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8)·西双版纳之傣族村寨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点击上面“泉石影像”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泉石影像,分享您旅途中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
在中缅边境重镇打洛,有一座村寨——勐景来,与缅甸隔河相望,被人们称为“中缅第一寨”。
傣语里村寨一般称“曼”,“勐”是一个比较大的地理概念。“勐景来”以一个村寨而称“勐”,可见其地位之不凡。相传它有1300多年历史了,曾经一度是中缅边境的宗教文化中心,当年缅甸王子召勐拉罕还曾慕名到过这里。
5月19日中午,我们旅游团来此参观游览。
典型的傣族竹楼是竹楼木架,下层高约3米,四无遮栏,供牲畜栖息;楼上住人,屋里的家具非常简单,多是竹制的。
新建的竹楼。
美丽古朴的村寨。村寨里传统手工艺十分齐全,随处可见手工作坊一个连着一个,染布、榨糖、制陶、酿酒、打铁、造纸等,到现在仍在生产经营。
南方特有的水果——菠萝蜜
与内陆乡村相似,我发现村寨里老年人居多,很少看到年轻男女。
在村民家进午餐。
导游说傣族人忌讳拍楼上的照片,就没有拍全景,只拍了几张桌上的菜。
在曼听公园吃晚餐时,广场上也是摆放的这种竹制的桌子、板凳。
傣族八大特色菜之一油炸牛皮。
还有香茅草烤鱼也是八大特色菜之一,味道不错。
佛寺是傣族村寨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也是傣家人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核心。
听导游介绍说,傣族信奉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普渡众生不同的是,小乘佛教主张修自己,自我救赎。黑板上的一段话,很好的诠释了这种思想:若不能给他人带来快乐和希望,至少不应该给他人制造麻烦和痛苦。
傣族认为只有当过和尚的人才是有教养有学问的人,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男孩在七、八岁时都要去佛寺里当一段时期的和尚,称为“小和尚”。“小和尚”在佛寺里生活要自理,要劳动,还要学习佛教经书,进行严格的修身教育。
好玩总是小孩子的天性。
树荫下村民在表演傣族民间舞蹈。大爷大叔用传统乐器伴奏,大妈大婶围成一个圈跳孔雀舞。
据说孔雀舞是模仿的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开屏、飞翔……舞蹈动作丰富多彩,舞姿造型富于雕塑性。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法和方位,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伴奏。
女游客们加入了跳舞的行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