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作家 || 晓瑜荣儿:李太平长篇小说《走过米仓古道》读后感

  

李太平长篇小说《走过米仓古道》读后感

晓瑜荣儿

  认识博学健谈的李太平,是在参加省作协新会员培训会期间。巍峨静谧的神禾塬积淀蕴藏了太多历史,在我们学习就住的常宁宫,所有学员展开了探寻研究,回味本真地进行辩论交流。李太平的古史和清晰的思路,饶有趣味地谈话,引起了大家对他的注意和赞赏。

  他腼腆而内敛,富有哲理的发言,无不是积累和经久学习的结果。当我有幸得到他的长篇小说《走过米仓古道》时,对书中人物故事,秦巴山地的自然景观,物产资源的丰富,贫穷且不断征服自然的山民,以及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和民间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翻开就舍不得放下。

  书中以秦巴山地的四郎坝为主,对其散在四郎坝周围的鸡冠崖、三杆旗、虎跳崖等五个大队的人文历史、山水景色、动植物、饮食展开了细致生动地描写。以赵凌云一家人的故事贯穿了整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历史变迁,人物命运的沉浮和人居环境的变化。

  作者笔下的秦巴山地,景色优美秀丽,鱼戏河中,四季更替,美不胜收。其物产丰富,人们的生活充满了猎奇和征服,在贫穷中找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在自然中找寻生存下去的乐趣。书中赵虎的父亲赵凌云医术高明,对于中药和药理的研究,体现了作者对于医学的涉猎和爱好;赵凌云学习割漆的整个过程复杂而艰辛,割漆人坚强的毅力,是一代代山民聪慧勤劳的缩影;赵凌云研究种植天麻,为人们带来的长期收益,是个人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人们富有创造力的劳作拼搏,对于秦巴山地的贡献。

  作者对于穷苦的描述,并没有过多使用直接的渲染,而是通过“二嫂偷鸡肉”这样讽刺而蔑视的目光,体现了小人物的悲悯和可怜。赵凌云割漆致富,收卖冰棍签盖新房,是很多人从艰难困苦中,摸索着前进的典型。赵虎第一个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时代的必然,更是人们思想巨变,不断适应改革开放意识和思维的改变,脱离贫困,走向现代化的又一典范。知识和人才,改变社会和自然,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重要条件。除了故事演绎,情节再现,碎片化地拼接以及镶嵌在其中的文化和歌谣,民间艺术和风俗,值得推敲和玩味,是很有嚼头的。

  作者对于生态环境未破坏时,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的画面,展开了一系列场景恢复。他详细描写了围猎时,一幅幅宏大而生动的画面,就像影视剧中变化莫测,残卷风云的争斗呐喊场面。那些“押角”“撵角”“等角”活跃在围猎场上的身影,那些被追逐的野兽,慌不择路,挣扎和灭亡,人们分享美食的快乐。生与死,乐与伤,在自然的淘汰,弱肉强食的法则中,岿然上演。自然环境没有遭到破坏的时候,一切快乐都来源于自然的馈赠,一旦环境和动植物遭到破坏,这些场景和人们向往的快乐,只能在作者的笔端流淌,而不是现实可以再次上演的。

  “狩号”等野猪,在窝棚焦急地等待,大家围在一起吃苞谷,山里的男人,多了一份勇敢和乐趣,是有别于山外的村民的。即使在贫困的时候,他们更多了一份大自然给予的馈赠。“蹬麂子”“雪地打野猪”“山洞打黑熊”,秦巴山地的乐趣和原生态的物竞法则,在开掘中自悟,自醒中保护,才有子孙后代更多的原生态呈现和轮转。

  在“撵赛”的劳作中对山歌,在忙碌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山民唱出的山歌诙谐而又风趣,他们很多人都可以即兴创作,大都是双管语,属于不太严谨的七言格律诗,其手法多有  赋、比、 兴等。民间小调《十劝姐》《小郎下四川等》内容饱满而情感丰富,朗朗上口且深得人心,增加了人与人彼此的交流和感情的深入,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和谐和美好。

