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孔子的“四毋”与“叩其两端”的重要性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1章。我们要充分认识孔子“四毋”与“叩其两端”的重要性。另外,著名的文句还有:“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9.1
【原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评析】
孔子非常重视精神价值的追求,“子罕言利”,说明孔子对“利”的轻视。在《论语》书中,我们也多处见到他谈“利”的问题,但基本上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可以说孔子很少谈“利”。此外,本章说孔子赞同“命”和“仁”,表明孔子对此是十分重视的。孔子讲“命”,常将“命”与“天”相连,即“天命”,这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还讲“仁”,这里其思想的核心。
9.2
【原文】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译文】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评析】
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从人才学的角度来看,孔子属于通才,而不是某种特定的专门人才。孔子的学识修养已经广泛涉及到哲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人才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因而我们很难从某一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孔子是一个什么专家。
9.3
【原文】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文】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作法。(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于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的作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评析】
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纯:丝绸,黑色的丝。俭:俭省,麻冕费工,用丝则俭省。拜下:大臣面见君主前,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泰:这里指骄纵、傲慢。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作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作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跪拜问题涉及“君主之防”的大问题,与戴帽子有根本的区别。
9.4
【原文】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不主观猜疑,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
【评析】
“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人生只有杜绝这四种弊端,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思维的优化,避免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才能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做一个真正广采博取的集大成者。
9.5
【原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评析】
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孔子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已不是第一次。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9.6
【原文】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评析】
作为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自己的老师是天才,是上天赋予他多才多艺的。孔子为人非常谦虚,实事求是,他说自己少年低贱,要谋生,就要多掌握一些技艺,这表明,当时孔子并不承认自己是圣人。在孔子看来,君子务道不务器,卑贱者务器,因为他年轻时地位卑贱,这才学会了很多谋生的技艺。
9.7
【原文】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文】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去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评析】
牢:郑玄说此人系孔子的学生,但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未见此人。这一章与上一章的内容相关联,同样用来说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
9.8
【原文】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评析】
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但他重在经世济国,而不注重追求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有乡下人问他某个具体问他,孔子就可能回答不出来,这也是“不知为不知”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实际上,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从思维方法的角度来看,“叩其两端而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含义。亚里士多德在《尼可马可伦理学》就从这种方法入手,分析了人的个性如何叩其两端而达到中庸的。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自负是过分,自卑是不足,而自信就是中庸;鲁莽是过分,怯懦是不足,而勇敢就是中庸;挥霍是过分,吝啬是不足,而慷慨就是中庸……
责任编辑:孙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