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衰亡记1——太阳是怎么升起来的

托卡马克之冠

不首先使用种族歧视和双重标准10-26 13:55

前言

当代中国,是一个立于海洋之上的国家。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经济活动和社会运转在相当程度上维系于万顷波涛,海洋与航线是中国经济版图、社会版图、政治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中国社会的绝大多数人依然习惯于工作,居住,生活在自己的城镇和居所中,海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始终是一个相对遥远而陌生的概念,大多数社会公众对海洋的认知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海洋生物纪录片和沿海旅游度假区的程度,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对外经济依存度相当之高的国家而言,我们的衣食住行和行为举止,实际上处处体现着一个与海洋相伴相生的民族所应具备的主要特征,比如中国社会对进出口行业的依赖,对海鲜的追捧,对燃油的大量消费,对汇率的关注,一个住在深山一辈子没出过省的农民,他驾驶的农用车所使用的燃油可能来自沙特,他使用的化肥可能包含着加拿大的钾,他使用的手机有着来自韩国的芯片,他抽的烟可能是来自古巴的烟草育种,他喝的可乐来自美国,他穿的衣服含有来自日本的化纤,一个一辈子没见过大海的人却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海洋环境中。

历史上曾经闭关锁国,高度内向的中国,如今却是一个漂在商船上的国家,进出口行业在中国的经济活动和就业中占据了半壁江山,绝大多数对外贸易通过海洋完成,一半以上的石油消费和大部分铁矿石来自海路,就连前段时间煤炭价格上涨,供电出现缺口时,用于救急的哈萨克斯坦煤炭都是从海路运到宁波(你没看错,内陆国家的煤炭从海路运到中国),我们绝大多数的发达产业,最精华的经济地带,最繁荣的都市,最兴旺的市场几乎全都聚集在沿海地区,海洋占据了中国经济版图中的60%以上,我们生于大地,我们兴于海洋。

中国虽大,面对海洋,我们早已无路可退。

为什么说中国的事要论英国的理?一方面这是我个人微不足道的小小兴趣,另一方面,英国是世界所有主要政治力量中最依赖海洋实现兴盛和崛起的,其它传统强国的兴盛过程中也有海洋的参与,但没有哪一个像英国那样倚重海洋,以至于海洋成了英国身上的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刻板印象,让我们很多人都遗忘了中古时代的英国是依仗着本土的自耕农才发家的,看似纵横四海的美国对海洋的依仗其实要远远小于英国,甚至小于中国,因此英国的经验对于每一个有志于和正在通过海洋兴盛起来的国家都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

为什么要谈英国的衰亡?因为我个人认为,一个帝国在衰亡时往往最能展现出自身的基本特质,因为兴盛和崛起时,时运和矫饰往往如影随形,你可以用一万种说辞来解释它的成功,这些东西是准确研判一个文明,一个帝国时的干扰因素,但是衰败的时候,那些外壳上花枝招展的装潢会被层层剥离,也只有在这种时候,内里究竟是钢筋混凝土还是砂子夹毛竹才能一目了然,所谓时穷节乃见,残局最显功力。

欧洲人为什么变得如此强大?或者说,为什么他们能轻易踏上亚洲和非洲的土地,无论是开展贸易还是进行掠夺,为什么亚洲人和非洲人未能踏上欧洲人的海岸,并在欧洲的港口建立,然后在制定法律呢?要知道,把他们带回去的那阵风同样也能把我们带到那里。

——《拉塞勒斯》

榜样的力量

谈论英帝国的衰亡, 必须先讨论英帝国的崛起,因为只有理解了一个帝国的力量构成,才能正确解读其衰亡原因,历史上衰亡的帝国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构成其力量的核心因素衰落或者消亡,导致了其力量难以维系,进而导致帝国的毁灭。

我将用两到三个章节来分别简述英国的崛起路径和英帝国的力量特征,以此作为解读英帝国衰亡路径和衰亡原因的钥匙,话不多说,以下开始正文。

今天我们谈论起昔日的英帝国时,都会提到一个概念——日不落帝国,这个措辞形容的是英帝国幅员辽阔,横跨四海,每一个时区都有其领土和势力范围,以至于日不落帝国几乎成了英帝国的代名词。

