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横向和纵向黏附线

人体一些部位缺乏浅层脂肪组织和深层脂肪组织。在这些地方,浅、深筋膜之间,有时在皮肤和浅筋膜之间,会出现黏附。

躯干前部这些黏附位点在肥胖人群中尤其明显,因为在缺乏浅层脂肪组织或深层脂肪组织的部位没有脂肪堆积。在肥胖者中,脊椎水平的骨性突起、髂嵴、手腕和足踝由于缺乏脂肪而易于触及。不同皮下平面之间的附着点可被定位,并且往往出现在人体的相同部位。黏附可见于横向与纵向平面。人体内的各黏附线将皮下组织划分为不同的“象限”。这些象限参与皮下组织的架构并很可能约束浅表血管、神经和淋巴引流管的分布与走行。

(一)纵向黏附主要的纵向黏附沿躯干前、后正中线走行。最重要和著名的融合线是腹白线。此处,皮肤、深筋膜和浅筋膜三层融合。沿着该线,皮肤黏附于深层组织面并将人体完全分隔为两半。

腹白线另一条类似的融合线是颈部和舌骨尾部的颈白线。然而,颈部的连接并不像腹部一样紧密, 通过小心地解剖,可将浅筋膜与深筋膜分离。颈白线和腹白线在胸部(胸骨上方)通过另-条较不明显的黏附线连接。胸骨上方的胸肌筋膜部分附着于骨膜和浅筋膜。

在背部,沿着脊椎可发现类似的纵向黏附线。脊椎上方,深筋膜通过许多坚韧的间隔附着于脊柱;L4尾侧是一个例外,此处胸腰筋膜穿过中线连接身体两侧。

胸腰筋膜脊柱走行区域缺乏深层脂肪组织,故其浅筋膜直接附着于深筋膜。浅层脂肪组织内坚韧的皮支持带连接着皮肤及深部组织面。在胸部,这些皮支持带数量繁多,彼此之间的距离不到1mm;腰区的支持带相对较少。在肩胛区周围,浅筋膜穿过中线连接身体两侧。在颅骨,帽状腱膜( 浅筋膜)沿中线附着于颅骨外膜(深筋膜),前方向鼻、鼻唇沟和颏隆突延续,后沿项韧带。在头部其他部分,这两层筋膜层被疏松结缔组织分离。四肢也存在纵向黏附。在大腿,沿着股外侧皮神经走行有一黏附线,该神经走行轨迹经由在浅、深筋膜融合所形成的纤维脂肪室。下肢的其他纵向黏附线沿着胫骨嵴,经腓肠肌两头中隔上方。小隐静脉在腓肠肌两头之间的浅筋膜内部走行,该处缺乏深层脂肪组织,所以浅筋膜直接与深筋膜连接。两层筋膜间形成了特殊的小室用于容纳小隐静脉。沿着腓肠肌黏附线,深筋膜借肌间隔与小腿深层连接,这也防止了小隐静脉的移位。

大腿筋膜在足跖和手掌区,由于深层脂肪组织完全缺乏跖腱膜和掌腱膜由融合的浅、深筋膜形成。此外,浅层脂肪组织稀少且皮支持带短而坚韧,内含将皮肤和深部结构紧密连接的垂直间隔。(二)横向黏附横向黏附分布于所有关节周围,尤其是关节屈面。深层脂肪组织缺乏,浅、深筋膜彼此附着。

膝前部解剖深筋膜常完全或部分连于关节囊和骨性突起。关节周围的浅层脂肪组织通常较薄,因此皮肤紧密锚于深层。这种皮下组织的结构使得皮肤能够紧随关节运动,且不会互相干扰。在关节伸面,浅、深筋膜之间通常存在皮下滑液囊以利于关节滑行。其他的横向黏附位于枕骨突起上方、耳屏前方、斜方肌下缘、第6肋和髂嵴走行方向、腹股沟韧带上方,以及臀大肌下缘。

腹股沟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