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记忆也可以是一种资源或力量 ——《创伤与记忆》│ 书海遨游 No.18087
书海遨游 No.18087
创伤记忆也可以是一种资源或力量
——《创伤与记忆》
推荐程度:*****
(了解SE必不可少的一本书)
原书阅读:198分钟
本文字数:1,939
本文阅读:6分钟
这是一本身体体验疗法(Somatic Experiencing,SE)的进阶书。进阶的意思就是需要对列文先生的身体经验疗法有所了解或者最好有些应用基础,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这本薄薄的书在说什么。
创伤治疗的方法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比较流行的有:“麦斯麦催眠术、催眠、分析、暴露、身体经验疗法、眼动脱敏与再加工(EMDR)和各种’能量心理学’”,而不得不说SE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果我们从标题来解读,这本就是在讨论SE如何从记忆这个视角入手去面对创伤。
记忆是由外显记忆(陈述性记忆、情境记忆)和内隐记忆(情绪记忆、程序性记忆)组成。同时“程序性记忆的存在(在普通的意识觉察之外)是临床中处理创伤记忆的关键。”
对于创伤来说,“普通记忆(会随时间改变和衰退的生命故事)和创伤记忆(再现的身体感觉与动作,伴随强烈的恐惧、羞耻、愤怒和崩溃等消极情绪)之间的差异是负责建立“自传式记忆”的大脑系统损坏的结果。”“而且创伤威胁会被感知为发生在此时此刻。”
进而“来访者被铭刻在大脑和身体上的痕迹所困住,这是一种程序性和情绪记忆,它们掌控着人们的情绪、心境和行为。”
所以在了解程序性记忆的行为模式(习得的运动技能、趋近/回避的倾向、生存的本能反应)之后就可以利用SE的滴定、摆动技术来进行“重新协商”。
按照列文先生说的就是,“通过身体体验疗法进行创伤的重新协商,我运用’摆动(或摆荡,pendulation)’的概念来描述身体感觉或情绪在扩展和收缩之间转换。”
SE里面最重要一个概念就是“摆动”,即“接触自己内在的感觉,通过意识到自己会因感受而幸存,从而学会忍受这重感觉;接下来又刻意让自己回到安全的模式里。”
按照范德考克博士说的就是,“只有当我们有能力退后一步,观察自己,降低感觉与情绪的强度,并激发自己身体的防御反应时,我们才能够学会修正那些牢固的、不适应的、自动化的生存反应。如此,让那些挥之不去的记忆得以安放。”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列文先生倡导的SIBAM模型(Sensation感觉、Image意向、Behavior行为、Affect情感、Meaning意义)中也很容易看出SE的风格。相较于传统心理学的“知情意行”基本认知来说,在“知”部分,SE会更加细化成感觉和意向。尤其是感觉部分(肌肉运动知觉、本体感觉、前庭觉、内脏感觉)会比常用的应用心理学技巧更为关注身体的语言。
或者我们可以看到的趋势就是心理研究已经离不开身体的认知,不是我们要身心合一,而是身心本来就是合一的。
列文先生也非常坚决的表达了一个相关观点,“在任何治疗中,最为重要的语言是'觉察它’和'观察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让你观察自己的内在过程,会激活联结情绪和理智两部分大脑的回路,这是已知的个体有意识地重构大脑知觉系统唯一方式。”
书中除了理论部分,还有两个大案例也非常精彩。以前我都是反复看视频去揣摩大师的手法,而这本书则是大师自己在解释过程。相比逐字稿来说,虽然信息量不够大,但要点都说的很清楚,加上大量的视频截图就更清晰了。
进一步说,对于14月大的杰克都能够用这种思路去治疗,也是拓宽了对SE的认知。只是在于后背的那第一次定位是如何做到的,为什么选择了后背?只是因为胃反酸的原因吗?这个问题仍然困惑着我。
而在战后PTSD的雷的案例,明显用了EMDR的手法,“眼睛的运动是定向反应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眼动疗法也是一种“解耦合”的过程。同时这也是在说明在治疗中是不分派系的,虽然列文先生是以SE为主,但不代表他不能借用EMDR的手法。
看到最后,会提到其它不同方式的疗法,而且有意思的是,几乎每本SE书都会提及暴露疗法,或者说是疏泄(Abreaction)治疗,包括延长暴露(Prolonged Exposure),乃至还有催眠里面的一些疗法。而列文先生反复强调区别于这些疏泄治疗,SE最大的不同在于“出发点并不是’忘却’创伤带来的过度记忆,而是重新排列和创造新的体验,不同于过去那些崩溃的情绪和绝望的无助感。”
进一步说,“记忆消除会创造怪异的结果,在缺少有意识的反思和学习的条件下,人们注定会重复他们的痛苦和错误。”
所以“记忆的内容和结构都随着我们的生活进程而发生变化。”,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忘掉创伤本身,更多的是建立一个新的学习和体验,以此创伤记忆也会融入到普通记忆之中。
具体操作层面就借用列文先生的总结,“身体体验疗法是通过支持和赋能的方式,在滴定剂量的条件下唤起来访者的内部体验,对令人不安的情绪、创伤型的内隐和程序性记忆’降压’/'去毒’。”
而其中最关键的操作要点是,“在’重新协商’的过程中维持中低水平的激活是十分重要的。”“创伤记忆必须在一个相对平静、安定和当下(此时此地)的体验平台上去接触。”
或者说以此我们也应该对创伤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也许创伤记忆也可以是一种资源或力量。就像亨利·沃德·比彻所说:“痛苦降临,不是为了使我们悲伤,而是让我们变得清醒;不是为了使我们难过,而是让我们拥有智慧。”
2018-8-3
彼得·列文 / Peter A. Levine
“每日糊图”:
每天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
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以此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月一片”:
每月挑选一部当月最喜欢电影,做些感想和评价,推荐给大家。
大家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中找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留言反馈。
伴你一起
浸在消逝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