  这里的人们善良,遵循着固有的传统和生存方式。比如漆棚,割漆人的生活枯燥而漫长,他们自己搭建的漆棚,里面有温暖的火炕,以及生活必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些靠山吃山的山民,上山采药时遇到阴雨歇脚,按照习惯就可以在漆棚做饭休息,临走时留下一撮黄连等,割漆人就知道扯药的来过;如果留下一根竹笋,就知道是掰竹笋的来过。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的山民,用自己的方式交流和彼此照应,是多么难能可贵。岁月变迁,人们应该留下更多传统美德,让温情永驻人间。

  作者描写婚丧嫁娶的风俗习惯,以及盖房、房屋上梁等带有质感的画面。比如房屋“断水”竣工时,师傅每一个步骤都混合着歌谣,从《祭鸡》《上云梯》《包梁》《飘梁》到最后《撒飘梁馍》等都有相应的唱调和歌谣。节奏感和浓重的仪式感,不同凡响。而红事结婚时的“支客”“正酒”“抄客 ”的具体细节和风俗习惯,同样浓重而热情。还有敬酒时唱的《酒礼》,给酒宴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以及别具一格的热闹场面。除了婚礼上的浓厚礼节,丧事也有很多讲究。要请端公先生“念经”,还要跳“端公”,在葬礼上唱得“孝歌”《大报恩》,对缅怀长辈,其内容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另外,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行“摆场子”也就是传说中的“摆阵”。有文场,什么猜字谜、鳖瞅蛋 、懒婆娘抢场、美女梳头等有趣的节目;而武场有狮子滚绣球、笑和尚倒立金钩、高空武狮等形式多样,搞怪稀奇的互动节目。让读者乐享其中,也看到了秦巴山地人民追求精神娱乐的细腻情感。

  秦巴山地丰富的动植物和中药资源,为国家和人民贡献了很多宝贵的财富。珍贵的熊掌,不可能再出现在如今的餐桌,熊已经被国家保护起来了。而那些留在书本上的苞谷菌、野猪、麂子、竹馏、板栗、野蘑菇、斑鸠、竹笋、臭黄金叶、土鱼等名贵而珍奇的动植物,让人们对祖辈走过的米仓古道的富饶,物产丰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文中如果能够觊觎人心,将内心地描写透彻见底,串联的故事稍作细节化表述,人物性格进一步提升空间,小说的客观真实,巧思构架和有血有肉的铺就,就更加耐人寻味。身为基层文艺工作者和作家,李太平的内心装着大爱,装着家乡人民和山水,装着美好的生活和寄望。书里的世界,远不及他精神的世界,更加精彩,并承载着未来美好的景致!

 

作者简介:李荣,笔名晓瑜荣儿,自由撰稿人,1982年生于旬邑。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检察文学》杂志特约编辑,《大秦文学网》签约作者,《红袖添香》中文网站签约作者,《西北作家》杂志签约作者。已出版画传《走上文坛的男人》和合集《旬邑诗人选集》。创作长篇小说《被拐的女人》、《卫校那些事》、《药店逸事》、《房奴八零后》、《崖洞鬼村》。从小酷爱文学,喜欢写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及小说等,在《咸阳日报》、《米》、《小小说》、《秦地》、《大秦文学》等多种报刊杂志发表过文章。

往期精彩链接

西北作家》招募签约作家

董信义:时令与岁月和星河的亲密(组诗)

王军乐:金鞭溪记

张忠报:最令我感动的那块蛋糕

陆旭辉:人生亦渐秋

朱文杰:武财神关公与山陕会馆

杨军:方寸之间观沧海

(0)

相关推荐

  • 知见诗社 |《米仓古道》——作者: 秦刚,诵读:段英

    插图画家:史国良(释慧禅) ▾  点击收听  ▾ 米仓古道 作者:秦刚 诵读:段英 古道绵延数千年, 关隘巍巍蜀道难. 南望群峰生乡愁, 北接汉中思长安. 萧何追韩两河口, 章怀太子望王山. 蜀门关楼 ...

