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劳的母亲
过年是走亲串友、心情愉快的好日子。偏偏母亲今年初六得了面部神经炎,这让勤快好强的母亲很是烦恼。面部神经炎虽算不上大病,但是半边的面部麻痹,说话吃饭很不方便,也影响面相美观。开始的五六天,母亲很配合,针灸效果也很明显,我们都替母亲感到高兴。接下来的几天,母亲就开始闲不住了,拆洗被子,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病情一下子又加重了。
因小妹家距离医院近,妹夫又在医院上班,那几天母亲一直住在妹妹家。妹夫怕累着母亲,就啥也不让母亲干,只让她安心养病,这可急坏了平时闲不住的老太太。说啥也不在妹妹家住了,非要回她自己家。那日,妹妹打来电话说母亲已经回家住了,母亲说每天早上可以坐公交车去医院。其实,我知道母亲这是不想麻烦孩子们。
母亲一直是个善解人意、贤良淑德并且很坚强的女子。父亲早年在县化肥厂上班,家里家外的事情都是母亲一个人支撑着。从记事起,母亲天天都是忙碌的。母亲说,她自己受苦受累就够了,可不要再让孩子也和她一样受苦了。小时候有奶奶和母亲她们宠爱着,把我养得白白胖胖的模样很讨人喜欢。母亲常说:“你小时候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吃百家饭的孩子要懂得感恩,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我们村子很小,各大家庭分家单过后也就二十来户。小时候我虽然贪玩,但是不怎么调皮,并且在大人们跟前儿我也比较乖巧。我家在村子里辈分比较小,村里的人,我除了叫爷爷就是叫奶奶,未婚嫁的女子都是叫姑。这样的环境反而从小养成了爱叫人的习惯。不知道的认为是我嘴巴甜,其实别人怎么会知道我家辈分小,我从小就是喊着爷爷、奶奶、老姑长大的。
村里比我稍大点的孩子到了学龄都去上学了,每天我就晃荡在村里的那些奶奶家,找那些奶奶们玩,听她们给我讲一些小故事。农村的煎菜烙饼就是那时候比较好的饭了,溜达到哪家,如果今天煎菜烙饼啥的,我就坐在小板凳上等着不走了,出锅第一块肯定是我尝鲜。等母亲下坡回来,找到我的时候,我已经坐在小板凳上把小肚子喂得圆溜溜的了。村西头刘奶奶家烙的饼最好吃,东邻居家奶奶擀的杂面面汤最香,村里傻爷爷家种的甜瓜最好吃。那时候,虽然穷,村里的人都特别淳朴善良,他们疼爱我就像疼自己的孩子一样。
家里人见我整天没着没落地在村里晃悠也不是事,就让三爷爷去问问看能不能提前上学。学校嫌我年龄小,再说课本都是按学生人数定来的,没有多余的课本。三爷爷在初中当老师,也算是有点薄面,说:“就当给我们看孩子吧,课本我们自己想办法。”最后三爷爷托人找好几个学校凑了一套课本,把我送到了学校,那年我五周岁半。
虽然勉强入学了,毕竟年龄太小,总是受年龄大点的孩子欺负,同学们给我起外号“魏大眼”。每次回家哭诉,奶奶那护犊子的脾气忍不住了,气冲冲找老师和欺负我的孩子去理论。
虽然年龄小,但是我学习跟得上。二年级升三年级的时候,班里大部分同学都留级了,只有我们三个孩子顺利升到三年级。当我们跨进三年级的教室门,我们三个人傻眼了。俺滴娘哎,一屋子留级生啊!虽然是同班同学,但是都比我们大,甚至要大三四岁。以大欺小的戏码基本天天上演,以致于每次上学都心惊胆战的。正好姥爷退休了,回村干了村书记。母亲就和姥爷商量了一下,把我转到姥爷村里上学。姥爷村的小学是中心小学,相对教学质量也好一些。转学后的生活轻松快活了不少,住在姥爷家,和母亲和奶奶见的次数就少了。
在我17岁那年,我们全家搬到了邹平,父亲也不用周末骑三个小时的自行车往返于回家的路上,我们总算是全家团聚了。以为从此母亲可以苦尽甘来,可谁知真正生活在一起后,父亲那暴躁的脾气,让家里天天充斥着烟火味。印象中,一直是母亲坚强地张罗着这个家庭。母亲常说,你父亲自小没有享受到父爱,他不是不疼爱你们,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不管每次父亲怎么吵闹,母亲都是忍着。她总是安慰自己,我俩孩子很听话,孩子大了我就享福了。
奶奶瘫痪了十二年多,母亲日复一日地伺候了十二年多。那些年母亲一直睡在与奶奶卧室一墙之隔的沙发上,为的就是如果奶奶叫她的时候听得到,敲敲墙壁她就能随时起身伺候。久病缠身的奶奶脾气也是大得吓人,骂起人没完没了。我和妹妹有时候为母亲感到委屈,母亲反而劝慰我们:“你父亲性格大大咧咧的,你奶奶又没有个闺女,从年轻守着你父亲多不容易啊,咱不疼她谁疼她!”
奶奶走了之后,还以为母亲可以好好睡个囫囵觉了。没想到父亲的身体也越来越不好。母亲为了让父亲多吃蔬菜增加抵抗力,她把蔬菜剁成碎末,打上鸡蛋做成疙瘩汤。为了让父亲营养平衡,每次给父亲做饭,母亲都是把蔬菜类和肉类剁成碎末,然后做成各种易嚼易咽的面食。如果放在现在,母亲去考护工的话,母亲保证一举通过。
几年前,父亲也走了。如今我和妹妹都长大了,我儿子今年高考在即,妹妹也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本希望母亲可以如她当年所愿,可以享福了,可母亲的心思却又转移到外甥和外甥女身上。每日的操劳,我和妹妹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母亲反而乐在其中。我租了房子想给儿子陪读,结果公司里工作的繁忙,并没有顾上孩子。我每天早上提前把儿子的午饭做好,嘱咐儿子中午放学热热吃。母亲知道后,把我训了一顿,说:“孩子现在上高中正是用脑子的时候,怎么能天天吃陈饭,以后午饭和晚饭你别管了,你只管做早饭就行。”
这样,母亲每天开始忙碌了起来。中午去学校给我儿子做饭,晚上去我妹妹那里看着小外甥,让妹妹辅导外甥女做作业。母亲每天奔波于我和妹妹两家,我和妹妹都劝她留点时间给自己,她却说:“别看你娘这身板,再给你们干二十年活也没问题。”
这次生病,母亲的身体大不如以前。针灸和贴膏药都用过,疗效甚微。看着背部微驼的母亲,我眼睛忍不住发涩。“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母亲这一辈子,尽善尽孝,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都很出色,唯独亏欠了自己。
母亲节来临之际,我愿母亲身体康健,再给我们干二十年活!
魏萍女士在《滨州文学》发布文学作品,请点击标题欣赏
责任编辑:孔莹玉、赵素兰;版式设计:东方。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