体系里的地位极高,大司命、少司命大体就是可爱版的阎王和送子娘娘,与中原文化的司命真君灶神形象天壤之别;这里还是道家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在《三国演义》里戏耍过曹操的道家灵宝派太上祖师左慈一定在这里教过葛玄;南朝国师宝志创建、禅宗三祖僧璨驻锡的三祖寺和马祖道一参禅的马祖洞、马祖庵也在山中;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陆游诗中都与此山交际,黄庭坚、王安石笔迹至今犹存于大批石刻之间……但我走进天柱山的时候,却只为风景心动不已,流连忘返,遂为一诗:
五律—天柱山
旧祀何其骜,持云谒九坡。
欲奇山有蛋,先诵海余波。
天接与谁语,仙潜许自歌。
临行逢汉武,一迹不须多。
伟大的中原先驱周昭王用他的生命完成了有信史以前的倒数第二次北风南渐也就是泛华北文明向长江流域的传播。
前面说昭王周第一次南征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这话其实相当不准确,应该说,昭王首次南征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他带着他的六师从方城缺口进入南阳盆地(这可能是他们过去的势力极限)并前进至樊城一带,然后向东,沿着随枣走廊走出南阳盆地,进驻随州并在那里建立了南下根据地。也可能是那个时候,他们再次发现和打通了武胜关这条中原和江汉平原的通道,为三千多年以后的幺零七国道进行了一次详尽的地质勘查和线路规划,并修筑了信阳三关或者其中的一部分。随后,周昭王的队伍继续向东南挺进,顺着今天幺零七国道抵达汉口,又顺着大别山西南山麓和长江北岸持续东行,走过黄州,止于狭长河谷平地里的某条河流。实际上,周昭王也是有向西边进军的愿望,但大洪山和云梦泽以及对楚人的忌惮拦住了他们。虽然这次南征一路上遭遇到众多不大不小的反抗,也对水路上的敌人束手无策,但他们毕竟完成两项壮举,一是打通了南阳盆地东部的随枣走廊以及武胜关隘道,终于把中原和长江流域连接起来;二是把江汉平原的东部名义上收归中原所有,甚至有可能和长江以南建立了联系。
说到这里,有人该问了:不是还有襄樊到荆门再向南那条路么?
我们又得继续说地理了,这回的关键是大洪山。大洪山位于湖北省中部偏北,绵亘随州曾都区、随县以及荆门钟祥、京山两地四市区,大部位于荆门境内,主峰位于随县境内,山势余脉延至宜城、枣阳地区,盘基百里。山脉总体略成三角形,东西长约三百多里,南北宽四五十到一百四五十里不等。大洪山自古名称很多,因涢水(府河)从其流出故曾名为涢山,汉名为绿林山(就是王莽时期王匡王凤绿林起义那地方,光武帝刘秀也在此发迹),晋、唐因云梦泽名为大湖山,宋以后方定名为大洪山。
我们还得展开一点说。
在泛华北平原和江汉平原之间,有一块风水宝地,那就是南阳盆地。南阳盆地位于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汇处,四周群山拱卫,西依秦岭,伏牛山和桐柏山西部在其北,大巴山余脉和大洪山在其南。南阳盆地边缘分布有海拔两百公尺以下平缓宽阔的波状起伏岗地,岗地间隔以浅而平缓的河谷凹地;盆地中部为海拔一百公尺以下的冲积洪积和冲积湖积平原;境内有汉江及其支流丹江、唐河、白河等汇入,风景秀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个极其适宜人居的地方。前些年,有不少人甚至提出这里才是中国当下最适合迁都的地方。
南阳盆地东北侧的桐柏山和东南侧的大洪山相距不远,故在南阳盆地的东部构成了一个狭长的平原,这便是可以进入江汉平原东部地区的随枣走廊,涢水从中流过并向南经过涢水河谷丘陵(山海经中山经第十列中包括它们?)最终流入汉水,而汉水主流则在大巴山余脉东部和大洪山西部之间流出南阳盆地。
