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为什么不让孩子捡拾别人丢弃的空可乐瓶?

【家教智慧 第965期】

家长为什么不让孩子捡拾别人丢弃的空可乐瓶?

儿子五岁时,带他上街,给他买了瓶可乐。喝完后,儿子随手要将空瓶扔掉,我看见了,制止说:“不要随意乱扔,扔到前面的垃圾箱里。”
”要让儿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我想。儿子拿着空瓶往前走,看见路上躺着个空可乐瓶,于是挣脱我的手要去捡。“不要捡!”我制止道。
“你不是说要把空瓶放进垃圾箱吗?”儿子反问我。
“不是我们喝的,不要管它。”我几乎面无表情地说。
“那为什么?这个空瓶难道不是垃圾,不需要扔进垃圾箱?”儿子满脸的疑惑。
“这,这……”是呀,为什么呢?我无语了。
沉吟了半天,我只好无奈地摇摇头:“好吧,捡起来一块扔吧!”。
儿子捡起空瓶高高兴兴地走向垃圾箱。
我却陷入了沉思:可乐瓶是垃圾,我们要求孩子不乱扔,让他们放进垃圾箱里,可是为什么又不允许他们捡起路上别人扔的空瓶呢?我想,不仅是我,很多家长也都是这样。我们觉得这样可以教育孩子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我们觉得这样做“很高尚”,可是这个“高尚”其实是附加了条件的:自己不乱扔就可以了,别人的就不要管了。也就是我们在给孩子灌输“不乱扔垃圾”的概念中打了折扣。小孩子是很纯洁的,也是很聪明的,纯洁的的他们认为“只要是垃圾就该入筐”,聪明的他们,经过家长几次的导引,便会“领悟”这其中的妙处,“只管自己的空瓶,莫管他人的垃圾。”这种导引,我们表面上教育养成好习惯,培养好品德,但深层里,却会对孩子品德的养成造成极坏的影响:
其一,会让孩子养成人前一面,人后一面的双面性格:表面上孩子是接受了“空瓶不能乱扔”的观点,知道了乱扔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但为什么路上会有常见被丢弃的空瓶?是谁丢的?没看见,不知道。别人可以丢,那我也可以丢,只要没人看见便可以了。因此,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也会将空瓶(垃圾)随意乱丢,因为随意丢弃毕竟对自己来说“方便”了许多;有人的时候,孩子便会假惺惺的绅士一般,无人的时候,孩子则会是“烂瓜一摊”。
其二,即便孩子坚信乱丢垃圾是不文明行为,自己绝对不会随意乱丢。但孩子也绝对不会捡起别人丢的易拉罐。这就让孩子养成了“扫好自己门里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冷漠性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会热心地去帮助别人,更不会去见义勇为……
孩子是天真的,孩子是纯真的。我们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品德,那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不能给品德打上折扣,要教给孩子一个纯粹“高尚”概念,让孩子养成一个“纯洁”的良好习惯,自己不乱空瓶,也捡拾起路上他人丢的空瓶,提醒别人也要把空瓶扔进垃圾箱,把不文明的行为扔进垃圾箱!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真正地成为你所希望的、具有良好习惯、高尚品德、能影响社会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