但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英帝国实际上并非第一个日不落帝国,世界上的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西班牙帝国,这个帝国的西班牙部分通过大规模的海外探索、远征和殖民行动建立了横跨整个地球几乎所有时区的庞大领土,时任西班牙国王同时又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卡尔五世(也翻译为查理五世)曾放言:“在朕的国土之上,太阳永不落下。”日不落帝国一词即起源于此,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麦哲伦就是在他的资助下才开始了那次环绕整个地球的伟大航行。

卡尔五世,因其治下领土广袤而被称为“世界征服者”。

今日的西班牙是世界政治版图中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它甚至在欧洲债务危机中一度被称为欧猪五国,其综合国力微不足道,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主要政治力量在参与地缘政治的时候会考虑西班牙的态度,它只能在欧盟框架内通过紧紧追随德法的对外政策才能发出一点声音,这种衰落的现状导致很多人下意识的忽略了一点,西班牙是大航海时代的发起者,欧陆的第一个世界性强权。

早在哈布斯堡家族尚未入主西班牙的15世纪时期,时任西班牙女王的伊莎贝拉一世就资助意大利人哥伦布携带着交给中国皇帝的国书向西远航,企图找到一条从海路通往中国的道路,严格来说这个思路是正确的,因为在向东通往中国的陆上商路被中东和小亚细亚的穆斯林所阻断的情况下,要前往中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向西走海路,按照当时的最前沿学术成果地圆说所述,世界是一个球形,那向东走不通就只能向西走,反正只要一条道走到黑,总能找到前往中国的路,据说那个遥远而神秘的远东帝国盛产丝绸和香料,遍地是黄金和翡翠,凯撒曾经身着紫色丝绸长袍走入剧场而引发全罗马轰动,这个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欧洲君主前往传说中的远东,去寻觅那些远方的财富。

当然我们都知道,哥伦布没能到达中国,但他找到了美洲,从此开启了欧洲的大航海时代。

今日的我们仅凭书本上的介绍是很难直观理解当时西班牙帝国在欧洲如日中天的声望的,西班牙帝国在南美的广大地区摧毁了当地人的反抗,建立了殖民统治之后,把无以计数的黄金白银一船接一船运往西班牙,与这些黄金白银一并到来的还有南美的各种土特产,例如可可,咖啡,烟草,古柯叶,辣椒,这些东西伴随着西班牙的商船开始走向世界,在那个年代,西班牙的港口城市塞维利亚就如同今日的上海,是那个时候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枢纽,西班牙显贵中的时髦人士和通过海外殖民贸易发达起来的市民阶层在这座繁荣的都市中尽情享用地球另一边的特产,相当一部分西班牙人已经开始饮用糖和古柯叶提取物制成的混合饮料——这可以说是最初的可口可乐,要知道可口可乐的原初配方里是含有古柯碱的,另外吸烟也成了一大嗜好。

这里要重点提一嘴秘鲁的白银,西班牙帝国殖民南美之后,很快就在秘鲁波托西发现了巨大的银矿,狂喜的西班牙人认为这是上帝因他们对天主教的忠诚而赐予的恩惠,于是开始对秘鲁的白银进行大规模开采,这些被开采出来的白银中相当一部分被铸造成了银币,西班牙银币随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人在全世界的贸易开拓而在全世界广为流通,这种银币在中国有着相当的知名度,当时的中国人发现这些说着一口听不懂的奇怪方言的洋人似乎总是有着用不完的银币,他们对丝绸、茶叶、瓷器、香料的饥渴似乎永无休止,于是中国人开足马力养蚕缫丝,用如山的丝绸去填满欧洲人的胃口,同时把那些刻着“掐丝样银纹”的泰西银币揣进腰包。

出口贸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汇率生意,炒汇客其实自古有之,明朝的金银比值和同一时期的欧洲相差极大,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间,16世纪中期,由于波托西银矿被发现,这座银山银海让欧洲的白银价格像拜登一样一泻千里,欧洲金银比价当时长期维持在1:12,甚至一度下跌至1:15,而到了16世纪末,广东地区的金银比价也才刚到1:5.5,于是炒汇客们来劲了,不断的把大批白银拿到明朝兑换成黄金,然后把这些黄金再拿到欧洲换白银,一转手就是几倍的暴利,这让巨量白银流入中国。

