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最“潮”古建筑
肖岳山
在潮汕话里,“厝”就是“处所”,“起厝”就是“盖房”。“天高皇帝远”的特殊地理位置,给了老潮州人“僭越”礼制大兴土木的“勇气”,潮商奋斗得来的巨大成功,则给了他们起厝造房、追求华贵的资本。
潮汕乡村至今仍有唐宋世家聚族而居的传统,保留着堡寨、竹竿厝等颇具地方风格的聚居空间,民居也发展出诸如“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等生动多样的建筑形式:“下山虎”以大门为嘴,两个前房为前爪,后厅为肚,厅两旁两间大房为后爪,后高前低,因状如下山之虎而得名;“下山虎”加上前座,形成宅院四角各有一“金”字压角,即变成“四点金”;“驷马拖车”则由象征列祖列宗的宗祠,“带领”着两边象征拖车之“马”的次要建筑,轰轰烈烈从历史中行驶过来。建筑格局的宏伟,还不够表达张扬的“潮”味——屋顶、屋脊上的嵌瓷,梁架、额枋上的木雕,繁而不杂、多而不乱,栩栩如生,灵气十足。
潮州人的建筑智慧,也不只施展于自家宅邸内,潮州古城里的广济桥汇众人之智、谋百姓之福;笔架山上的韩文公祠,既为纪念圣贤,又可教化后世。这些古建筑已成为潮州的文化符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潮州人。
潮州府,广济桥“一里长桥一里市”
今天的潮州古城,是潮州历代县、郡、州、路、府的治所,幸存的古城墙是它曾盛极一时的城市象征:古城以东,城墙延绵八华里,那些焕发着历史厚重感的青砖,见证着千年潮州古城的兴衰。面对奔流不息的韩江水,有四座城墙巍然屹立,这些恢弘的仿古建筑,正在努力挽留着一丝老潮州的记忆。
位于城墙中段的广济门城楼,又称韩江楼,俗称东门楼,是古城规格最高、最宏伟壯丽的城楼。广济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六百多年来,屡遭兵火、雷电、地震之灾,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维修。2002年9月,广济楼修复工程动工,“修旧如旧”,将老楼遗存的老构建按原位安装。重修过程中,在城门地下挖出据传为明代知府王源所书的“广济门”匾额,原匾额嵌于城门内侧,外侧城门上则为原匾放大的仿制匾额。“广济楼”匾是康有为入室弟子、女书法大家萧娴所书,“东为万春”则是国学大师饶宗颐重书,“岭东首邑”出自书坛巨擎刘炳森手笔。
登上广济城楼,使人不禁惊讶于城墙墙体保存之完整,墙砖表面依然光洁,砖体的棱角仍旧分明,剥蚀脱落的痕迹并不严重,可见当年潮州先民高超的烧砖技术。在粤东地区,如此完整的明代城墙实为罕见。自城楼上向东远眺,可见浩浩江波上,似漂似浮地横着一座“断桥”,这就是潮州民谣“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中提到的“桥”——广济桥。
广济桥也称湘子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始建于宋代,自第一个桥墩动工,终至明代,跨越三百余年时光,才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工程的浩大和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它的设计之奇妙、外形之独特举世罕见:桥长五百余米,主桥体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边桥墩十三座,西边桥墩十一座,每座桥墩上均建有亭台,两部分之间以由十八只船组成的浮桥相连。整座桥有舟有亭,有动有静,起伏变化,妙不可言。一眼望去,亭台楼阁浮于江面,连接成一条水中长廊。每年三月,韩江水涨,浮桥随水位上升,与桥面相平,十八只船随波起伏,宛如苍龙卧波,构成了韩江上一道壮丽的景观,这便是潮州八景之一的“湘桥春涨”。
