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读城,每次旅行都是久别重逢
━━━
记得好多年以前参加《土摩托看世界》这本书的新书分享会,土摩托老师讲到他去尼泊尔,在客栈里遇到一个也从中国来的女孩,这个女孩不去徒步也不到处逛,每天就只是在客栈里待着晒太阳,土摩托老师特别不理解,如果只是为了换个地方待着,那为什么还要出来旅行呢?当时我坐在台下心里刺了一下,因为我也经历过这个过程,而且这些年在外头旅行也不时会有那种我在哪儿,我为什么要来,去不去那里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么做有什么意义的天问。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一种相反的改变正在发生,就是指向内、指向缥缈的情绪转变成指向外、指向客观的具体的好奇,若原来是仰望星空,现在则变成了期待更加脚踩大地。
今年参与读城让我在走出自己,对空间上北京这座城市,对时间上宋朝的城市生活,对各种类型的城市和各种城市空间的感知等方面,都有激活认知,打开视野的作用。今年发生的最大改变是我开始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北京发生了兴趣。从第一期《鲁迅与北京风土》一书的阅读开始,我入手了一系列邓云乡写北京的书,《宣南秉烛谭》《燕京乡土记》,我顺着这些书的提示去那些北京有掌故的地方,追随书中总结的这座城市的花信去赏花,陶然亭,琉璃厂,天坛,北海公园,哪怕之前囫囵去过,也又再游一遍,带着别人欣赏、怀念和思考的视角。读《老北京旅行指南》那期,更是激发了游兴,去了居庸关、北土城。之后入手了一套三册的《北京古建筑地图》,每周都会研究周末去哪里访古,按图索骥,去游了静宜园、静明园、圆明园和颐和园,北京的三山五园系列,以及去到通州北运河、八里桥、通惠河等,深入了解大运河,看了纪录片《话说运河》,继而又对北京城市的水系发生了兴趣。最后读《北京的城墙与城门》,跟着喜仁龙的勘探脚步,他的文字描写和拍摄的照片,真真切切游逛了一遍故城北京,极为宁静享受。可以说读老北京有关的这几本书,不仅让我看见了这座城市,还让我对这个城市生出了感情——或许感情就是缘于了解——并且改变了我的生活。
在读《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这本书的时候,电视剧《清平乐》刚好热播,我看得极为津津有味,我不仅在吸收那个年代的一切,还在与书比对和求证。那种欢喜感好像这部剧就是为我了解宋朝应时而生的一般。配合电视剧精致细腻的服化道,以及当期的扩展阅读书目《马可波罗行纪》和《东京梦华录》,我爱上了这个朝代,而这好像也是我第一次对一个朝代开始做深入细致的了解。或许也是这本《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这本书的独特性,从读宋,我找到了进入历史的钥匙,古人住的房屋是什么样,人们的服饰、交通、饮食、娱乐、婚丧嫁娶是什么样,等等,第一次感觉到历史可以在日常生活里,可以从日常生活这个角度去接触历史。可以说,宋是我进入历史的原点。而《首都计划》这本书让我对学习、生活过六年的城市有了再认识的机会,看到这座城市更多民国时期的遗产,给了我一种眼光和角度去观看这座城市。《建筑的永恒之道》《肉体与石头》《庭院与气候》,不敢说真的读懂了,但它们却是今年读城三味配方(北京,城史,建筑)当中最具灵魂的一味,不指向具体的哪个城市,也不指向具体哪个朝代,但这几本书好像都在指引我像吟咏诗词一样,去品读一个城市,一个街区,一种建筑类型的气质,通过建筑看到人与气候的互动,去观察街区的节奏和生活是怎样的,人们之间是如何使用建筑、与建筑互动,去找到是什么造就了这些特点,建筑和城市背后是哪些人有意的或集体无意识的思想在作用。以前观察城市或建筑,只是把它们当成已然存在的客观的事物来认识,这几本书可以让人从建筑师,欲图彰显权力的人,时代的精神特点,人们对理想生活空间的想象,等等,抽象的层面去审视城市和构成了城市的建筑和建筑群。
几个月前的一次经历可以说与今年读这几本书有关。那次去香山,走访香山的园林和寺庙,回来后大家纷纷说最喜欢今天的哪一处所在,我说我最喜欢碧云寺旁的水泉院,因为那里有一种幽远的神秘的气质所在,注意和捕捉一个场所的气质,恐怕是受这几本书的提醒。这一年读城对我意义重大,而且我相信这只是我继续读的开始,也是影响的开始。未来肯定还会去更多城市——其实很多城市正是因为读了才产生了前往的兴趣——还会神游各个时代的各种建筑场所,怎样读出每个地方兴味,发现它们之间的连接,找出它们的同不与不同,实在太值得投注时间与生命了。坐在旅馆里问天的事,恐怕再也不会发生了。
大禹是羌族人?沙汀的墓搬到了北川?| 喜欢什么,就沉下去了解| 我们是一家,怎么成三家人了?|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