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一直都缺钱?| 是时候梳理你的心理账户了
我有两个儿子,分别是15岁和13岁。为了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这个暑假,我做了个实验。每天午饭他俩的餐标合计35块,可以自己做(我提供食材调料),也可以订外卖(不能超出标准)。所需费用当天我上班之前给他们转账。
第一天,第二天,如我所愿,孩子们选择自己做饭赚钱,可是第三天,他们用115快,直接叫了个披萨!第四天选自己做饭,第五天70块钱,他们叫了肯德基。周末家庭会议,俩小孩都挺高兴,吃得好,玩儿的嗨,圆满的一周!
第二周,我修改了规则。每日午餐餐标不变,改成一周发放一次,周一提前发,他们自己安排,周末核对。于是事情就好玩儿了:对一下子到手的这笔钱,俩小孩儿有了点矛盾,哥哥想把钱分开,他要用这钱买别的东西;弟弟不想分,钱合起来,才能吃大餐。两人经过艰苦的谈判,决定:哥哥自己收多一部分钱,少部分拿出来跟弟弟的钱放一起,两人合订了2天外卖,哥哥为弟弟3天全午餐服务。
周末复盘,两个孩子都表示非常不开心!一个说,这钱有一半是我的,我咋用干嘛要跟别人商量?一个说,说好了是午餐的钱,你凭什么自己拿去买别的东西?一旁的我捻指窃笑:哈哈,是老母亲扬威解惑的时候啦!
两个孩子的矛盾,在于他们心中有不同的“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什么呢?心理账户这个概念,最初是由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塞勒教授(Richard Thaler),于1980年提出的。心理账户理论认为,人们会将钱和资产各自归类,在头脑中为它们建立不同的账户区别对待,从而管理、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这种做法经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因此人们通常感觉不到心理账户对自己的影响。但人们如何将收入和支出归类,却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消费决策。
心理账户这个概念虽小,却涉及行为心理学,行为金融学,投资心理学等范畴。正如塞勒所说:“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它揭示了人们在进行(资金)财富决策时的整个心理认知过程。
先看下塞勒教授经典的“演出实验”案例,试试你的选择哦。
1、假如你已经花了200元买了张音乐会门票,但正要入场检票时,发现那张门票丢了。现在想看音乐会就必须拿出200元现金重新买票,你会买吗?
A:会买 B:不会
2、假如现在你要去音乐会欣赏音乐表演,但就在你打算买票时,发现你钱包里少了200元现金。现在想参加音乐会还要拿出200元现金来买票,你会买吗?
A:会买 B:不会
怎么样,你的选择是什么?
塞勒找了200人来调查,第一种情况下,只有46%的人选择会再买一张门票。第二种情况居然有88%的人选择会再买一张音乐会门票。
同样是买一张门票,为何假设变了,决策差异会如此之大呢?塞勒对这一现象给出了解释:人们把现金和音乐会的购票资金放置在了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即现金属于生活必须账户,这个账户里预算和支出是刚需的,金额具有更宽泛的心理指标,而音乐会门票属于娱乐账户,这个账户的预算和支出是非刚需的,金额指标大多是有限度的。
所以,在人们心理上的确存在着一个个的隐形账户:该在什么地方花钱,花多少钱,如何分配预算,如何管理收支,总要在心中做一番平衡规划。当人们把一个账户里的钱花光了的时候,他们就不太可能再去动用其他账户里的资金,因为这样做,会打破账户之间的独立和稳定性,会启动人们的不安全感。
回到我儿子的个案,第一周他们把每天的小笔金额放在共同的“午餐费”账户中,共同处置皆大欢喜。第二周,金额增加了,面对较大款项,大儿子要自己掌管,很显然,他把这笔钱,纳入了自己的“零花钱”账户,他认为零花钱就要自己做主随便花。而他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他衡量了自己的能力:可以自主做饭,可以找零食,总之,他不担心饿肚子的问题。而弟弟,仍然把这笔钱划入“午餐费”这个账户,他认为必须要专款专用。弟弟的决定,也来自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在做饭这件事上,必须得仰哥哥鼻息,而且他对其他物品的需求不热切,吃顿好的比买别的东西强多了!所以你看,小小的纠纷背后,隐藏着这样的心理逻辑。
我们了解了心理账户这个概念,对生活有什么帮助呢?哈哈,那帮助可是大了去了!