那个时候的中国几乎处于一个人在家中坐,白银天上来的环境中,作为一个白银矿藏并不丰富的贫银国,中国却凭借流入的白银建立了银本位的财政、税收和货币制度,这些白银中相当一部分便来自于秘鲁的矿坑,另外,原产南美的辣椒通过西班牙商人传入中国,中国人对这些能结出红彤彤果实的植物爱不释手,很快便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广为栽培,后来不知道是哪位小天才体内的神农DNA动了,把这东西入菜调味,从此以后,中国人无辣不欢,本土的辣味香料茱萸反而有些落寞了。

当时的中国就是一个白银黑洞,就像现在的中国是一个美元黑洞一样,按英国人的统计,在1631年西班牙帝国从菲律宾经澳门输入中国的白银是1400万两,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从永乐元年(1403年)到宣德九年(1434年),这31年间,中国本土生产的官银还不到1631年一年从菲律宾输入的白银的一半。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始,世界的银产量大约是23000吨,其中美洲就占了17000吨,这其中有超过5000吨流入了中国,当时在江浙福建一带纺织业因巨量白银资本的流入而获得极大发展,最鼎盛时纺织业和相关运输业雇工据说达百万之众。

因此永远不要认为中国没有参与大航海时代,中国不仅参与了,而且还是其中的一个重量级角色,至于后来的闭关锁国乃至沿海退界,寸板不得下水,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西班牙银币的一种,在收藏界被称为双柱西班牙银洋

流入中国的西班牙银币,上面有哈布斯堡家的纹章

如此无穷无尽的黄金与白银,足以让任何一个欧洲君主半夜嫉妒的啃指甲,彼时西班牙帝国在欧洲的声势如日中天,以至于荷兰人通过八十年战争的浴血拼杀,整个国家打的十室九空,好不容易才从帝国中独立出来后,也依然不敢公开顶撞西班牙,世界上第一首国歌,荷兰国歌《威廉颂》中第一节就有一句“西班牙的国王,我永远尊重。”荷兰都独立了还要这么唱,西班牙帝国积威之盛,可见一斑。

天下帝国一大抄

我们今日谈起欧洲国家在近代的殖民运动时,都会谈及倾销市场、原料产地、地缘节点、势力范围等因素,但是这些概念本质上都是后世总结出来的,大多数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活动最初的目的非常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找金子。

西班牙帝国海外殖民对欧洲人最大的震撼就是无穷无尽的黄金白银,这空前的财力让西班牙帝国几乎可以做任何事,例如英国人吹牛逼的击败无敌舰队,实际上英国击败无敌舰队一般特指1588年的格拉沃利讷海战,英国海军司令查尔斯·霍华德和英国传奇大海盗德雷克指挥英国海军在此战中击败了无敌舰队,但无敌舰队只是被击败,并没有被摧毁,随后无敌舰队在向北航行的过程中遭遇风暴天气才受到严重损失。但要注意,此战未伤西班牙帝国根本,西班牙人很快吸取教训,凭借雄厚财力迅速改革海军,改变战术,放弃传统的接舷战,为舰队装备大量重型火炮,凭借重建后的无敌舰队在1591年的佛洛雷斯海战中还以颜色,不仅击败了英国海军,还击沉了英国海军名将格伦维尔乘坐的传奇战舰“复仇”号,重夺大洋霸权。

无敌舰队没了?那就再造一支更强的。有钱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实际上英国的对外殖民起步非常晚,它在17世纪中期才第一拥有了一块比较大的完整,也就是1655年成功通知牙买加,此时的英帝国只是不列颠本土,加勒比海的几座小岛,牙买加,北美东部的一些经营不善穷困潦倒的庄子和印度的几个码头,这和西起马德里,东到马尼拉,囊括秘鲁和墨西哥的西班牙帝国根本没法比,就是比西起马德拉群岛和圣多美地区,东到巴西,还在非洲,印尼,印度有大量贸易港口,还莫名其妙占了澳门并与中国有巨量贸易往来的葡萄牙也没法比,当时在欧洲人眼里,物产丰富,金银遍地的南美才是好地方,北美那种刁民遍地,荒野万里,三天两头乱刮龙卷风的地方属于典型的穷山恶水。

那个时候世人对美洲的观感和今天刚好是相反的,我们现在都觉得北美怎么怎么好,这主要是因为有美国这个大王八趴在北美,而南美除了毒品就是黑帮,要么就是政变,反正没有什么好东西,但是那个时候的欧洲人反而觉得宁要南美一张床,不要北美一间房。

16世纪欧洲人的世界贸易地图,可以看到欧洲人对南美,非洲,东亚,印度,东南亚都进行了精确化测绘,至于北美则大片地方一片空白,为啥?因为穷山恶水的不毛之地有啥好测量的?