除桥梁功能外,广济桥还承担了物流集散的功能。其启闭式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不仅可起到通航、排洪的作用,还起着关卡的作用,守桥人每日会定时解开浮船,便于江上船只自由通行。历史上,潮州是粤东通往福建和江西的必经之路,韩江又是粤东的水运动脉,所以广济桥建成之后,很快便成为了货物集散和转运的重要通道。由于桥上亭台众多,进行商贸活动时风雨无阻,广济桥也自然而然成为了桥市。或担肉担菜、或耍猴卖艺、或凭栏远眺,桥上市铺林立之景被刻进潮州木雕《湘子桥图》,正有“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繁华热闹,不输《清明上河图》。汇众人之智,聚众人之力,合众人之财,谋众人之福,筑桥“广济百粤之民”,谓之“广济”,名副其实。
出将入相潮州事韩文公祠和许驸马府
在古城之东,正对着广济桥的方向,有座山形似笔架,名曰笔架山,因地处城东,又名东山,后因韩愈之故,改名为韩山。韩山上有座韩文公祠,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保存最完好的为纪念韩愈而建的祠堂。该祠面朝韩江,象山、狮山分立左右。登山临祠,从半山腰俯瞰千年古城,十里韩堤如画,滚滚韩江中回荡着韩愈在潮州留下的故事。
潮州古建筑中,韩文公祠在风格上独具一格。虽地处粤东,但其祠宇的建筑营建手法却带有明显的广府特征,且经历代修缮,仍保留着原先的格调与风貌。
步入韩文公祠正门,可见51级石阶与祠堂相连,寓意韩愈来潮时的年龄。祠体正面,近90厘米高的石裙板上,砌筑着平整、坚实的淡绿色砍磨砖墙面,与广州陈家祠、越秀山五羊樓等典型广府建筑的砍磨砖墙面颇为一致。宽阔厚重而又极具匠心的壁面,尽显清淡文雅、沉静端肃之风格。祠堂封火墙高耸厚实,墙脊屈曲有序,气势轩昂,房顶两侧垂肩同正脊一般两面镶贴黑、白、淡绿、米黄、浅赤相间的瓷片,构成素雅大方、古朴稳重的屋面。
韩文公祠前,韩愈曾亲手植下橡木,有民间传说称,橡木开花的多少预示着当年科考录取人数之多少,后来“韩祠橡木”亦成为潮州八景之一。可惜的是,因年代久远,当年的橡木早已枯死,如今的橡木为清代时补种。韩愈刺潮虽只有八个月时间,却影响了潮州千年:他驱鳄释奴,兴教延学,使潮州文风大盛、人才辈出,成为岭东文化中心。因此在潮州人的心目中,韩愈的地位无可替代,甚至超越孔孟等人,以至有“半城江山皆姓韩”之说。
潮州人以韩文公祠等祠宇、宗庙寄托他们对圣贤、先祖的怀念,坐拥潮式民居与皇家宅邸“双重身份”的许驸马府,则是他们恪守宗法礼制的典型。这座坐落在潮州古城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的宋代古建筑,已陪伴当地人度过了八百多年春秋。老宅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大方,尽管宅内现今无人居住,但翘角飞檐之间依然散发着昔日的望族气度。
宋代潮州八贤之一许申,有曾孙名叫许珏,天资厚质,熟韬略而精易理,被宋仁宗选为近卫武官,深得信任,娶英宗皇帝的长女德安公主为妻,成为驸马。一般来说驸马府都会建在京城,但许珏娶妻之时,英宗还是太子,英宗继位后,许珏又已到地方为官,因此许珏在潮州的祖屋便成为了驸马府。
许驸马府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为三进五间,院内共有房五十五间,天井十一处,外带两条花巷和四口水井。从高处俯瞰,建筑的整体格局可分为内、外两个“四合院”,其设计中“礼”的影子随处可见:第一进厅正中临天井处的“前中门”平时不开,宾客来访与离去均从两侧“礼门”“义门”进出,寓意“待客以礼,客走留义”。有趣的是,设计者在对“礼”的尊崇中,也掺杂了对“礼”的反叛:巧妙地以“五间过”为幌子“僭越”使用古代皇宫才可用的形制“九间过”、建造宫殿式的“硬山顶”,开“潮州厝,皇宫起”之先河。
走入府门,许府“三宝”让人啧啧称奇:为克服海滨潮湿的天气与韩江内涝的危害,设计者以高近30厘米,耐潮、耐湿、耐腐蚀的花岗岩石条作为墙脚,即“石地栿”;为取风水中运转“财气”“步步高升”之意,将排水系统修成“S”形、地基层层垫高,实际又能起到排水疏淤作用;府第外墙用三合土筑就,内墙壁由薄竹片编成,再敷上泥土、石灰——“竹编灰壁”,既节省了建筑材料,又起到了隔热、隔音的作用。“三宝”精巧的设计,将美观与实用结合为一体,体现了宋代潮州人在建筑上的突破创新。