还是先看看专家的理论。
我国学者李爱梅等从财富的收入、存储和支出三个方面对中国人心理账户的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实证探索,结果发现:中国人的收入账户包括与工作相关的常规收入、非常规的额外收入和经营收入三个账户;存储账户包括安全型保障账户和风险型存储账户两类;而支出账户则包括生活必须开支、家庭建设与个人发展开支、情感维系开支和享乐休闲开支四个类型。通俗点说,就是"一码归一码"。这是不是跟我们日常的消费习惯非常吻合?
如果事先把钱归入不同的账户,我们健康的心理功能会自动维持使用秩序,不会轻易产生挪用的念头。这时,屏蔽掉商家改变我们心理账户类型的各种忽悠,何愁存不住钱?
所以,管理好收入、存储、和支出三个心理账户,就能管理好我们的“钱袋子”,我们会因此减少日常的大部分焦虑。毕竟成年人的焦虑几乎都与钱有关嘛!具体账户管理的轻重偏颇,每个家庭每个人有自己的侧重,这里有几个概念化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两笔盈利要分开。
假如你想送女朋友两件礼物——一套衣服和一套化妆品,最好分两次送。因为每次送一件礼物所带来的心理体验比一次送两件礼物的心理体验效果好。
2、两笔损失要整合。
比如你想从老公小金库里“讹”点零花钱,最好一次提出金额并留有余地,若额外请求一次次增加,就算数量不多,老公心理仍会积累牢骚。
3、大得小失要整合。
如果你有一个大盈利的好消息和一个小亏损的坏消息,必须通报家长,应该把这两个消息一起告诉父母大人。因为“大好事与小坏事”整合,坏消息带来的痛苦会被好消息带来的快乐所冲淡,负面效应也就小得多。母上大人很可能因此给你少念1000遍紧箍咒。
4、小得大失应具体分析。
这个适用于遭受损失后的自我开解,能直接降低沮丧值,助我们迅速复活,以利再战!
其一,小得大失且悬殊很大,要分开估价。
比如你赚了40块,一兴奋花2000块买了双鞋,发现自己被宰了,非常不爽。这时,健康的心理防御会帮你迅速寻找同样的倒霉蛋儿,很快你发现还有花3000被宰的更狠的,这时候你释然了,你被别人多花的1000块治愈了。所以,分开估价小盈利大损失,心理体验会更好。
其二,小得大失且悬殊不大,要整合。
比如你赚了40块,赔了50块,这时候,聪明的你会主动在心理上把损失从50 元降低到10 元,这样的损失就显得小了,我们的心理体验会更好,整合估价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怎么样,这些关于心理账户的小贴士是否对你有所启发?关于心理账户,最后,我还想对投资股票、期货的朋友说一下,为什么会有两种讨厌的情况发生:其一、我们会把赚钱的单子拿到亏钱时候割肉;其二、我们总是忍不住高位吸盘、低位抛售,所谓追涨杀跌。
先看第一种情况:这是因为,我们把单子的浮盈和浮亏,分别放入了不同的心理账户。理论上,赚的亏的都是我们的钱,实际上是没有差异的,但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涨的部分变成了额外收入,即使亏了也不心疼,但跌的部分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因为那样触碰了另一个心理账户:我们付出的本金。
所以,当账户浮盈的时候,我们大概率会选择搏一搏,即使浮盈部分出现了亏损,那样也比本金的亏损痛苦小。而随着市场的变化,很可能那个浮盈的单子,一夜之间就盈利减少了,这时候我们肯定不甘心啊,还盼着能回到高位。所以就等啊等,直到等来亏损,威胁本金安全,我们再也抗不住心理的煎熬,只好忍痛割掉。当账户浮亏的时候,我们又会非理性的选择继续持有,期待回本,因此被市场套牢。亏的越多,我们越舍不得放弃,这也就是所谓的“沉没成本”。
第二个问题,高吸低卖也是如此。当市场处于低位,我们已经处于亏损阶段,这时候的心理压力持续增大,心理憋屈的要命,忍不了时,只好一卖了之。而高位时候,我们对盈利这个心理账户的预期也会持续攀升,对赚钱充满幻想,自然会持续吸入。
所以,从心里账户的角度看,理财专家们建议理性投资,设置止盈止损点,严格执行,是非常有必要哒!
行文至此,心理账户的一般概念和应用,我想你也参透了不少,留一个悬念吧,国庆黄金周在即,双十一、双十二购物促销汹涌而来,如何重新规划自己的心理账户,存住钱,花痛苦,享生活,这真是人生智慧啊!
参考文献
[1]. 塞勒 《Using Mental- Accounting In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 心理账户 百度百科
[2]. 李爱梅与凌文辁, 心理账户:理论与应用启示. 心理科学进展,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