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解

《论语》新解(1)

【本系列《论语》的注释翻译,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杨伯峻先生。】

1.2 有子⑴曰:“其爲人也孝弟⑵,而好犯⑶上者,鲜⑷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⑸。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⑹与⑺!”

【译文】有子说:“他的爲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注释】

⑴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十三岁,一说小三十三岁,以小三十三岁之说较可信。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称字,独曾参和有若称“子”(另外,冉有和闵子骞偶一称子,又当别论),因此很多人疑心论语就是由他们两人的学生所纂述的。但是有若称子,可能是由于他在孔子死后曾一度爲孔门弟子所尊重的缘故(这一史实可参阅礼记 檀弓上、孟子 滕文公上和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至于左传 哀公八年说有若是一个“国士”,还未必是足以使他被尊称爲“子”的原因。

⑵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爲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音读和意义跟“悌”相同,音替,tì,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封建时代也把“孝弟”作爲维持它那时候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

⑶犯——抵触,违反,冒犯。

⑷鲜——音显,xiǎn,少。论语的“鲜”都是如此用法。

⑸未之有也——“未有之也” 的倒装形式。古代句法有一条这样的规律:否定句,宾语若是指代词,这指代词的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

⑹孝弟爲仁之本——“仁”是孔子的一种最高道德的名称。也有人说(宋人陈善的扪虱新语开始如此说,后人赞同者很多),这“仁”字就是“人”字,古书“仁”“人”两字本有很多写混了的。这里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这一说虽然也讲得通,但不能和“本立而道生”一句相呼应,未必符合有子的原意。管子 戒篇说,“孝弟者,仁之祖也”,也是这意。

⑺与——音读和意义跟“欤”字一样,论语的“欤”字都写作“与”。

【讲解】

这一节是个相当形而上的东西,讨论的内容包括了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看法的“道”,以及不同儒学大师均有不同说法的“仁”。

简而言之,有若认为,孝弟是仁的根本,一个人为人对父母孝,对兄弟悌,则就算基本上做到了仁,算是一个仁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样的人多半不会犯上作乱,自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就是仁了——所以孟子说,“仁者爱人”,换句话说,不轻易伤害人,就是“仁”。

我们今天理解这句话,要去芜存菁。因为儒家的根本是要建立一个等级森严的宗法社会,回到西周开国时期的那一套。我们不论这样做到底正确与否,也不论能否成功,因为如今的社会环境已成定局,非人力所能扭转。

所以,我们要从里头发现一些闪光点。

我们注意到,有若谈仁的时候,不是大而化之的讲述,不是开口就要你们为大家舍小家,恰恰相反,他与上一节相呼应的是,让你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庭做起,顾好至亲骨肉的关系就可以——孝与悌嘛。

可孝悌究竟是什么?

这里,我们需要厘清一个误区:孝与孝顺是不一样的。

论孝,《孝经》上说得明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看,孝到最后,又是为了自己的好。

孝,从根本上说,就是实现个人价值,从而让先人沾光啊。

而悌呢?

我们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出现问题,很多孩子对于处理人际关系很不擅长,就是因为没有悌的实习。

家庭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社会,父母类似于领导上司,兄弟姐妹则与你平日里来往的友人同事无异。悌就是让你与兄弟姊妹处好关系,彼此不要有摩擦和不愉快,这样你到了社会上,也同样能够学会跟人平等融洽地相处。

悌,从根本上说,就是学会跟人好好相处的本事啊。

如此一来,我们就清楚了,怎样算是做到了“仁”呢?第一,你要实现个人的价值,让先人以你为荣,第二,你要学会同人相处。

我们说,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从此可见一斑:为个人、为先人,你要想方设法实现理想和价值,可在那之前,如果你不懂得跟人相处,胸中的无限锦绣也没有施展的地方,这二者,是一体的啊。

这样才是进步地来看待仁与孝悌,而非让你拘泥于各种死板的规则,对父母百依百顺,对兄弟姐妹处处退让,活得不自在——做人吶,最重要的是开心呀。

《论语》新解(2)

【本系列《论语》的注释翻译,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杨伯峻先生。】

1.3 子曰:“巧言令色⑴,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僞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注释】⑴巧言令色——朱 注云:“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所以译文以“花言巧语”译巧言,“僞善的面貌”译令色。