15世纪末,教廷发出公告,把教廷所属美洲贸易转给了西班牙,把教廷所属亚洲贸易转给了葡萄牙,葡萄牙人获得了糖和香料,西班牙人获得了黄金和白银,信新教的英国屁都没捞着,只能抢劫西班牙宝藏舰队才能维持的了生活这样子。

英国人太渴望黄金了,为了找到黄金,西班牙做啥他们做啥,亦步亦趋的照抄西班牙的行为,试图通过抄袭西班牙以获得西班牙式的荣光,在哥伦布找到北美三年之后,英国国王亨利七世向威尼斯航海家约翰·卡伯特发了许可证还给了大笔资助,要他去当英国的哥伦布,当然最后这笔投资基本打了水漂,英国人心心念念着美洲“黄金国”的传闻,不屈不挠要找黄金,当时英国人认为,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俩天主教国家是教皇的帝国,而我英国是新教的帝国,既然天主教帝国能找到黄金,那我新教帝国凭啥没有黄金,你去南美找,我就去北美找,我就不信我找不着。

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矿脉的走向和你信哪门教是没关系的,你再怎么念经,没有金子就是没有,经书是拿来给人看图一乐的,不是拿来办事的,英国人一样崇洋媚外过,假如你是一个16世纪的英国穷光蛋,你也会精西班牙,你也会想办法偷渡到塞维利亚去黑下来,然后给菲利普老爷家刷盘子,并且会努力学一口马德里腔的西班牙语,信天主教信的比西班牙人自己还虔诚,让自己的子女去南美找个正经营生,花半个月的积蓄就为了尝一口巧克力,毕竟这可是哈布斯堡家的御膳呀,还用银碗装着,比low逼的英格兰腌咸鱼优雅贵气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这是社会心理层面的找金子狂热,物质层面的找金子狂热则很微妙了。

淘金政治

英国有一个特点,君主的政治权力一直受到极为严重的限制,贵族、地主、平民、商人甚至是德雷克这种海盗都能在不同层面限制甚至挑战君主权力,贵族们彼此明争暗斗,你死我活,但是在限制君主权力,损国权以自肥这方面却出奇的一致,贵族如此,平民也不是省油的灯,早年有贵族搞英国大宪章,后来有农民搞掘地派运动,英国人砍自己国王的脑袋比法国人还早一个多世纪。

英王查理一世,1649年被砍头,荣获欧洲第一个被公开处决的君主这一头衔,超前法国一个多世纪

在这种政治权力有限,掣肘繁多,还没法随意征税的情况下,君主要想参与政治,要想维持王室靡费繁巨的支出,要想维持君主的体面,简单来说要想捞到足够的钱与权,就必须找一些政治以外的其它方法。

换言之,绕过政治搞政治。

赞助殖民、投资学术和入股产业就是方法之一,英国王室素来都非常热衷于通过赞助一些非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层面的事务来插手政治,政治并不总是发生在法律条款和议会表决中,能够对社会形成足够互动关系的社会事务都是政治,英国君主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英国王室虽然看似极少参与政治,但总是热衷于赞助学术,保护文艺,投资产业,甚至庇护罪犯,例如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就入股了传奇大海盗德雷克的海盗舰队,并资助和庇护莎士比亚的文艺创作,还有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他进行生物科学研究的伟大探索就获得了大量来自王室的资助,另外诸如牛顿,霍金等著名学者,其学术所需也多有王室的影子。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听莎士比亚汇报工作,有传言莎士比亚的部分作品实为女王捉刀代笔,女王本人非常博学,曾亲自翻译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的手稿,在那个年代,女性被认为人格和智力上不完整,因此学术成就不被认可,只能匿名或者找马甲,即使是女王也一样,莎士比亚据说身兼女王马甲的职责