走进许驸马府,仿佛穿越历史隧道,那高高的门槛、随风摇曳的灯笼、粗大的厅柱、精致的雕花门窗及院中古井,似乎都在展示屋主人当年尊贵的身份。“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的民居建筑画卷,也由许驸马府起笔,在这片土地上铺展开来……
“潮州大厝皇宫起”“十乡九寨”藏古韵
潮州“十乡九寨”,古寨多建于明清时期:受明中期倭患影响,百姓饱受劫掠之苦,各个村庄纷纷修建寨子抵御外贼,《潮州府志·兵防志》所言“无乡不寨”,真实地反映了当年潮州筑寨之风。
潮州古寨通常以宗祠为中心,应风水中“天方地阔”之讲究,一般将其划分为方形,一个寨子往往可容纳几百甚至上千户人家居住。从空中俯瞰,可见民居如豆腐块般整齐排列,一隙白墙便是纵贯古寨的街巷。
村寨以宗祠为中心,围绕宗祠建设次要建筑,功能类似于土楼,但在建筑结构上又不同于土楼,相比之下,潮州古寨的规模更大、围墙更高——往往高达两三丈,也更坚实。有的寨子还在围墙外面挖有护城河,防御功能较之土楼更甚。潮人建寨,应风水中“天方地阔”之讲究,一般将古寨规划为方形。寨子里面街巷布局整齐,民房沿街巷而建,规范合理。一个寨子往往可容纳几百户甚至上千户人居住,实际上就是一座小型城池:其中民居、祠堂、书院、庙宇俱全,哪怕关上城门,也可以满足村民日常生活之所需。
地处韩江之滨的龙湖古寨,与母亲河相互辉映,一湾碧水,一座老寨,远远看去就像藤蔓上结着的一颗瓜:古寨从头至尾呈狭长形状,一条主街贯穿南北,再加上另两条街及六条巷子,整座村寨形成“三街六巷”的格局。寨子里的建筑風格基本沿袭潮汕民居的传统,以从厝式、院落式为主,但又别出心裁,受中原儒家文化、海洋文化、地方风俗种种因素影响:从线条简练的少数宋代建筑结构,到简约工整、工艺精巧的大量明代建筑式样,再到华贵尚美、精雕细刻的清代建筑风格,以及南洋建筑风格的华侨建筑,更有木雕、石雕、嵌瓷、贝雕、灰塑等民间工艺及西式建筑艺术点缀,使其成为一个古今并构、中西兼备的“潮汕古建筑博览园”。
从年代来看,古寨的徐焕庭厝,以三进一后包为格局,多使用大型石材及车轮形壁头窗,作为明代中后期的建筑,至今仍可兼顾实用性;潮商黄继贤父子所建的大夫第,以三进三后包带二火巷一书斋为格局,以精美的潮州金漆木雕等为装饰,将《朱子家训》刻于门扇,则是典型的清代潮汕传统民居。就形制而言,位于福兴巷的清代四进宅院儒林第,大门是全副华表式的石门框,屋檐角是“齿”字造型,可见其全仿照苏州的建筑样式而建成;而建于民国时期的方伯第,四进一后包带后花园布局,则以中式建筑中为主,配以西洋装饰,是龙湖古寨难得的近代侨宅。不仅如此,潮州人的“反叛”精神也在其中有所体现:修建礼教所不允许的女祠“婆祠”,天后宫绘着端庄肃穆、和蔼慈祥的女性门神……每个潮州厝,不仅融入了当地人的审美偏好、鲜明个性,也烙刻着不同时代的印记。
潮州大厝迷人之处,不仅在于它有“来者不拒”的气度,更因它为今天的我们保留下一份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样本。潮汕文化所具有的浓厚信仰氛围,在建筑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数字“七”在潮汕地区有独特的吉祥意义,所以民居屋顶的嵌瓷常用“七鹤归巢”而非八或九鹤;而在以戏曲人物为题材作嵌瓷装饰时,战斗类题材如“三英战吕布”,或有“寡妇”歧义的题材“穆桂英挂帅”绝不会使用,以求家人平安顺遂、家和万事兴。
潮州民居建筑的个性,也是潮州人的文化个性。面对不同的生活理念,他们始终怀有广阔的胸怀与包容的心态,既欣赏对称、和谐、方正之美,亦喜欢精致、繁复、华贵之妙;面对家庭、家人,他们又表现得不那么“洒脱”,而是如嵌瓷或雕刻般小心翼翼,用心维护,这种非凡的凝聚力穿越时空,长久地存在于潮州人的文化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