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陈何芳/邱敏:硕士生的个性心理对自信心有何影响
关键词:硕士生;个性;心理;自信心;影响
摘 要:硕士生的自信心受到个性心理的影响,性格特质和心理健康发挥着中介作用。一方面是先天类型的影响,内向和悲观的性格惯性会降低自信心;另一方面是后天状态的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低下会降低自信心。
“个性心理”是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合称,二者对于硕士生的自信心都有重要影响。相比较而言,性格特征受先天因素影响更大,不容易改变;心理状态受后天因素影响更大,更容易受到情境影响。
一、先天类型:内向悲观性格惯性会降低自信心
硕士生的自信心与自身性格特征相关。自信心是个体对自身的一种主观评价,受到个体性格的重要影响。开朗乐观的学生,同样能够乐观地看待学业问题,积极认可自己,保持学业自信心。反之,性格悲观者,常常因为学业困难或失败而过度焦虑,消极评价自己,丧失了自信心。访谈中S1说:“我的性格偏外向乐观,所以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遇到问题时,我不会认定自身能力不行,而是认为自己的能力与这项任务不匹配。学业不行也没关系,因为在其他方面,我也可以表现得很好。”这样的态度有利于保持信心,从而更加努力地在自身擅长领域获得成长。而个性偏内向消极的S2说:“我比较内向,属于慢热型,我一般看待问题比较悲观,做事前总是害怕自己做不好,觉得能力没有别人强。读研以来,我的自信心越来越差,因为好多事情都不会做,觉得自己真差劲。”S2面对失败采取了“能力归因”,把失败归结于自身能力差,自信心也随之降低。
导师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应当因材施教地鼓舞其信心。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应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对其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帮助其提升自信心。虽然性格难以改变,但可以改变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学校及老师应引导学生多从积极方面看待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把失败归结为自身能力差。
二、后天状态:心理健康水平低下会降低自信心
硕士生的自信心与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比如网上热议的“985废物小组计划”,里面就有很多高学历背景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再学习下去,极度缺乏自信。他们的发贴反映出评价观的扭曲,心理状态比较消极,情绪调节不够理想。但这个论坛毕竟是少数派,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硕士生都能较好地排解负面情绪。有些学生通过与同学朋友交流的方式排解,有些通过运动方式排解,还有些通过娱乐来排解。S3说:“我在课余时间会打游戏,或者找朋友出去玩,偶尔还会锻炼身体。因为平时学业安排比较密集,经常是又要做项目又要写论文,学习比较辛苦。所以空闲时间我就会安排一些娱乐活动,让自己放松一下,这样下一周才能有状态学习。”S3的论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大多数硕士生都能有效调节情绪,处于心理健康状态。而对于那些心理状态不佳的硕士生,就需要加强帮扶。
导师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应加强辨识以呵护其信心。在教育过程中,学校与老师应积极关注硕士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关注研一学生的新生适应,以及关注毕业班硕士生的求职就业。对那些不能有效调节情绪的硕士生,应给予专业辅导,帮助学生排解负面情绪,以维持其信心,提升其学业效能。
总之,硕士生的自信心受到个性心理的影响。其中的“性格特征”反映了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心理健康水平”反映了个体有效调节身心并维持情绪稳定的能力。先天性格类型和后天心理状态,应当成为自信心调适的基本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