另外在殖民年代,一个英国人如果被判处死刑,只要罪责不是特别罪大恶极(例如叛国)就可以设法向国王写信求情,国王一般都会将其赦免,将死刑改判为流放,将其送往,澳大利亚就是这么来的。

当你可以绕过议会直接塑造社会时,你就用不着非得掌权了,谁提供了谁会治理,谁就是事实上的政府,就算是那些真正的掌权者,在你已经对社会施加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力的情况下,他做出任何决策时都必须咨询你的意见,此时,你用不着掌权,一次下午茶会就能解决大多数问题,影响力很多时候可比权力好用多了。

所以每次看见有人说英国王室是吉祥物我就觉得好笑,日本那位才是真吉祥物,英国王室的很多姿态,很多行为都在微妙的传递着王室不可忽略的影响力和态度,举个例子,女王给你写信,是手写信件,还是薇铁手用的那种老式打字机打出来的信件,还是数字印刷机印刷出来的信件,这三种方式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不是在英国政坛摸爬滚打过的老油条是品不出那个意思来的。

嘉靖帝从不上朝为什么能够把持朝政?一样的道理。

英国王室疯狂资助殖民运动的相当一部分目的就是为了在无法随意征税的情况捞钱,因为只要王室资助的勘探活动找到了财富,那么那些财富就是王室私财,议会无权过问。1503年,亨利七世资助布里斯托尔的休·埃利奥特出海找金子,据说他抵达了加拿大。

1574年,王室资助理查德·格林维尔爵士探索南美最南端找金子。

1577年,王室资助佛朗西斯·德拉科爵士去南美找金子。

1576、1577、1578年王室资助马丁·佛罗比舍找金子。

1606年,王室资助托马斯·盖茨爵士和其他一大堆探险家去弗吉尼亚找金子。

1607年,王室再次资助沃特·科普爵士去弗吉尼亚找金子。

1618到1621年,王室连续三次资助去冈比亚找金子。

然而都没有金子。

英国人对于美洲一定有金子的偏执已经到了不理智的地步,例如沃特·罗利勋爵的著作《广阔·富饶·美丽的圭亚那帝国·以及黄金国玛诺的被发现》里就说:西班牙之所以伟大,与塞维利亚的繁荣贸易并无关系,而是因为西班牙人在印度找到了金子。他本人也在1595年率军攻击了西班牙所属的特立尼达,并对当地的西班牙人进行了严酷拷打,目的就为了逼问出黄金国,西班牙人一头雾水,什么狗屁黄金国?

相当于英国人自己编了个都市传说,然后自己信了,还为这事去拷打西班牙人,礼貌西班牙人:你吗?

最后这位沃特·罗利勋爵为了找金子而袭击了西班牙在圣多美的领地,他儿子在战斗中被击毙,最后啥金子都没找到,只在西班牙圣多美总督的房间里找到两块金条,此事违背了他对王室的承诺,因为当时英国和西班牙签订了外交协议,双方停战,他承诺不和西班牙人搞摩擦,结果他袭击西班牙领地的行为破坏了和平协议,此事激怒了西班牙人,为了平息事态,国王詹姆斯一世只能处死沃特·罗利,他在上绞架的时候还在大声嚷嚷“我一直在找金子,目的就是为了国王陛下和追随我的人的利益。”他临死前写给国王的信里还在年到,圣多美地区方圆4公里的地区一定有金矿。

金子,而非市场,原料,劳动力,才是驱动着英国对外殖民勘探的目的,但是英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没能找到金子,只能看着西班牙人坐在金山银海上嫉妒的眼睛冒血。

但是正如西班牙人最初出海探索的目的是为了把国书交给中国皇帝,结果中国没找着,找到了南美的金山银海,然后又通过这些金银与中国建立了稳固的贸易关系一样。这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不只发生在了西班牙人身上,它还同样发生在了英国人身上,很快,英国人的好运就以一种英国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到了英国人头上,历史最终证明,英国人为了找金子而投入甚至亏损的每一分钱,最终都十倍百倍千倍万倍的回报到了英国人头上。

命运会垂青那些常思进取之人,尽管它垂青的方式总是出人意料。

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0)

相关推荐

  • 英国崛起之谜——一个贫弱岛国,凭什么成长为全球霸主?(一)

    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16世纪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自豪地宣称,自己的国度是永恒的日不落帝国,不过现在提到日不落帝国这个称号,更多人首先想起的却是英国,这个海洋时代的绝对霸主,是如何从一个偏安一隅 ...

