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心血付译注

由本人录入、标点、校勘、注释、翻译的明万历二十年《西宁县志》,共47万字,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存世明代方志中,浙江113种,江苏、河南各96种,河北88种,福建83种,安徽72种,山东68种,山西53种,广东49种,江西48种,陕西47种,湖北37种,湖南29种,四川21种,上海15种,甘肃14种,广西、云南各10种,北京、贵州各7种,宁夏6种,辽宁3种,天津1种。

明万历二十年《西宁县志》是49种广东存世明代方志中的一种!更是云浮市唯一一种存世的明代方志!

能为一部如此珍贵的历史文献标点、校勘、注释、翻译,是我的幸运!虽然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也颇有信心,但自己的点、校、注、译工作是否对得起先贤的著作,最后还是要由专家和历史来作结论。

本人的点、校、注、译的

万历二十年《西宁县志》

万历二十年《西宁县志》是郁南历史上的第一本县志,这本建县后15年出版的志书,由万历十四年至二十年(1586—1592年)担任知县的林致礼主修,县学生员朱润、邹伟等汇纂。从万历二十年出版到2020年,已有428年的历史。作为郁南人,我对这本志书进行录入、标点、校勘、注释、翻译,是对先贤表达敬意的最好方式,也是郁南历史赋予我这个郁南人的文化使命!‍

古籍整理,标点断句是硬功夫,丝毫不能含糊,对错与否,全部摆在这里。注释则不然,不理解的,可以选择不注。而翻译似乎比标点断句更直接,是否读懂了这段古文,读懂了多少,看看译文就知道了。因此曾经有人建议我不要进行翻译,以免出错。但我认为,译注是整理古籍的趋势,也是读者的需要。上世纪五十年代杨伯峻先生就已译注了《论语》《孟子》,八十年代后,很多古代文化经典著作都有了译注,甚至连二十四史都有文白对照了。有志于整理地方志的人,怎能不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做好地方志的译注工作呢?

我大学读的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受过专业的古代汉语训练,也阅读了相当数量的古代文学作品,但要独力承担一本明代县志的标点、校勘、注释、翻译工作,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文化工程。

滴滴心血付译注!有关我对这本志书的标点、校勘、注释、翻译的情况,在这本志书的《后记》中,我已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这里转发该《后记》,如果读者能从中体会到我的艰辛与乐趣,那就是我最大的满足了。

‍本人的点、校、注、译

后  记

1990年,我因主编《云浮硫铁企业集团公司矿志》,与云浮县方志办的同志联系较多,有机会读到了该办收集的云城九星岩摩崖石刻,其中有李熙载的《九星岩》一诗。李熙载是宋代郁南都城人、进士。当时,我心里就闪过了探究郁南古代文学的念头。后来购得黄雨、丘均、刘伟铿编著的《肇庆历代诗歌选》,读到了本县诗人金光绶的诗作和一些外地诗人写郁南的诗作,开始有收集、注释郁南古代诗文的想法。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想法一直没能付诸行动。

我一直在国企工作。2013年,我从单位一个比较繁忙的部门调到了一个相对清闲的部门。不久在网上购买到了台湾省成文出版社的道光十年《西宁县志》影印本。当我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读到了郁南道光十年以前的诗文,真有一种久旱遇甘霖的感觉。于是开始对该志所收录的诗文进行录入、标点、校勘、注释、翻译。

知人论世。要注译好一首诗歌、一篇散文,必须对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样,我在阅读志书的艺文、金石卷次之外,必须阅读志书的宦绩、人物、选举等卷次。而诗文中常常涉及到一些地方风物,我又必须阅读志书中有关山川、都里、风俗、物产、城池、古迹等等的内容。我于是明白了,要注译本志的诗文,必须首先通读本志。如此一来,我收集、注译郁南古代诗文的计划,就调整为注译郁南古代志书了。

2016年,我从单位的管理岗位退了下来,于是专心治志,开始对道光十年《西宁县志》进行录入和点、校、注、译。

数易其稿

校勘是注译的基础,他校是校勘的重要方法。为此,我必须寻找到现存的、道光十年之前和之后的旧志,分别为:明万历二十年,清康熙六年、二十六年、五十七年的《西宁县志》和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但我在网上只买到了康熙五十七年《西宁县志》和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的影印本。与道光十年《西宁县志》的影印本相比,这两本志书非常模糊,很多文字无法辨认,我必须经常到云浮市方志馆查阅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感谢市委党校的黎山同志,她千方百计为我借到了《广东历代方志集成》第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册,里面收入了清康熙六年、二十六年、五十七年,道光十年的《西宁县志》和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其清晰度虽然与原书还是有距离,但文字基本可以辨认。我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把上述志书的内容一字一句全部录入了电脑。其中最大的困难是把志书中大量的异体字、俗字正确地转换为正字,这一工作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完成了清代、民国5本志书的录入工作后,我按照从远到近的时间顺序,开始对其中最早的志书——康熙六年《西宁县志》进行点、校、注、译。

让我高兴的是,去年10月,我竟从网上购得明万历二十年《西宁县志》的电子版。至此,存世的郁南旧志我全部找到!我于是放下康熙六年《西宁县志》,转而对万历二十年《西宁县志》进行录入和点、校、注、译。恰好这个时候,郁南县地方志办公室的黄黎明主任与我商量旧志的整理工作。双方商定,先整理明万历二十年《西宁县志》,有关点、校、注、译工作于2020年6月底前完成。

万历二十年《西宁县志》电子版

经过8个月的日夜奋战,如今这本明万历二十年《西宁县志》的点、校、注、译工作已经完成。在感叹这些日子的付出之余,我必须感谢黎山同志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本书校对,并对标点、译文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必须感谢郁南县方志办主任黄黎明同志对我的信任和鼓励,让我不断获得整理旧志的动力。必须感谢我的中学语文老师郭佐棋先生给本书题写书名,为本书增色不少。必须感谢云浮市档案学会理事长吴勇华同志把原书分开两部分的《西宁县境外图》《西宁县内境图》,分别扫描并合成为2幅完整的地图,使本书译注部分的内容得以完整无缺。

郁南是我的家乡,我是枕着西江的波涛长大的。能为家乡郁南做点有益的事情,纵使艰辛,我也感到十分开心。

今年4月,本书进入修改阶段,我也步入了花甲之年。虽有“日忽忽其将暮”的感慨,但内心很是激动,于是赋《花甲抒怀》一首:

花甲首轮至,春光映鬓丝。

江城求学早,方志寄怀迟。

晨晓宜开卷,风霜好觅诗。

无涯兼岁逐,如醉也如痴。

万历二十年《西宁县志》电子版

诗成,发大学班群。同学中之好诗者纷纷唱和,令我十分感动。于是也自和数首。兹录自和二首结束这篇《后记》,以见我数年治志的乐趣与艰辛:

其  一

日览明清志,泷西一屌丝。

艺文吟诵雅,金石考寻迟。

卷卷高才笔,篇篇创世诗。

晨昏笺译苦,谁解我迷痴?

其 二

故纸堆中寂,艰辛岂一丝?

年深求证琐,文奥作笺迟。

南粤开山邑,西宁铸史诗。

泮池秋夜月,千古醉而痴。

宋德云

2020年6月

(0)

相关推荐