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走下神坛!神药阿司匹林的抗癌作用盘点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治疗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的形成。
184
阿司匹林于1898年上市,最早由德国拜耳生产。近四十年来,陆续有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在癌症预防和治疗中也发挥着一定作用。
2012年,牛津大学学者连续在《Lancet》和《LancetOncol》上发表了三项研究,为阿司匹林的防癌效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研究证实了阿司匹林有抗胰腺癌的作用。该研究针对英国本土的心血管患者,试验组每天服用阿司匹林(≥75mg),记录所有患者癌症发生率。结果发现,日常服用阿司匹林可减低胰腺癌发病率,同时,几年后其降低死亡率的作用也显现出来。
2013年,《欧洲癌症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纳入了2990例结肠直肠癌患者。研究显示,确诊直肠结肠癌后,开始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及直肠结肠癌死亡率。
2014年,英国学者在牛津大学肿瘤学报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研究证明坚持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10年能降低胃癌、食管癌、肠癌发病风险30%。
2015年,在欧洲癌症大会上的一项报道显示,癌症确诊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能显著改善消化道癌症患者,尤其是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状况。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PSTF)回顾了全球有关使用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带来癌症预防效应的多个大型随机对照研究,发布了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一级预防的指南,最终推荐:10年心血管风险≥10%且无出血风险增加的50~69岁人群,应考虑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血管病和结直肠癌,但同时指南也强调对于阿司匹林带来的出血及其他风险与获益,需要个体化权衡。
目前已有大量的基础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但考虑到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的毒副作用,大规模使用阿司匹林作为化学预防药物仍需权衡个体患者的用药利弊。未来可能需要通过精准的分子分型,合理选择人群和剂量,做到防癌抗癌的最大收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