  • 巴西从葡萄牙独立,为什么建立的是“帝国”?

    巴西帝国 作者|雄鹰 责编|Thomas 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鼓舞,南美洲大陆爆发了轰轰烈烈的独立运动,西葡两国在南美的殖民地相继独立. ▲巴西帝国国旗 然而,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 ...

  • 海洋的霸主,“日不落帝国”西班牙的黄金时代——西班牙简史

    西班牙历史终于进入了强盛时期,我们回顾一下西班牙的历史,从最开始史前时代到罗马时期,再到异族统治的西哥特人和阿拉伯人,最后在近代史的开端终于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进入近代史后的西班牙和它的邻居葡萄牙 ...

  • 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和大明郑和的和平交往有啥区别?

    最近,在加拿大一所教会学校地底下发现大量的印第安人孩童的尸骨,这些可怜的孩童在生前遭到白人教师非人的虐待和残酷的折磨,这么幼小就被无情的杀害,真让人感到痛心不已,其实这都是白人在美洲地区实行的针对印第 ...

  • 英国自闭症诊断20年升787%,为什么得自闭症的孩子越来越多?

    截至目前,自闭症的病因尚未查明,但全世界各地的自闭症患病率,却在逐年升高,这也意味着自闭症患者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得到社会的接纳和保障. 前几天,据外媒报道,有一项研究记录分析了英格兰900万人的健 ...

  • 离心岛记76别升城

    离心岛记76 别升城 也就个月有余,庄主准备好了参加峰会所需的木料,都打成小捆,还有磨好的一箱木珠,因为长途跋涉所带也不能太多,数样样品带了数种 满儿看到爹爹备了马车,知道爹爹要出门,又看到师傅也走, ...

  • 离心岛记75升城之时光飞梭

    离心岛记75 升城之时光飞梭 离心说我与他家的公子是朋友,这庄主本来也是困惑妻子凭一梦请回家是何许人,听到是好友之子的友人,心里感慨这缘分之妙 随说先生您安心留住,他日我早启程护送先生前往蓬莱,离心那 ...

  • 离心岛记74升城之蓬莱峰会

    离心岛记74 生城之蓬莱峰会 离心问妇人,这算来那蓬莱峰会还有六年之久,这么早就下了请帖,又是何人下的帖子 妇人看到相公从外边进来,说你让我家庄主给你回答 庄主听到离心问起蓬莱峰会,说那蓬莱峰会是蓬莱 ...

  • 离心岛记73升城之妇人说梦

    离心岛记73 升城之妇人说梦 离心说岑山安住寺确实收到了夫人说的三百两黄金,这事我是知道的 妇人又说这过了几年就真的有了身孕 三日前的夜里又梦见说我腹中麟儿的师傅来了 那夜睡下,就梦见一个白衫飘逸书生 ...

  • 离心岛记72升城之梦里求子

    离心岛记72 升城之梦里求子 那妇人指身边一个人给离心说这是我家相公,当年是我家相公差家奴送金前往岑山,共计黄金三百两 数目都准确无误,离心相信了眼前这两位是当年安住寺送金的人 刚才那个用马车在杏林接 ...

  • 离心岛记71升城之梦引师至

    离心岛记71升城之梦引师至 上了马车,离心还是纳闷,打量方才这个中年人,穿着不像扑通人家的装束,衣衫质地颇有几分讲究,来人见离心打量他,笑笑说师傅要问话吗,师傅请讲 离心还真要问话,就问你家主人怎么知 ...

  • 离心岛记70升城之杏林迎师

    离心岛记70 升城之杏林迎师 离心沿着杏林前行,这一眼望去杏林望不到头,三三两两的路人,也偶尔有马车来来往往 离心看满枝杏子似青非青,似黄非黄,正是自己最喜欢吃的模样,离心从小喜欢吃青杏,杏子黄了熟透 ...

  • 离心岛记69升城之驻步杏林

    离心岛69 升城之驻步杏林 贾桥的马车把离心送到仲城界,因为和离心反方向而驰,就在界碑处互相道别,离心写了封信给贾桥让他去离心岛找四面八方,他们自然会安顿他,贾桥听的四面八方都是大哥哥,兴奋的不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