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燕京社会学”专题合辑目录
专题回顾 ·
燕京社会学
2020年是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先驱林耀华、瞿同祖与费孝通三位先生的110周年诞辰,三位先生皆受教于燕京大学,与师长和同学一道,在1930-40年代亲历了燕京社会学矢志于社会学中国化之路的艰苦努力。从华北到西南边疆,燕京社会学以社区民族志为核心方法,采取实地调查与社会试验的方式,对内陆城乡社区、民族地区的人文生态进行了深入探究。吴文藻和他的学生林耀华、费孝通和瞿同祖等,以及诸多共此理想的燕京社会学人,不仅代表了早期中国社会学以通达的心胸理解域外社会学的眼光,也代表了以社会学的思路重看、重写中国社会的传统与变革的精神。燕京社会学人不仅为社会学入中国奠定了根基,他们所树立的学术典范和精神品格,又通过北大社会学的发扬,不绝于缕,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至今仍有待我们充分地尊重、认知和延续。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自今年秋季学期始,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燕京社会学派学人专题,一方面回溯他们的研究历程、学术渊源,另一方面,也针对燕京社会学的经典研究,以学术传承的眼光加以重新归纳、对照和编排,希望引发学界与读者的思考。
自7月份设立“燕京社会学”系列专题以来,我们陆续推出了瞿同祖、社区研究、杨庆堃、费孝通、林耀华、杨开道以及边疆民族志等七个专题,共计42篇文章。在此,我们依照微信推出的次序,将本系列专题的文章做一次回顾,希望有兴趣的读者能够借以对燕京社会学得到整体之了解。
本专题得到许多师友支持,提供文章选目、负责按语编写,他们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田耕、凌鹏,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侯俊丹、杨清媚,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傅春晖,以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三位同学解鸿宇、王思凝和贾宇婧等。我们在此谨对上述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
燕京社会学 合辑目录
1、瞿同祖专题
瞿同祖与赵曾玖,1936年,燕京大学
瞿先生在学术上是始终进取的。他是社会学出身,却首先在法律制度史上有所贡献;52岁时出版《地方政府》,标志着他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可以想见,这每一步拓展都要求他作出新的努力和付出。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努力并不是为了扩展而扩展,不仅仅是研究领域或学科的扩展,如同我在第一节中分析的,这种扩展始终围绕着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社会的追求,因此看似互不相关的研究成果在深层次是互补的。这种选题的眼光和自我要求体现的不仅是学人的自我追求,而且是学术的眼光和智慧。瞿先生的学术作品并不多,但凭着其作品的质量,在现有的、不利于其学术成果传播的学术体制中,他靠着其作品本身赢得了高度的学术声誉。这些都值得我们重新理解什么是学术,什么是事业。
—— 《在学术史中重读瞿同祖先生》/朱苏力
2、社区研究专题
燕京学派的社区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29至1937年间,许世廉、杨开道等燕大社会学系第一批华人学者,在北京北郊清河镇一带所主持的系列调查开启了这一传统。早期燕京学派将科学的社会调查视为政治治理-维持社会道德和国家财政-的技艺,因此尤为重视园艺学调查和定量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清河调查也从二十年代美国农村社会学(如Galpin)中借鉴了人文生态学方法。
费孝通先生
此后,提出“社会学中国化”的吴文藻也非常重视辨析“社区”内涵的传统并将之延续至杨庆堃、费孝通等燕京社会学第二代学者的方法论探索中。在融合人文生态学和功能论的基础上,吴文藻拓展了“社区”的外延,以社会类型来把握中国社会总体,并把早期调查对象由农村社区扩展至城市社区和非汉族群社区。
—— “社区研究专题”编者按
3、杨庆堃专题
杨庆堃先生,很多人称呼他Dr.C.K.Yang,我也一直叫他C.K.。C.K.和我早在1930年相识。当时我从东吴大学转学到燕京大学,他已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念了两年书了。我同C.K.是三年同住在一个房间的室友。我们一起搞社会学。当时我们志同道合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一个共识,一个一致的意见,那就是,我们的一生,要用我们的大脑,来积累我们的一点知识,来贡献于我们自己人类,特别是要贡献给我们中国人民。我们两个人在这一点上有共识。那么我们学甚么知识呢?大家一同来学社会学。我们要靠走社会学这条道路,在知识积累的上边来为人类作出贡献。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1979年3月15—18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召开社会学座谈会。
