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贺氏针灸临床案例选
头痛为临床常见症状,多指眉毛以上至后边枕部疼痛,可发生于头的全部或局部。
现代医学认为,头痛可为一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动脉炎性头痛、瘫痫性头痛,肿瘤性头痛,眼疾及鼻疾性头痛等。
【病因病机】头为诸阳之会,乃是“精明之府”。因此,可产生于内伤、外感及不内外因导致的各种疾病中。内伤者常见于肝胆火盛,胃中积热,痰湿内阻,瘀血阻滞,肝肾阴虚,阴虚阳亢等类型。外感伤寒、清阳受阻,脉道不畅亦可为头痛。如《伤寒论》云:“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头为人体之巔,易受风邪侵袭,如《兰室秘藏》云:“高巅之上,唯风可见。”故风寒之邪为外感头痛病因之最。他邪如湿、热可借风邪上逆犯头,以至气血不畅而发各种头痛。脑为髓之海,精明之府,赖肝血肾精濡养及脾胃中焦水谷之运化,精徵上承充于脑髓而头脑聪明。肝血肾精亏虚,髓海空虚,脉道滞涩不通为最常见虚性头痛。
过食辛辣或忧思过度,精气耗散或暴力外伤,血瘀络阻亦可导致头痛。
【临床表现】依头痛部位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亦各有异。
后头痛:头痛时作,痛连项背,遇风加重,项背酸楚。
巅项痛:巅顶疼痛,剧缓相移,干呕无物,口吐涎沫。
全头痛:整头隐隐作痛,缠绵不断,用脑则重。
血瘀头痛:痛有定处,刺痛不移,非治不解。
【辨经】
后头痛:多为太阳头痛,足太阳膀胱经:“其支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下挟脊、抵腰中……。”太阳主一身之表,外邪入侵,首犯太阳,故后头痛多为外感头痛。称为:太阳头痛。
巔顶痛:多为厥阴头痛。足厥阴肝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巔。”六条阴经中惟足厥阴上巔,足厥阴起于大趾,易于引塞上逆,上犯巅顶而致头痛、干呕、口吐涎沫,称为“厥阴头痛。”
全头痛:多为虚性头痛,表现为整个头部疼痛,多与少阴肾经、任脉有关。其性质为空痛隐痛。亦有痰湿阻窍的全头痛。其性质为头重如裹,沉重不清醒。
【治则】以通经活络,调和气血为大法酌情调理脏腑为辅。同时宜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取穴】依头部性质、其辨经之不同酌情选用适应俞穴。
后头痛:至阴为主穴。
全头痛:百会、上星、关元、中脘、足三里,酌情加灸法。
巔顶痛:四神聪、合谷、太冲。
【剌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酌情采用针灸三通法。
【病案举例】
例1 李某某,女,46 岁。
主诉:右侧后头痛5 年。
病史:5年前发生后头痛,时作时止,时轻时重,曾在医院神经科及中医科治疗未效。近来发作頻繁,头晕明显。低头时疼痛加重。食欲不佳,二便正常,月经正常。
望诊:精神欠佳,舌苔白。
切诊:脉沉细。
辨证:操劳过度,气血阻滞太阳经脉。
治则:通经络,调气血。
取穴:至阴。
刺法:以毫针点刺及气而止。留针30 分钟,每日治疗1次。
针刺即刻痛止,当时未犯。连续4 次治疗其痛告愈。
按:本病例虽非外感后头痛,实为膀胱太阳经气失畅所致,乃用至阴穴。
例2 张某某,男52 岁。
主诉:头痛连绵已有1 年余。
病史:1年前实发头痛呈隐痛不断状,伴头晕,经常感到头脑空痛如束,不能转侧,耳鸣如蝉,时轻时重,腰膝酸软。双手指及左下肢麻木。食纳呆,二便调。