【讲解】

上一节说的是“仁”,这一节同样是在说“仁”,只不过一正一反,恰好能够相互印证。

孔子这里说的,是“仁”的反面,也就是“什么样的人会缺少仁德”,答案很简单:花言巧语,笑里藏刀的人。

换句话说,说话说得尤其动听的人,我们需要警惕,因为他绝对不是对你好的那个人。

我们看看现实的例子。

经常听到有某某恋爱中的男女大吐苦水,表示“原先追求我的时候不是这样子的,说好摘星星摘月亮,现在摘了桃子,就没有后续了”。《大话西游》里有句台词说:“以前陪人家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 现在新人换旧人了,就叫人家牛夫人。”正是类似的意思。

所以,我们学到一点:面对追求者,海誓山盟信誓旦旦,话说得比唱得好听,甜言蜜语不要钱似的往外扔的人,多半不走心,也许有少数例外的,不过基本上都很可能在到手后大变脸。

但爱可不光是指恋爱,关爱、爱护、爱民如子……这些都算是爱。

政客的谎言可谓典型,嘴上说着动听的话,现实残酷无情地倒打一耙,这样的事情古往今来数不胜数。他们一定都会说到你的心坎里,然后刀子捅进你的心窝里。为什么?因为巧言令色的,是小人。对小人,你还指望他们表里如一实现诺言吗?

因此,孔子交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人没有仁德外,还顺便教了一些相人术,使你面对完全陌生的人群时,最起码能够明白应该警惕怎样的人。

这是智慧。

也是人性。

《论语》新解(3)

【本系列《论语》的注释翻译,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杨伯峻先生。】

1.4 曾子⑴曰:“吾日三省⑵吾身——爲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⑶乎?传⑷不习⑸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注释】

⑴曾子——孔子学生,名参(音森,sēn),字子舆,南武城(故城在今天的山东 枣庄市附近)人,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公元前 505—435)。

⑵三省——“三”字有读去声的,其实不破读也可以。“省”音醒,xǐng,自我检查,反省,内省。“三省”的“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上加数字,这数字一般表示动作频率。而“三”“九”等字,又一般表示次数的多,不要着实地去看待。说详汪中 述学 释三九。这里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的“三”只是巧合。如果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该这样说:“吾日省者三。”和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样。

⑶信——诚也。

⑷传——平声,chuán,动词作名词用,老师的传授。⑸习——这“习”字和“学而时习之”的“习”一样,包括温习、实习、演习而言,这里概括地译爲“复习”。

【讲解】

我们说,儒家的学问是入世的,是用以完善自身的,是关注生命的成长的,而曾子的这三省,正是典型代表。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别人做事情,有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完成吗?我们可能会觉得奇怪,替别人办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尽心竭力呢?因为这又涉及到人与人间的关系,是告诉我们待人接物的道理。做一件事,要么别做,既然答应了别人要做,就要十全十美地完成它。有什么好处?用时下流行的观念来说,这涉及到诚信度的问题。因为你每件事都尽心竭力,久而久之,大家就晓得,你是个信守承诺办事认真的人,形成这样的观念之后,对你个人有什么好处,不言而喻。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和朋友来往,有不诚信的地方吗?同样的道理,既然你确定这是自己的朋友了,就应当坦诚以待。我们说,一时骗人容易,长时间地骗人,基本没可能。人都是有警惕性的,头一次会上你的当,后面就学乖了。你再狡猾,在时间的磨洗下,终究会露出真面目。到那个时候,人人喊打,谁都会议论:和某某打交道要小心啊,这是个笑面虎。这样的话,你还能立足吗?所以说,这句是让我们有长远的眼光,固然,为了短时间的利益,我们出卖朋友,背信弃义,会有效果,但长远来看,得不偿失。

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有好好地复习实习吗?杨先生将习翻译为复习,但在我看来,应当还是实习的意思。儒家不会教授华而不实的屠龙术,讲究每一个知识都能够利用起来,对自己的发展有好处。所以很忌讳粗浅地学到后,没有活学活用。“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果教给你一个知识,你不能触类旁通,那我就不再教你了。为什么?因为你的知识是死的,无法被自己化用,成不了属于你自己的智慧。所以,每天学到的知识不在乎多,在乎你有没有“习”之,有没有真正利用起来。无论是微积分还是相对论,你一天不将它真正用起来,你就是白学了,难道不是吗?

这三条反省很有代表意义,无论是学生时代求学还是工作之后处事,都用得上。

我想,不妨每天晚上睡前花点时间实践这三省,不出几个月,一定会有良好的成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