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吃面包,我们只搜集面包屑 | 江河&解玺璋·早茶夜读第139夜
第139夜 | 《张恨水传》
人家吃面包,我们只搜集面包屑
文|江河&解玺璋
解玺璋金句
他一生都在办副刊。
他办副刊有一个核心的想法,
核心的想法是什么呢?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放低姿态。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今天是我们采访解玺璋老师的下篇,这一期继续讨论剩下的三个问题:
3,张恨水主编了近三十年的报纸副刊,大部分销量都很高,他有什么办报秘诀或策略呢?
4,和上一个问题相关的一点,张恨水比较坚持办报的独立性,为此他一般怎样处理报纸与政治权力的关系?
5,您怎样评价张恨水的时评文章?
解玺璋:
面包屑
下面来谈谈第三个问题,张恨水办报纸副刊的一些想法和他怎么来办这个副刊。
张恨水的办报生涯是从办副刊开始的。
他最早在《皖江日报》是做副刊,后来到《世界日报》,《世界晚报》仍然做副刊,包括他自己投资办的《南京人报》,他也是做副刊。还有《新民报》,他也是做副刊的。虽然他后来做了《新民报》北京版的社长兼总编辑,但是他同时仍然兼副刊《北海》的主编,所以他一生都在办副刊。
他办副刊有一个核心的想法,核心的想法是什么呢?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放低姿态。
他这个说法,我想起当年80年代《新民晚报》的总编辑赵超构先生,到我们《北京晚报》来传授经验。我记得当时说,这个晚报的副刊怎么能办好呢?
他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叫“软些、软些、再软些”。
这个就是张恨水的“放低姿态”。“放低姿态”是什么意思?不是说文字上很粗糙,办得稀松二五眼的,不是这样。仍然是办得很好看,但是,它有它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趣味性。所谓的好看,所谓的软些就是要有趣味性。不是说教性质的,不是给人家讲大道理,就是这样的。他在《明珠》(《世界日报》的这个副刊)创办之前,开始写过一篇文章,就是跟读者的所谓的约法三章。
他说
“许多人来信问,《明珠》是什么宗旨,从前我总是这样回复人:没有宗旨,不过忘其好玩与有趣罢了”,你看他说就是好玩和有趣,这是办刊的宗旨,“现在感觉到没有宗旨的好玩与有趣,实在有些若太空之野马,似乎不是办法。而且《明珠》向来抱住了一个信条:卑之毋甚高论。设若因为没有拘束的缘故,偶然来一篇高论的稿子,偶然又发表出来了,那就有点位卑而言高了。
因此,我以为有向读者声明之必要。”
他声明了三点。
第一绝对不谈大问题。政治上的也罢,社会上的也罢,只拣些琐碎的事来说,好像人家吃面包,我们只在桌上去搜集一些面包屑。
第二,绝对不批评大人物。我们从前犯过这个毛病,蚍蜉撼树。(其实呢是管不了的。)
第三,不研究高深的学问。
他说柴米油盐酱醋茶里面哪有什么高深学问,他认为他就是贴近百姓的,市民读者的趣味和需求,来办报纸副刊。
因为什么?
刚才咱们前面讲过,就是他和成舍我的这种办报的想法,是要靠自己的报纸来养活自己,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所以他们把读者当做衣食父母,要办一份大众喜闻乐见的报纸。
所以他们当时有过这样一种说法,说他们《世界晚报》有五大特色,其中之一,就是“副刊要迎合读者所需,刊登富有趣味的文字”,其实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我们以前很怕人家说有趣味,都讲道理,讲思想,实际上晚报的副刊趣味很重要。这个趣味里面包含了一种雅和俗的东西。不是说一说趣味,就是很俗,里边也有一些很雅的东西。比如说,他在副刊里边会发一些古典诗词的创作,会有很多人感兴趣,虽然那个时候新文化人都在提倡新诗,但是在广大的读者当中,旧诗还是很有趣味、很有市场的。包括他对于文史小文章的刊载,包括对北京,对京剧的介绍。所以他的好些内容实际上是迎合了北京市民读者的要求来办这个副刊的。
他的办报之所以成功,我觉得不管是叫它秘诀也好,或者策略也好,其实就在这里。
不受津贴
再来说说第四个问题,张恨水如何坚持办报的独立性,他怎么处理报纸与政治权利的关系。
我曾经说过张恨水,他的人生有八个字可以概括,就是
“不群、不党、不官、不商。”
他这一生,不管是什么时期,不参加任何党派,任何团体,也不做官,也不经商,就是坚持他自己独立文化人的身份。他是站在独立文化人的立场上来写文章来创作的。所以说他的独立性我觉得是很彻底的。
他和成舍我刚刚创办《世界晚报》的时候,他们在创刊号上就曾公布了自己的办报宗旨,叫
“言论公正,不畏强暴,不受津贴,消息灵确。”
这里边关键的是“不受津贴”这一条。