望诊:神疲力弱,少言少语,舌苔白。
切诊:脉沉细。
辨证:肾气虚亏,髄海不足,脑失濡养。
治则:补肾添精,充髓活络之法。
取穴:百会、神庭、关元。
刺法:均以毫针刺法,施以捻转补法,诸穴针灸并施,针治每次30 分钟,灸20 分钟,隔日治疗1 次。
初诊时百会、神庭、关元以毫针刺法,百会加灸,治疗后即感头痛减轻。头脑有清醒之感,2 诊神庭加灸,病人诉头痛基本消失,头脑内有充实感。3 诊灸加关元以振奋阳气,上濡清窍,经治10 余次,诸症消失,临床告愈。
例3 高某某,女,15 岁。
主诉:头痛两个月。
病史:两个月前,因考试用脑过度。又值情志不遂而致头顶胀痛,时发时止,闷而不爽。夜寐欠佳,平素少食,二便调,精神可。
望诊:苔薄白。
切诊:脉弦滑。
辨证:脾胃失运,中阳不升,清窍失充。
治则:运化中土,益气升阳,聪化清窍。
取穴:神庭、合谷、中脘、足三里。
刺法:均以毫针刺法,施用补法,留针30 分钟,每日治疗1次。
2 诊时行头痛消失,仅感头脑不爽。3诊后诉头部胀感均消,夜寐好转。经与诊治,诸症皆消而愈。
【按语】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发病原因甚多,针灸治疗效果良好,尤以治疗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等效果显著,对因脑瘤、青光眼、颅内压增高等头痛有缓解疼痛作用。
笔者认为,头痛类型很多,辨证、辨经之认识也很多,应根据病人头痛性质、部位、舌脉等综合表象加以认识,进行辨证论治,选用针灸三通法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由于经络循行方向、部位与头部有十分明确的关系,故治疗头痛应首先从经络角度去理解,如经络循行方向、部位、病候等因素,从而决定选经选穴,由于头是“高巔之上,惟风可至之处”“头为清阳之府”,故易为外邪所伤,临床上凡急症病程短者多为实证,气滞血瘀于经脉导致经气不通。治疗需以通调经络,祛滞除瘀之法,依部位送经配穴,如后头痛多用至阴穴,前额痛多用内庭穴。
头痛日久必由经络不通导致内脏病变,或肝肾阴虚,或阳气衰微,或瘀血内停,或气血不足等,临床需审证汄辨。由于针刺的特点所在,风症不论虚实均有经脉不畅,经气瘀滞的病机存在,故在调整补益内脏的同时,不忘通经活络之法,以扶正祛邪,疏风止痛,活血化疲。
病例1 女性患者后头痛5 年未曾治愈,时发时止,其病虽已日久,但头痛以低头为重,实为经脉阻涩气血不达清窍而致,脉次细为气血瘀滞不畅无力鼓动所致。头后部为足太阳循行所过,故用至阴穴及气而止。至阴为太阳之井“井主心下满”,凡诸“满”症均可用之,数诊而愈。此类属粗辨为虚,细辨为实的病例,临床可举一反三,推而用之。
病例2男性患者头痛1 年,审证求因以脏腑辨证为主,其症为肾虚脑海失濡所致。故选用百会、神庭、关元针刺加灸法得效。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共6 条经脉与督脉会于百会穴。督脉具有振奋阳气,调整肾脏之作用。应用百会加灸以升阳健脑。益肾充髓。神庭亦为督脉之穴,为神气集聚之地。
常与百会相伍以醒神、安神、升阳益气为效。关元为经脉之穴主一身之阴,善补背添髓,施灸法以鼓舞阳气。阳气充盛,髓脑得养,头痛则止。
此例为脏腑气血虚弱为本、头痛为标之症,故以补正之法取效。
综上所述,治疗头痛一症,首先应认证、辨经,据病之虚实选经配穴,或补或泻或综合应用才能取效。此外,选用适当刺法、治法,亦需加以酌情应用,非一法一方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