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学大宗师:笔法十技(下)

古代书法大宗师在书写中,往往于细微处显出真功夫。

而这也正是专业书家与业余玩家的区别之处,不可不察。

如何掌握这些关键技法,与其他业余人士拉开距离?

我们(“书法入门”,ID:shufarumen)特汇集以下字例,以字讲法,给大家带来举一反三的学习之道。本文为下篇。

见字如面,如对大宗师。

必修经典笔法六

狼,孙过庭书谱。

此字最大看点在左边反犬旁,请看左上角转笔的处理,普通写法就是转个圈,孙过庭一开始似乎也是这样写,但是,快写到结束时突然来了个急刹车,搓笔急停又突然轻提,拉出细如发丝的连接,顺势走笔。

一连串动作迅疾果断,用笔精熟。最妙的是原本圆形的白空被挤压成两个白空,就像是被压住的气球,充满了张力,似乎随时都可能爆掉。

必修经典笔法七

米芾值雨帖

此字最大看点在线条的变化和行笔过程中的转折笔法。

首先,一笔书的线条从粗笔横画开始,折笔后竖画变成细线,再折笔后又加粗,进入环转用笔,这时,老米施展了他的绝活,一是线条粗细不断变化,二是转圈的过程中,不断使用折笔,改变了画圆圈的俗套,使线条、空间都变得生动而丰富起来,特别是白空的分割极为精彩,缠绕有致的线条分割出4个封闭、形状各不相同的白空,极为吸引眼球(如果数封闭空间的话,大家数数有多少个?眼睛有点花了)。

对比一下孙过庭的写法,米芾的精彩就更加显而易见。

孙过庭书谱

必修经典笔法八

寻,王羲之奉橘帖。

此字看点在折笔处写法,这里是典型的内擫用笔。

什么是内擫呢?请看此处的处理:首先,内擫主要体现在折笔处(特别是右边的肩膀),交接点出方是一个重要特征;其次,交接点笔画要有一定重叠部分,重叠越多越好,形成一个很结实的交叠面。

我们看寻字的处理,5处转折都是标准的内擫笔法,很方整,交叠面很厚重,右边肩膀都很结实。

对比一下米芾“里”的右上肩膀转折处写法,典型的外拓笔法,二者差异一目了然。

总结:学晋人书,必须从用笔细节下手,特别是标志性的用笔,一定要下大功夫,方能得其精神。古人临摹,多是抓细节和特征为主。

必修经典笔法九

杨凝式韭花帖

仿品

此字最大看点在门字框的处理。

亮点一:门字框右肩转折处,此当属外拓写法。作者特意泯灭圭角,外肩写的圆融而浑化无迹,外圆内方,笔法干净,过渡柔和自然,含蓄内敛,充分展现了用笔的韵味。

两点二:门字框的竖钩。钩最忌讳尖和薄,这里的钩法,内圆外方,圆润稳健,厚重不失灵活,美轮美奂。

再看一个赝品,仿的,两者毫厘之间,神采差之千里。

必修经典笔法十

王羲之奉橘帖

苏东坡洞庭春色赋

如,此字最大看点在右边的口。

注意看口竖笔后的连接,一个很轻巧的弹笔,游丝圆劲挺拔,与右边的横连接天衣无缝。

这笔的难度在于速度,要在快速运笔中精准控制提拉动作,并要自然承接下一笔,整个过程要一气呵成,不能迟缓犹豫,看起来轻松自如,这是作者功力强大的体现。

此种口子框的连接笔法在名家作品中很多,如苏东坡的“白”,是专业书家必需掌握的技巧。

必修经典笔法十一

怀素苦笋帖

“可”字写的非常简略,笔画疏朗散淡,似乎只写了一半,留下大片空白侵入字中,收笔戛然而止却意犹未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细读起来有几个特点:一是速度快,中间没有停顿,行笔果断。二是环转用笔圆而流畅,不能有折笔。三是线条有变化,不是从头到尾一般粗细。四是线条有弹性和力度,曲尽其妙。

总结:环转用笔是检验书家的笔法的重要标志,体现了用笔的灵活与情趣。

说明:此文根据众多资料汇编而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