  • 【福建】陈梓瑜《“明天会有好运气”读后感》指导老师:黄丽生

    <明天会有好运气>读后感 南门学校四年级 陈梓瑜 刚看到这本书时,我满脑子都在想:为什么是明天会有好运气呢?是什么好运气呢?那后天.大后天--也会有好运气吗?我的明天也会有好运气吗? 这本 ...

  • 【每日一题】西成高铁

    高速铁路弯道少,弯道半径大,大量采用高架桥梁和隧道,来保证平顺性和缩短距离.西成高速铁路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区.汉中平原.大巴山区和成都平原,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全线桥梁多达48座.据此完成 ...

  • 【西北作家/大赛作品78】李桂芬:流浪的沙蓬

    流浪的沙蓬 李桂芬 沙蓬成熟后,便随着风四处奔走,它是有根的.根在它生长的地方. 昨晚您又到我梦里来,您说"丫头,爹给你欠下了債,跟隔壁你三伯伯借了些零花钱."我大惊,从梦中醒来, ...

  • 【西北作家/大赛作品29】李秀丽:兵器(外二首)

    兵器(外二首) 李秀丽 如果你非要把我当成对手 那好吧 我接受你的每一次挑战 我欣然也感恩 谢谢你让我学会快乐学会锻造 我从不在意功利 但你的剑剑封喉招招致命 让我不得不研习武艺 我竟将自己修成吹发可 ...

  • 【西北作家/大赛作品23】李思纯:小五(小说)

    小      五 文/李思纯 1 小五又把她娘打了.她打娘的时候,天下着大雨. 小五也不是一开始起心要打娘的. 头两天她还求娘带着她去庙里找人卜卦,还跟娘说想吃娘腌的皮豇豆和泡菜,娘二话没说,愣是给她 ...

  • 【西北作家/大赛作品4】李凯:门和牙齿(诗三首)

        题字:周明,<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编审. 李凯诗歌3首 <门和牙齿> 他们总是,低头走着 一直不会担心 撞到行人或 ...

  • 西北作家 || 赵晓舟: 假如李十二活着

    图片源于网络 假如李十二活着 ■ 赵晓舟 李十二其实没有死,他一直活着,活在秦镇人的记忆里.时下,无论秦镇街上有多少家米皮店高悬正宗米皮的招牌,有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大家公认秦镇米面皮始由秦始皇年间 ...

  • 【西北作家/大赛作品55】散文:诗意小镇 (李晓菊/陕西)

    汽车沿着蜿蜒起伏的公路缓缓而行,来到美丽的彬州小镇--义门.这个古朴的小镇如同一颗散落民间的明珠静静地屹立在秋日的斜阳里. 走进义门小镇就如同走进诗词中的世外桃源.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亲眼所见,你就无法 ...

  • 晓风寒 || 荣塘阳泗村:桃溪邓氏承晋李

    出城西南到荣塘镇,不过二三公里便来到阳泗村邓家组.路边两排青松迎接,民居多是新式层楼,红瓦覆顶,亮丽伫立在灰蓝的天底下,格外富有生气.田野里只剩禾茬蔸,四季轮回进入天道,循环而往复. 徘徊中少见风烛残 ...

  • 【西南作家•快讯】张季次/著名作家晓苏、李发锁祝贺《西南作家》创刊三周年

    西南作家·快讯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著名作家晓苏.李发锁 祝贺<西南作家>创刊三周年 文/张季次(四川成都) <西南作家>创刊三周年座谈会主 ...

  • 西北作家 || 李思纯:情 人(小说)

    情  人 1 这是一个落入俗套的故事.故事本身无非用两个陈词就能概括,喜新厌旧,见异思迁. 陶说.彼时,她38岁.在东莞的一个小镇上度过了十年光阴. 她说要回上海看看父母,一去两月,再回来已是物是人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