杨庆堃教授是1999年一月过世的。当时他的亲人未通知我。我们的老朋友陈郁立教授的夫人打电话同我说杨先生过世了。她加了一句话说:杨先生临死的时候要求亲属不要发布告,不要采取抢救的方式,所以未通知我。我听说后也很感动。我明白他的想法,是社会学家深刻的对人生的一个看法。学社会学的人一定很明白,我们的生命同我们社会的生命是有一个区别的。我们一个人,人生在世最多活一百年吧。在这一百多年里边所做的事情,它留在社会里边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传递下去,而且发扬光大。他叫我们注意,不要看他生物人的存在,不要看他生命的长短,我们要看他在这一生里边起的甚么作用,对社会作的甚么贡献。
—— 《走社会学之路,为人类做贡献》/费孝通
4、费孝通专题
青年费孝通在魁阁
魁阁的工作很快就开展起来,我在魁阁算什么脚色呢?可以说是个“小头头”或“大服务员”吧。在这里工作的人都不是在读的学生,他们是联大或清华的毕业生,是助教待遇;我在这里也不正式开课,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是不满意老的那套讲课方法一一先生讲学生听。我就学马林诺斯基老师的“席明纳”那套,用讨论的办法,由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提出问题,想出研究的路子,然后下到实际中去观察、调查,各人做各人的题目;过一段时间再集中起来,大家一起谈感受、念论文,我谈我的看法,他们讲他们的道理,互相争论、共同研究,无拘无束。我们研究的范围很广,比如张之毅跟我搞农村调查,田汝康到一家国营机器厂调查女工情况,谷苞研究地方社区、村子的行政系统……
—— 《暮年漫谈》/费孝通
5、林耀华专题
青年林耀华
《金翼——一个家族的史记》(三联书店,2015年)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复述书中的故事,一是要说明,普通人的社会生命全部都寄托于他的家族之中:“家庭就是这样一种生活圈子,是围绕着一个由习俗、责任、感情和欲望所精心平衡的人编织的强有力的网。”抽掉其中的任何一员,扯断他们之间得以维系的任何纽带,家庭便会面临着解体的危机。二是要说明,理解家庭的生命和命运,必须将考察的范围拓展至宗族乃至更为广阔的关系系统之中,才能把握其中的要害和意味;东林与阿水之间的争斗,非是两家间的较量,而是两族间的比拼,这需要从整体的乡村结构出发来理解。
—— 《家族本位的社会格局》/渠敬东
6、杨开道专题
1933年7月14-16日,第一次“乡村工作讨论会”在山东邹平召开,与会者60余人,来自党政机构、大学、科研单位、报社等部门。合影中的15人为各地乡村建设工作负责人,同时也是会议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前排自右至左为梁漱溟、章元善、魏朗斋、严敬斋、陈筑山、高践四、晏阳初、于树德,后排自右至左为:许仕廉、杨开道、梁仲华、李景汉、孙廉泉、瞿菊农、张鸿钧。
然则到底你们怎样去了解中国农村社会呢?我们走的有两条路,一条初中国历史材料的运用,一条是地方实际个例的解剖。不过在这两种工作没有实施以前,我们还得另有一种预备工夫。我们读了许多美国书本,得了许多美国观念,对于中国过去农村的解释,对于中国现在农村的解释是没有用的。因为中国农村还是中古农村,美国农村已是现代农村。要想了解中国农村的将来,我们必得借助美国,要想了解中国农村的过去和现在,我们去得向日本、印度、帝俄、十九世纪的法德诸国,十六十七各世纪的英国,也许上古时代的埃及希腊,中古时代的罗马帝国。天呀,要想达到这个理想,已经是一辈子的工作,还有什么功夫来研究中国呢!可是没有一点背境,没有一点比较,一天到晚瞧着中国,也是没有用的。
—— 《我为什么参加农村工作》/杨开道
7、边疆民族志专题
从吴文藻先生对非汉族团的民族志倡议开始,燕京学派就开始了将社区研究的方法运用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尝试。这种尝试,主要是基于功能理论的基础,希望将民族志社会学发展得更为全面。
摆夷家庭
1938年吴文藻离开燕大,在云南大学创建社会学系,在直面战时中国之现实的同时,又将燕京社会学研究中国边疆的理念前所未有地推进到第一线的田野工作中。燕京学派第二代中在边疆民族志中最有成就的两位学者,李安宅和林耀华,在西南后方的不同田野中,以非凡的毅力将燕京社会学的社会学民族志设想与甘南,川康地区的宗教与社会结合起来。在抗战时期的西南,出生于1910年代末的社会学子,在费孝通,林耀华等人的组织和亲身教导下,成为继承燕京社会学理想的第三代学人。
—— “边疆民族志专题”编者按
责任编辑:曹全友、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