因为大家都知道要办报就要有投资,就要有钱。那么这个钱从哪来?刚才我们讲他们两个人办报的想法,就是要通过报纸自身来养活报纸。所以他们不接受任何方面的捐款。
其实当时要办一张独立的民间大众报是很不容易的。当时北京有几十种报纸,还有通讯社,类似这样的,他们几乎都领政府的津贴,都接受党派的赞助,我们前面说的那四大副刊[1],其中有些就是跟党派相关的,相当于党派的官方报刊。
所以它的资金来源主要不是通过报纸经营来取得的。
你像我们觉得印象里非常好的,比如说像邵飘萍的《京报》,他们也受接受政府的津贴。
而且北洋政府不是说一个政府部门给津贴,它有很多个政府部门都会给新闻记者或者报刊一些津贴,都不是很独立的报纸。
恰恰张恨水他们的《世界晚报》《世界日报》是不接受这个津贴的,他们全都靠自己,所以他们可以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一些看法,但是同时,他们又是一个低姿态的报纸。他们很少谈政治问题,他们不谈政治问题,不批评政治方面的大人物。
他们不批评大人物在政治上的主张,他批评的这些大人物的事都不是跟政治立场或政治主张相关的一些事,都是一些小事,他会拿来做调侃,其实是给大众一个调侃这个名人或高官的机会,他大致上都是这样的。
所以说他并不是不批评名人,不批评大人物,他在批评上是有所选择的,这样他能维持自己报业的生存和发展,实际上这是他们的一个策略。
实际上到了《新民报》抗战后期,他们也曾经提出了一个办报的原则,就叫做“中间偏左,遇礁即避”。后来张恨水到北京,到了北平办《新民报》的北平版,他作为社长和主编,也是坚持这样一个方针。
当时他在办的过程当中,后来也有人反映,北平的《新民报》有点这个偏右了,当时北平跟上海不太一样,跟南京不太一样,他们遇到的一些问题可能表现出来更尖锐,那么他每天写的社论,实际上是一种表态,他可能写的比较激烈或者比较尖锐,大家认为他可能就要偏右了。
平价面粉
现在来谈最后一个问题,怎么评价张恨水的时评文章。
我们知道张恨水是一个小说家,他写了很多小说,据说已经有一百多部,但是他同时也写了大量的报刊时评。
从《世界日报》《世界晚报》时候,这种短小,所谓《小月旦》,一直到45年以后,他回到北京,办《新民报》的北平版,每天要写一篇社论,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么看他的时评文章,他的时评文章有些什么特点?
他自己曾经有过一个表示。他说他写这种文章,第一是绝不标新立异,也不随声附和。我们知道新闻为了吸引读者,故意把话说得很绝对或者很尖锐,其实好多事是不必这样的,他就说
“处处要标新立异,大唱反调,这才不是一面倒。那末,新闻纸会成了反常的刊物,人民的希望,决不如此。反过来,偶然有和一般新闻或一般言论不同之处,那就是颠倒黑白,那又是教所有的新闻记者,都作应声虫,全中国有一张报纸就够了,何必东一家西一家呢?请问,全中国只有一张报纸,是不是能说老百姓全要说的话呢,我们《新民报》十八年来在新闻界略微有点地位,就是决不标新立异,也不随声附和。能说,我们就说,不能说,我们只好向读者抱歉,守着最大的缄默。”
他就是这样一种态度,所以他写的文章风格是平实朴素的语言,讲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实和道理。
在这里他不谈主义,不谈阶级,不谈党派的政治方面的是非优劣,只谈民生,谈老百姓对于安居乐业、休养生息的愿望,以及对平价面粉的兴趣。至于执政的党和在野的党,各分得多少政治部长的名额。既然老百姓并不关心,他们也就不做重大新闻处理。
所以就是说,他在办报的时候是这样一种态度,所以他写作的时候也是这样一种态度,他写出来的东西,是非常平实的,朴素的,讲道理的,他在《世界日报》和《世界晚报》的时候,有时候还带一点幽默和讽刺;那么到了《新民报》时期,他连这样一种这种调侃、讽刺都很少了,就是平平常常地讲道理。
我觉得这是张恨水文如其人的一种表现,他的时评文章最能体现他做人的风格。
好的,谢谢老师,我们本次采访到这里就结束了,听到这里,我相信大家心中的张恨水已经不再仅仅是那个写下民国女神冷清秋的张恨水了,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大家自己去翻书喽。
关注早茶夜读,从此读书有谱系。
[1]四大副刊:《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晨报副刊》,《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京报副刊》。详情请点击张恨水:我写小说是副业 | 江河&解玺璋·早茶夜读第138夜
更多……耶
回顾
「张恨水」
2018.11.12~2018.11.18
第一百三十五夜:《天上人间》
第一百三十六夜:《巴山夜雨》
第一百三十七夜:《啼笑因缘》
本期编辑: 江河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