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图画》第五篇:日实月缺——理工男和文科女|子路|葫芦|汉字|孔子|苏轼
一、读: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
1、佛肸,音bìxī,是春秋末年晋卿赵鞅的家臣,为中牟的县宰,但投靠了范氏﹑中行氏。
2、中牟(móu),春秋晋邑,故址在今河南省鹤壁市西,不是现在的河南省中牟(mù)县。
3、匏瓜,音páo guā,匏瓜在古文中常指所有的葫芦,有长形、圆形、扁圆形及亚腰形等四种形状;但现在一般特指果形如梨形的葫芦变种。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遭到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先后在卫国、宋国等没受到重视,在赴晋的途中,子路劝他不要去投奔赵鞅这种小人,孔子相信自己是君子,会“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不会玷污自己的名声的。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二、源“日”:
日,象太阳之形。《说文》:实也。太阳之精不亏。译文:日,(光明)盛实。太阳的精华不亏损。日的初文象太阳之形,后由于在龟甲兽骨上契刻不方便,笔画由圆变为方。中间的一点,按李孝定语:所以别于囗也。是为了跟囗区别开。现亦有学者认为是古人很早就发现了太阳的黑子现象。
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一个恒星日,也就是一天,所以一个昼夜也称为日。后来词义缩小,专指“白昼”为日,继续引申为时候、时代、日子。又因为“日”的唯一性,所谓“天无二日,人无二主”,所以“日”也用于比喻君主。
日在古人眼里,强调的图像感并不是圆,而是“实”,即充满、盛实、不缺损,所以以日为声的字有充实之图像感。从这个意义来讲,日字中间的一点或许表示的是太阳盛满之意。
圼,从土,日声,是㘿的本字。《集韵》:㘿,下也,塞也。即淤泥、堵塞。
涅,黑土在水中也。会意兼形声,即水中的黑土——可做黑色染料的矶石,如黑矾石。也可作动词,指以黑色染物,以墨涂物,如涅字(在身上刺字涂墨)、涅面、涅齿。涅而不缁(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
又涅槃,为梵语音译,佛教指超脱生死的最高境界。后亦作僧人的代称。
捏,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捏之,则指中有物,亦充实也。
三、源“月”:
月,象半月之形,后加点或短竖为饰笔,遂有现在看到的“月”字。《说文》:阙也。大阴之精。译文:亏缺。太阴的精华。象不满之形。以“阙”训“月”,犹存半月之意。这个“阙”,既代表月亮不圆的静态,也代表月满则“阙”的动态。
古人认为月是“太阴之精”,所以它是妇人、女子的象征。又由于月亮盈亏的周期为一月(朔望月),所以人们把这种时间的长度也称为“月”,后引申有光阴之义。
月的图像感为缺损,所以以“月”为声的字多有缺损之图像感。
刖,其初文像用刀或锯截断人足之形,后改为从刀,月声的形声字,但图像感因“月”犹存。本义即砍掉脚,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酷刑,此字亦作“跀”。《说文》:绝也。《玉篇》:断足也。
抈,折也。车轴折,其衡抈。
枂,去树皮。
钥,本指一种兵器。指钥匙之义是借了金字旁+龠字的意思,龠在这里同样表的是钥匙的图像感和龠这种乐器很像。
四、写:
人们喜欢圆月,所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但古人好像更在意的是月的阴睛圆缺,看到月亮,只会很自然地想起人的悲欢离合,却难有喜悦之感。
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人苏轼在中秋佳节、万家团圆的静夜,夜思念自己远在他方的弟弟,苏轼和其弟苏辙长达七年没有见面,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勾起苏轼的回忆。他把朗朗明月当成倾诉者,把心中的思念放在那里,期望着远在他乡的弟弟能感受到,能和他一起铭记。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再比如:
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白居易: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即使是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表达的依然是那种“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的淡淡忧伤。我时常在想为什么?为什么不管是圆月还是残钩,古人都是这么伤感难有喜悦?难道只是因为月光是冷色调吗?可月光有时也很柔和,甚至会有金黄的光晕,让人很温暖啊?
又为什么古人很少却大篇幅地描写太阳呢?有,也只是一句:天下共主,如日在空。只是因为太阳不好直视从而不好观察吗?
这个答案也许就藏在古人对“日”、“月”这两个字的本源理解上。
日,实也,而且是静态的“实”,一如既往地“圆”,常年累月地“暖”,一句话:这是个理工男——始终如一,足够温暖。
月就不同了,阙也,而且是动态的“缺”——即使是圆的,要不两天就会“缺”了,“圆”是象征着“团圆”,但更意味着“离散”也不远了,因为“离散”才是常态,一如月“缺”是“经常时”。一句话:这是个文科女——变化多端,多愁善感。
我想这两个字大概是最能反映古人对天地宇宙的哲学思考了:认识事物并不是简单地从事物的表面外形来看,而是从其内在变化本质来感知世界,认识规律。这种世界观不但使得古人在理解汉字、运用汉字时有了更多地变化和感情寄寓,也同时映射到了古人的家国“悲欢离合”观。
想到这一点,我不禁很是“同情”起“太阳”来。
汉
源
学
堂
孙教授讲语文,尽在汉源学堂
点下在看,你最好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