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题库】高考题汇编:2011年天津卷(高清解析版)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地理组教师樊勇创办的公众平台,面向全体地理爱好者和地理教师提供优质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和新高考资讯的平台。

  如果你是在读高中学生,置顶樊勇地理工作室!如果你高三毕业了把老师的工作室公众号传给你的师弟师妹们!名师点睛,学法指导,全部是“地理干货”。

(温馨提醒:由于微信改版,打乱了发布时间,为了保证大家可以及时看见老师的推送,可将本公众号设为星标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推送哦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3题。

1.图l是2010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从中可以看到所示城区的( )

A.空间形态、道路格局

B.耗能状况、商业区分布

C.空间结构、经济水平

D.人口密度、功能区分布

【解析】选A

照片中白色区域为灯光区域,明亮区域为城市分布区,可以看出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线性延伸的区域主要为城市道路两侧灯光的分布状况。不能通过灯光状况准确看出功能分区、经济状况和人口密度状况。

为了引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一小时。

2.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解析】选C

在当地时间20∶30~21∶30参与熄灯一小时活动,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要与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昼夜长短大致相等,从选项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地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的昼夜长短最接近昼夜平分,与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的昼夜长短也最接近,可以满足条件。

    天津海河三岔口周边地区历史上曾是小型的商品集散地,现在这里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型的商品集散地。

3.这种商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当前天津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扩大了商业服务的地域范围

B.提高了商品制造业的比重

C.奠定了中心商务区形成的基础

D.调整了商业区的空间布局

【解析】选A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中所提到信息的理解。小型商品集散地发展为大型商品集散地,商品流通量在增大,市场范围也在扩大,因此会扩大商业服务的地域范围。 这种变化是商业规模的变化,会促进天津商业制造业的发展,但不一定会提高商业制造业的比重,该商业集散活动不是在中心商务区进行的,与中心商务区的形成关系不大,也不会影响到商业区的空间布局。

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图2提供的信息开展探究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5题。

4.图中所示的L湖被污染。学生经过分析确定,污染物主要来自( )

A.城镇

B.牧区

C.林区

D.矿区

【解析】选A

从图中图例可看出,牧区和矿区不属于L湖流域,林区对环境不会带来污染问题。城镇位于湖泊附近,日常生活、生产污水的排放会造成湖水污染。

5.学生对图2所示牧区分布的影响因素提出四组假设。据图探究,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气候、交通

B.土壤、市场

C.水源、技术

D.地形、人口

【解析】选D

图中不能显示气候、土壤、技术因素,另外从林区与牧区的划分来看,在城镇规模大以及干支流上游地形崎岖的地带为林业,在较大较长的河流沿岸地形较平坦、城市规模较小的范围内为牧业,因此只与地形和人口有关。

    图3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解析】选D

从图中各生态功能区来看,abc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ab为沙漠广布的新疆和甘肃,位于绿洲地区,地形平坦,c地光照充足、风沙强烈;e地处于青藏高原上,光照充足;f地地形崎岖,但降水较多;dg处于东北和东南地区,为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林地多。

7.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 c

B. d

C. e

D. f

【解析】选C

e地地处青藏高原,为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有较多的高原湖泊和河流,因此该区域的生态功能主要是保护湿地和涵养水源。其他区域主要是以保护林草和生物多样性为主。

    图4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5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8~9题。

8.发生图4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

A.突发地震

B.坡度较大的山地

C.连降暴雨

D.地表堆积物较多

【解析】选B

图中显示的地质现象是滑坡和泥石流,二者都是在坡度较大的斜坡上发生的。

9.图5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4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选B

图中显示地形是影响四处房屋日照时间的主要因素,b处于山脊的南侧,其东西两侧地势较低,不影响日出后和日落前的阳光照射;泥石流在山谷之中最易发生,而b处于山脊上,因此受泥石流的威胁应最小。

图6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

10.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

A. a→c→b→d

B. b→c→d→a

C. c→b→d→a

D. d→a→c→b

【解析】选C

寒潮天气的发生过程与冷锋活动密切相关,其发生过程就是冷锋南下的过程。

11.据图6的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

A. 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 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 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解析】选B

在四个过程图中,冷锋的位置不同,不同地区的天气特征也不同,a、b图中的武汉和天津基本都处于冷锋过境时,出现大风降温和阴雨天气;c、d图中的北京和杭州都处于冷锋过境前,都是温暖晴朗的天气。

                    第  Ⅱ  卷

12. (27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6分)

【答案】

(1)甲省河流多为上游河段,水量较小(流速较快);甲省很多河流互不连通,未形成河运网络(甲省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6分)

甲省

乙省

人口自然增长率

(‰)

2003年

2009年

2003年

2009年

5.64

4.99

8.35

7.26

(2)近年来,乙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比甲省高;甲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出为主,乙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入为主。

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2011年该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农业基地(如图7所示)。

(3)据文字材料,指出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_____________

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一条证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_____________(6分

【答案】矛盾:城镇用地(非农业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依据: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有限;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规模大)。

(4)请概括图8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3分)

【答案】沿河谷(河流、谷地、交通线)分布。

(5)图8所示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受到游客好评。请据图简述其原因。(6分)

【答案】服务设施沿交通线分布(服务设施距景点较近),为游客游览提供方便;服务设施齐全,能满足游客在游览中的多种需要。

【解析】

(1)甲省为河南省,乙省为广东省,从图中信息看河南省河流流域面积小,流量小,季风气候使得流量季节变化大,并且河流大多呈平行状分布,彼此没有交织成网影响了航运能力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广东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河南省,居全国首位,从表中信息可知,近年来,乙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比甲省高,再根据图7中务工经商人口流向,甲省的人口流动迁出为主,乙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入为主,即乙省人口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两方面原因使得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

(3)据文字材料,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因而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城镇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提供的材料中可知乙省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图7中海拔高度图例可知,该省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有限,这些都会导致城镇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

(4)图8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是沿河谷(河流、谷地、交通线)分布。

(5)根据图8中图例可知,该景区服务设施齐全,能满足游客在游览中的多种需要,同时服务设施沿交通线分布,服务设施距景点较近,为游客游览提供方便。

13.(29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Y市所在地每年一月盛行____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8分)

【答案】偏西(西南;西);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形成了丰富的降水;气流源自海洋,使当地增温。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6分)

【答案】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在飓风影响的季节,多暴雨和风暴潮(M河支流多,汛期上游来水量大)。

(3)图9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6分) 

【答案】两地纬度位置都较低(两地都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两地都位于河流三角洲,排灌方便,土质好(两地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质好;两地河网密度都较大,排灌方便)。

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4)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9分)

【答案】S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 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周边地区的工业发 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解析:

(1)Y市所在地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1月受盛行西风影响,该盛行风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形成了丰富的降水。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分析。由于Y市位于尼罗河沿岸,故河流汛期主要从河流的流量和补给因素分析,尼罗河的流量主要受河流上游的热带草原气候影响,故河流汛期为7月,热带草原的雨季。

(2)图示M地位于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势平原,且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降水集中,故多洪涝灾害。

(3)图示棉花产地分别为尼罗河三角洲和我国长江三角洲两地。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因素分析,两地区纬度位置都较低,太阳辐射较强;两地都位于河流三角洲,排灌方便,土质好,因而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 

(4)S市是我国的上海市,该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点评:本题结合世界区域定位考查世界区域环境。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区域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本题还可从三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分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