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消互通:农场生意不好做的7个原因(生产者角度)

推文第1747天

原题《自然农业,道法自然》

正值白露,又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

很多农场都在卖农产品。

很多人觉得农场生意很难做,笔者也接触到不少农场,只要关系近的,就会跟我说,他有负债或者运营紧巴巴,要么就是“苦哈哈”。没有一个农场主跟我说他很富有或开着奔驰炫富,经常看到他们一脸菜色。

那么,什么原因造成生意不好做?

先说说农场方面:

1. 不顾消费者利益,单纯强调自身利益,造成一锤子买卖,消费者流失。

比如:梨子。梨子成熟或者未成熟区分界限不明显,尤其是将要成熟还未成熟的时候。但是口感和风味吃一下就可以分辨出来的。有的农场为了减少运输途中的损失,不顾消费者的利益,摘取生果子就打包发货。

笔者就有这样的多次购物经历,但不会去投诉或要求农场退款,也不会在这样的农场再次下单。这样的农场对于我这样的消费者来说,就是一锤子买卖。

其实,对于梨子还生着尚未成熟这样的常识,卖方农场是心知肚明的,对于这样的梨子消费者只能将就着吃,口感和营养都要差很多,这样的事实卖方农场是明知而为的。

再比如猕猴桃,更是在很生的时候就摘取发出了。在笔者的自然农场,猕猴桃是必须在霜降以后采摘的,可以预售,但是采摘决不提前。以确保果实足期生长,各项营养成分丰富,风味自然。

再比如瓜。发售生瓜。顾客收到以为是熟瓜,切开后却是生的,要么自己憋屈地吃几口扔掉,要么要求农场退款。又免不了来来回回拍照交涉,顾客内心会对农场产生很不好的评价。

再比如黑布林。笔者有一次从陕西一个本地农场(不是自然农业类型的农场),购买了一盒黑布林,放了很久很久依然不能食用,最后忘记了,再后来发现它们变成了半泡沫箱的发臭的水。

再比如香蕉。简直就是青蕉啊。太生了。催熟后味道也不咋地,记得有一次笔者冬天买的香蕉,催到最后也没熟,直接丢垃圾桶。

这些新鲜水果,虽然有的有后熟特性,但是自然成熟和离开植株后的后熟果实,其营养成分和风味相差非常多。农场想减少货运损失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摘取差不多成熟度的发出,而不是一味地站在自己得失的立场考虑。如果顾客花了高价、费力买回来的东西没有食用价值,客户流失就是必然。

2.发售不符合食用要求的农产品

比如:秋季的鲜玉米棒子。有的农场发出的玉米,到了顾客手里,已是籽实非常坚硬的玉米,根本无法食用。卖方农场明知这样的玉米顾客无法食用,然后再特意搭配几根籽实嫩瘪无法食用的棒子,这样的玉米,顾客收到货后如同一堆垃圾,毫无价值。所以这样的农场会被客户毫不犹豫地拉黑。客户永久流失。

3.广告词和实物不相符,欺骗性销售

比如:百香果。有的农场说现摘现发。可顾客收到时,却有一些表皮光滑,一看就是现摘的,可是也有一部分表面已经风干褶皱了,明显是先摘的至少已存放好几天。可是广告词发得很漂亮。实际是卖方农场为了减少损失,把之前采摘的未销出的果子拿来装箱了。这就是明显的欺骗行为,结果肯定是客户流失。

比如:酱油。市面上很多酱油加了焦糖色,在配料表里也明确标明焦糖色。焦糖色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使酱油看上去色深漂亮。

但有的生态农场的酱油加了添加剂焦糖色,却在广告词中大肆宣扬“零添加”,配料表也不标明。消费者在知道这样的情形后,会拉黑这样的农场。即使再会掩饰,宣传力度再大,也会被顾客抛弃。

4.在种植作物是否转基因品种的问题上,含混不清

有的生态农场标榜产品全部为非转基因。非转基因是其卖点。

可是有的农场主实际上解释不清楚自己的产品是否为非转基因。在自己都不能肯定地、确切地知悉自己产品的时候,却对顾客信誓旦旦进行宣传,保证为非转基因。

比如:有的客户会质疑为什么有的生态农场声称非转基因的土豆,在切开后很久不变色?顾客所说的“变色”就是褐变的现象。

那么,有的农场答复:“土豆没有检测到外源基因,所以该土豆不是转基因的”。这未免太荒唐可笑了。因为转基因包括外源基因插入和基因编辑,这些操作都属于转基因。在世界范围的转基因操作中,关闭褐变基因以达到苹果不变色的目的,在美国是有的。关闭褐变基因并不是在植物原有的基因序列里插入新的外来基因,而是使植物原有基因组中的某些基因功能失活或失去表达能力。

很明显,在这样的转基因操作中,没有外来基因材料,但是植物原有的基因组已被人为破坏,形成转基因。

笔者认为在不清楚是否为非转基因的情况下,如实告知,不做特别的宣传和保证是农场主应当尽到的道德义务。然而在现实中,笔者见到有的顾客在问询某农场“主粮是否种植转基因品种”时,被农场主严厉威胁并迅速拉黑。

5.要求顾客每次购买的单一品种分量过多

急于卖货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欲速则不达。

比如,要求每次购买10斤。现在家庭都是三口人、二口人、四口人,太多了吃不完。尤其新鲜水果。

有的农场设定客户一次需要买5斤杏子,这就有点多。可以二个品种搭配凑5斤,比如大葱和杏子凑一箱5斤就比较合适,大葱还能减少杏子之间的挤压,减少填充物的使用。这需要农场主走心和勤于思考。因为很多时候客户想买,一看量大就放弃了。

6.产品卖着卖着失去质量控制的边界逐渐使客户失去信任客户流失

众所周知,大部分农场,自产产品很单一。蔬菜型农场就是卖蔬菜,粮食型农场就是卖大米、面粉或杂粮。但顾客的家庭厨房对于食材的需求远不是一二个产品能满足的。于是很多农场主会从别的种植户手里收购农产品,以丰富自己产品。而来自于外来农场的食材,有时无法保证其品质。

7.是否打农药、是否用化肥问题上打擦边球、含混不清,遮遮掩掩。

比如,有的农场会大肆宣传“不打药”。但实际上打药。有的农场宣传“不用化肥”,而实际偷偷施撒化肥。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对于农田的半自然生态系统产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有的还会产生有毒物质残留。对于生态农场,使用任何农药,都要明确告知,这是基本的道德。

当然,还有来自于消费者方面的因素导致农场生意不好做。下篇谈及。比如消费者本身财务状况、消费力不足等。

也许如稻盛和夫所说,敬天爱人,持久的努力、利他、勤于思考,是打开生态农场希望之路的钥匙。

生意的红火,需要长久的孕育,就像这火红的仙人掌的花朵

本文所论述农场是指农场主本身参与农场的劳作和管理,以农场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农场(不包括农场主本身在科研单位上班,并借用公职运作的农场)

【作者:弓慧杰,西安“耕耘的母亲自然农场”农场主,从事自然农业7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