理论上说,大巴山和大洪山之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条从南阳平原直达鄂西的直道,也就是襄樊荆门一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条路一直就不存在。
大巴山的东端主要是武当山东延山脉和荆山山脉,如果从襄樊以西渡过汉水,人们将面对需要翻越武当山东延部分才能看到荆山山麓;在襄樊以东,一直东南流向的汉水由于遭遇大洪山最西段的阻推,突然在武当东南端头和大洪山西北端头之间的峡口急转南下,让人很难继续跟随变急变险的汉水向南;而大洪山的西北部,又存在一个大洪山西北顶端和大洪山主体的割裂,中断处的次级走廊又顺着大洪山以西、汉水以东奇妙地和随枣走廊连接起来。也就是说,面对绵绵大山和无边荆棘,走随枣走廊似乎是唯一的通道了。
精通水性和舟船的熊鬻他们在汉水以及汉水两侧打通荆襄隘道之后,他们绝不会再围绕着大洪山进行三百六十度的巡礼的。当然,周昭王则只能沿着随枣走廊走出南阳盆地。
实际上,更早的殷商人也有可能已经走进了随枣走廊但极有可能没太敢走出去。我经常冒出这样的念头:当殷商人沿着汉水走回随枣走廊又顺着武胜关走回家的时候,他们回望当时更有可能更无边无际的沼泽和那些不大不小的丘陵地带时,他们向南发展的志向也许会崩溃。
伟大的周昭王志向高远,他坚决要去开发大洪山以南甚至以西的蛮荒之地,他甚至也知道,那里才是强大的楚人真正的老窝。
如果周昭王的南征有三次的话,那么他的第二次南征(我更倾向是第一次南征的后续)应该就是沿着大洪山南麓向西,并受挫于河网密布的江汉之间,甚至他们极有可能连汉水也没跨过去。
但周昭王不死心,他把下一次南征的桥头堡直接确定在随枣走廊的出口—随州,并在那里制造战船和训练水军。可以想象,周王的船一定造得很高大,军队的仪容也很是威武。
讲究仪礼的周昭王认为他的水军足够强大,故在楚熊黵即位第四年也就是熊黵为其父熊艾守丧三年后,他带着他那貌似强大的水军趁着汛期之初杀进了茫茫云梦泽。
关于南巡不归的细节,我设计过这样的版本:
在那个平静如镜、呈漫流之态的大泽里,面对六师的水军,各路抵抗力量望风披靡,纷纷向西逃窜。尚未取得真正战果的周天子决定乘胜追击,于是之后的一两个月里,打打停停的他们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被引入夷陵甚至西陵峡口(深入秭归的记载恐怕也不是完全的空穴来风)。不再平静的水面让周人的胜仗变得艰难和奢侈起来,军队的死亡数量如他们的疲惫指数一样呈几何级增长,周人发觉南蛮们水战的实力和他们的布局一样深不可测,陆上营地的被攻击(好希望有大雨之后的滑坡帮忙)让他们的胜利不再成为可能,四面蜂拥而至的小船也让他们撤出战场掉头回随州的过程无比艰难,而一场突如其来却是楚人意料之中的洪峰让周昭王战船的胶质融化而全面解体。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水战不利的姬瑕带着他的文武大臣和残兵败将,决定从大洪山西南一带的汉水中返回南阳盆地,中途出现大船解体事故。)
就这样,伟大的周昭王姬瑕和他那一朝大半以上的文武以身殉国。
而当时锐气的楚子熊黵和他的大部分军队似乎都在丹阳和汉水一带操练,在撇清关系的同时还彰显了武力。也可能就是那个时候,为了控制汉水和随枣走廊,甚至包括南阳盆地,他们选定了襄阳、樊城作为他们的重要基地。
在周王朝准备南下江汉的时候,楚人也在考虑北定中原。
图片提供: 三江有月 王迎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